第九十二章 造蒸汽輪船和擴建重工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搞定下龍灣的事,給下龍灣城留下一個團作為守衛,給方鴻一留下100名工人作為骨幹,顧二帶著楊七和其餘的人員返回關度。
有了煤礦,有了蒸汽機,顧二要造蒸機輪船。
顧二找來李子慶、劉二江,問他們:“500噸級別的造船技術你們吃透沒有?”
李子慶說:“早就吃透了,只等師傅你下令。”
“好,如今給你倆一個任務,造500噸蒸汽動力輪船,這是圖紙。另外,你倆抓緊時間研究1000噸級和2000噸級的造船技術。小船在海上航行太顛簸,不舒服,我們要抓緊時間造出更大的船。”
接到任務的李子慶和劉二江回到造船廠立即行動。
第一步是要造一個新的船塢。五百噸級的船長度都超過了四十五米,寬度超過了八米,原有的船塢太小,造不了這個級別的船。
經過研究,設計的新船塢,長六十米,寬十米,深四米。天車系統不像以前一樣用木結構的,直接設計為鋼架工字梁,起吊裝置為定滑輪和動滑輪組。
設計好船塢之後,兩人向顧二打《建造新船塢申請報告》。
顧二在報告上批示:同意。請唐維祥調派工程施工人員建造,請鋼鐵廠、水泥廠、磚窯廠按需要提供材料。
拿著顧二批示的報告,兩人去找唐維祥要工人,跑鋼鐵廠、水泥廠、磚窯廠調配物資。
唐維祥調來500工人挖了5天,才把坑挖好。接著鋪紅磚,抹水泥,又花了5天。然後架設天車系統,因為鋼樑之間有多處要用鉚接結構,花的時間略長,用了十二天。
總之,前前後後花了二十二天時間才把新船塢建好。
但是,還不能立即造船,因為鋼鐵龍骨還沒有送到。
李子慶、劉二江跑去找鋼鐵廠負責人蔡小乙、丁三強,摧促鋼鐵龍骨。
丁三強說:“你們來催我可是找錯人啦,我雖然負責鋼鐵廠,但我主要管的是鍊鐵車間,生產鋼鐵龍骨是鑄造車間的事,你們應當去找李大成。〞
兩個人於是又跑去找李大成。
鑄造車間很熱,李大成正滿頭大汗地在工作。
李子慶、劉二江等李大成稍空,把他喊到車間外面,催要鋼鐵龍骨。
李大成一臉無奈的說:“你們也看到了,鑄造車間忙得很。前段時間一直在忙著給你們鑄造工字梁和滑輪,前幾天才開始鑄造龍骨。這個龍骨除了中間一根粗大的主龍骨之外,邊上的肋骨縱橫交錯有幾十根。主龍骨已經鑄造好了,你們今天可以運回去,但肋骨全部造好還得再等三天。”
三天後,龍骨運到了造船廠。單個的龍骨配件重量普遍都達到了四五百斤,用天車系統把他們吊起來然後慢慢地一節一節的鉚接裝配。
架好龍骨,鋪船的外殼,然後裝配內部結構,在機艙裝好鍋爐和蒸汽機,最後給船刷上油漆。
從顧二下達建造任務,到第一艘蒸氣輪船下水,整整花去了三個月的時間。
接下來造船廠一面繼續生產五百噸級的蒸汽輪船,一面開始準備建造千噸級的蒸汽輪船。
當造船廠開始造蒸汽輪船的時候,顧二已經感覺到現在重工業生產產能太小,趕不上生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