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景明在得知家中兩位小姐的存在後,直接表示他無意納妾,他對皇上的賜婚十分滿意,與妻子恩愛有加,實在不想插個外人進來,這兩位美女他無福消受,就交由爹爹處置了。

溫亦輝看著寧氏那氣得想咬死溫景明的樣子,也是氣不打不處來,好好的平靜過日子不行嗎,非等弄出這些亂七八遭的事來,婉兒這才離開家中幾個月啊,這內院就沒有管了嗎,於是溫亦輝把溫景明給罵了一頓,並罰他在書房門口跪了兩個時辰。

這事就讓許多人看不明白了,溫亦輝對兒女向來十分溫和,罵都少有,何況是罰呢,而且溫景明有犯什麼錯嗎?眾人不明所以,都覺得溫亦輝是在藉機撒氣,不忍罰寧氏,只能處置大兒子給寧氏警告,只是這也太迂迴了吧,溫亦輝做事向來直來直往,有這麼複雜嗎?

眾人猜對了一半,溫景明確實是在替人受罰,不過不是替寧氏,而是替張詩雨。溫亦輝是對這個兒媳表達不滿。她是王府世子妃,進她進門時就已表達了讓她主持中饋之意,雖說暫時讓溫婉兒幫她拿主意,但實際管事們也都開始聽好調派了。特別是在他與婉兒外出,家中沒有能拿主意的人時,她就要支撐起這個家,而不是任由寧氏胡來,可她是如何做的,顧忌著寧氏是她婆婆,顧忌自己的名聲任由事情發展,最張還讓婉兒給她收尾,讓他如何不氣。

只是兒媳婦他不好動,但兒子可以動,那混小子還說什麼交由爹爹處置,怎麼,想把麻煩丟給他就不管了嗎,跪兩個小時都是輕的。

在張詩雨聽到溫景明說出被罰跪的原由後,震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最後默默的低下了頭,溫景明柔聲道:“孃的性子你也知道,咱家的事是不能交由她做主的,而且你也要隨時多加留意,時常勸導。婉兒不能在家中呆一輩子,她今年已十七歲了,爹再捨不得也只能留到明年,說不得很快就要嫁出去了,這個家的內宅是要由你打理的,所以爹對你期望很高,也希望你儘快上手。”

張詩雨猶豫了下道:“夫君,你放心,我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了,我會把後宅打理好的。只是…你如果想納妾…”

溫景明打斷道:“納妾的事不要再提了,爹說西南王府的男人不納妾,這是家規,而且你我夫妻琴瑟和諧,我有你一人足矣。而且…家中已經有一個不讓人省心的娘了,我再弄幾個小妾煩著你,豈不是要把你累死。”

張詩雨聽著前面心中甜蜜,聽到後面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雖不能言明,但心中也是認同的,她這個婆婆就是這個家的軟肋,誰都想著來捏上一把,可她也不能學溫婉兒的那種強硬態度對她,可是少不了要讓她操心呢。

溫婉兒本以為最後要她出馬處置那兩位官家小姐,結果第二天,張詩雨找上兩位小姐,直言道:“西南王府是絕對不會留你們下來,如果想回家的,她帶著厚禮架著馬車親自己送她回去,如果害怕家裡不容回不去的,那她可幫著在西南軍中找位有前途的將領,嫁過去雖不能大富大貴,但絕對是正房娘子,有西南王府庇佑,日後的生活也不會差的。當然,若是不識相想找點兒麻煩,西南王府也不會怕事。”

吳家小姐低下頭不再說話,她只是個庶女,自小沒了姨娘,然後主母的眼色過活,被一頂小轎抬著像個禮物一樣送進西南王府對她已是最好的歸宿,如今卻又有了另一個選擇,老實說,她想試一試,姨娘去世前曾說過,寧為窮人妻,莫當富人妾,她看夠了別人的臉色,很想為自己當家做主活上一回。

另一位錢小發姐卻是哭鬧不止,跪求張詩雨留下她,給她一條生路,否則寧願去死,張詩雨厭煩不止讓人拉她下去,錢小姐竟然真狠得下心來,一頭向邊上的柱子上撞去,直撞得頭破血流,把屋子裡的人都嚇得慌亂成一團。

張詩雨也沒想到錢小姐性子這樣烈,一時之間也不知要如何是好,卻聽腳步聲響起,溫景明帶著人走了進來,在瞭解屋中事後,溫景明直接對身邊小廝吩咐道:“到錢御史家傳個話,就說錢小姐在西南王府鬧事,已經自盡身亡了。屍體我一會兒派人送去刑部,請他到刑部領屍體吧。”

小廝還沒離開,那錢小姐已是哭著去抓溫景明衣袖哭求放過,只是溫景明退後一步卻是碰都不讓她碰一下,似她是個多少髒的東西一般十分厭惡,讓她一下子心都涼了。

溫景明的意思很簡單,西南王府不在乎她的小命,不管她是自盡的,還是被西南王世子處死的,他敢把屍體送到刑部,也不怕把事情鬧大,因為他有足夠的自信應付接下來的一切,但她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去搏上一搏嗎?

她當然不敢,不想,更不願,人生本就短短几十年,她還如此年輕,還什麼都沒有享受到,怎麼可以死去呢。明白了自己的處境,錢小姐也不想再尋死了,而是跪下來哭著求原諒。

最終,錢小姐提出想回到家中,吳小姐卻是同意嫁給西南軍中的將領,於是,張詩雨出面送了錢小姐回家,溫景明找了虎子來安排吳小姐的婚事。

溫婉兒反倒輕鬆了下來,知道張詩雨想明白主動接手內院的事情了,她樂得輕閒,剛好去柳州見識到不少美食可以與周大廚研究一番。

朝中卻是炸開了鍋,刑部連夜提審了溫亦輝押送回京柳州官員,一早遞交了奏摺陳述了錦元王十大罪獎,皇上直接下御林軍圍住了錦元王府,錦元王及錦元王世子押入天牢候審。好在錦元王回京日短,大部分官員都與他沒什麼往來,所以雖議論紛紛,但卻並不慌張擔心,只是不少人目光會有意無意地望向武寧侯,做為錦元王的親家,不知是否要受到株連,武寧侯的爵位本就岌岌可危,如今怕要保不住了吧。

人們在等著看武寧侯的笑話,武寧侯又嘗不知,只是又有誰能明白他心中的苦呢,當初可不是他主動想與錦元王聯姻的,她也只是代人受過,如今好處一點兒沒拿到卻要受錦元王牽連,他恨得牙齦都咬出了血,回府後直接就與劉氏吵了一架,然後又去了劉尚書府,聽說呆到三更才醉醺醺被下人送回了家。

錦元王的案子不需要刑部花費太多力氣,東方青雲早就審得七七八八了,所以案子結得很快,皇上顧念錦元王是先皇最小的弟弟,是自己的長輩,網開一面沒有處死,而是把錦元王一家人都關在了宮中沁元宮思過,其實也就相當於關了起來嚴加看管,然後再慢慢地老去、死去。而其它的人依據律法一一判罰,倒是十分公平公正。

而案子結了就要提到獎勵了,本次查案東方青雲居首功,但皇上沒有發下什麼賞賜,而是抵了他在玉娘所在縣城私自己動用收繳髒銀和私開州府糧倉之過,雖然他所做之事立意是好的,但沒有經過正常的上報與批示,罰還是要罰的,剛好他有一功,於是功過相抵。

東方青雲出列謝恩,倒也沒什麼不快,他爵位官位都已至頂,早就不把皇上的賞賜看到眼中了,而且皇上明面上雖說功過相抵了,但私下裡已說好了,許他一個願望,日後想要什麼都可提出,這可比那些金銀賞賜要來得實在得多。

其次要獎勵溫亦輝,除了賞賜各種物件外,皇上下令封西南王長女溫婉珍為德慧縣主,嘉獎她先是賑濟柳州貧苦百姓,後又在縣城施粥救濟災民,可當婦人表率。當然,眾人心中都清楚,溫婉珍有功是不假,但她能得到封號卻是因皇上嘉獎西南王,已是封無可封,所以只能嘉獎他的幾個子女。但不管怎麼樣,溫婉珍有了封號,至少讓那些看不起她與夫君合離的人閉上了嘴,讓她不會覺得低人一等。

當然,溫婉兒的功勞也不小,但皇上卻不便在朝堂上明著說些什麼,畢竟他又沒下明旨,但皇后對溫婉珍與溫婉兒姐妹是讚賞有加,於是特意下懿旨給與獎賞,聽說賞賜十分豐厚,至少讓溫婉兒笑眯了眼。

同樣的,溫婉珍受到誇讚得了封賞,從讓人瞧不起的棄婦到人人稱讚的縣主,可說是好事連連,人們議論的風向又改成了趙侍郎家,特別是趙修文身上。原本人們會覺得溫婉珍不夠好才讓公婆不慈,夫君不喜,如今證明溫婉珍人品才能都不錯,那錯就在趙家了,至少,趙修文這個大才子這段時間的表現可不好,喝酒玩女人,還賴賬打架,溫家大小姐不想和這樣的人過下去也正常,原本人們看溫婉珍離開趙家是恥辱,而今卻覺得她是脫離苦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