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青雲在溫婉兒拿出藥丸時就屏住了呼吸,對這“眩暈散”他太熟悉了,在“夢”中他可沒少吃這個藥丸的虧,也不知他是範了什麼錯,每次見到溫婉兒,等不得他說幾句話,這顆小藥丸就會出現。

當然,眼前的小藥丸並不是衝著他來的,且選在下他的下風處,顯是溫婉兒有意為之。

東方青雲也抓住了機會,在黑衣人中招後,兩劍下去就結果了兩個黑衣人,最後一個黑衣人則被一掌拍暈。還是要留個活口問下情況的,按理說,他和皇上兩人出來很是隱秘,不應該有人追殺才對。

溫婉兒重又上前給兩人見禮,笑問道:“這位公子好身手,你怎知這藥丸只要屏住呼吸就行,萬一這是粘之即死的劇毒呢?”

東方青雲故做驚訝道:“怎麼,難道溫小姐初次見面就打算要了我的小命了。”

溫婉兒笑眼彎彎,“公子說笑了,不知公子如何稱呼。”

永德帝立馬接過話來道:“這是我顧家的一個晚輩,被他父親託給我照料,你叫他敬之哥哥好了。”

溫婉兒點了點頭,顧家乃是大週六大家族之一,家中歷代皆出史官,這個家族中最珍貴的不是金銀或權勢,而是那幾庫房的史書。書中記載了歷代皇帝的一言一行,記錄著幾國發生的大小事件,記錄著民生、曆法等。

這個家族的祖訓就是“以史傳家”,注意是“史”,是真實存在的事件,而不是編故事,據傳有幾位帝王曾希望顧家刪除或是更改一些他們的“小失誤”,想要在後世留下一個完美的名聲,但都被顧家人拒絕了,反而勸皇上以此為戒,知錯即改,其忠正耿直,很得皇上和百官讚揚,故而使得顧家聲名遠播,並且傳承了百年。

這一代的顧家家主顧長升就是一位史官,但他不同的還是一位諫臣,任職御史臺,官拜光祿大夫。因其為人直言敢諫,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但在百姓中的聲望卻是很好。

兩個月前,西南軍王監軍上報大將軍溫亦輝獨斷專行,欺壓同僚,甚至苛扣軍餉,當時滿堂大臣,只有顧大人站出來直言,“朝廷已三個月未派發軍餉了,何來剋扣之說?”

“溫將軍是一軍之首,鎮守邊關多年,軍功赫赫,軍中之事本該由他決斷,以前可沒聽說他有這樣的傳聞,為什麼王監軍一去不足三月,就傳出這樣的事來?”

顧大人的話一針見血,把不少人心知肚明的事擺到了檯面上來。

首先是糧草,永德帝可不知朝中已三月不曾向西南軍派糧餉了,只當兵部和戶部是按時送的。糧餉在軍中是何等重要不言而喻,而這麼大的事他卻不曾聽聞,當時只把他氣得他大發雷霆,然後火速派人送錢糧。

其次是王監軍之事。這位王監軍乃是出身鎮武侯府的,不過,這侯府祖上雖是戰功赫赫,只是子孫不爭氣,到了三代之後都是走的文官路子,只是文才麼也很一般,且大周文官幾乎都是出自劉、於兩家,王家不得其門而入,使得王家漸漸沒落。

到了這一代,王監軍的姐姐母憑子貴,因生三皇子有功被封為了賢妃,這才讓王家有了轉圜餘地,而他們也看清了局勢,想要重振家族,如今要做的,就只有奪回軍中的權力。

於是,這就有了賢妃找永德帝給弟弟要了個監軍的職位,讓他到西南軍中之事。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王家這是奔著西南軍的軍權去的。

正是因為顧長升的直言,皇上沒有責怪溫將軍,還想起了向邊關送糧草軍餉。

當然,顧大人也得罪了不少人,他自己雖然不懼,但是卻給家人招來了禍患。

不久,發生了幾件顧家後生尋花問柳、打架鬥毆的事情,皇上倒也不傻,知道事情起因為何,也就責備了顧大人幾次,後來這樣的事越來越多,皇上就以顧大人治家不嚴為名,讓顧大人回家反省了,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停了職,能不能重回朝堂就看皇上的心思了。

而這顧大人倒也看得很開,聽說在家呆了兩天就帶著人出去遊山玩水了,可是把皇上氣得不輕。

只是顧大人卻並未遠走,而是先一步到了白馬寺散心,怕被永德帝撞見還躲到了無塵主持的房中不出來。只是仍是沒能躲掉,被在“夢”中醒來後覺得疑惑而深夜探訪的永德帝撞個正著。

無塵主持後山閉關不願相見,永德帝疑惑難解,就想出個法子,下了道旨說是受聽無塵大師講佛法而有所悟,決定與無塵大師一起閉關一月,然後換了顧大人的衣服,還不小心順走了顧家傳承的家主玉佩,和東方青雲帶著四個暗衛連夜離開,直奔西南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