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改朝換代 第一百九十章 寧王之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直隸,順天府,通州。
初雪過後陰霾的天氣難得放晴,但從雲層中鑽出的太陽讓積雪加速融化,導致氣溫反而更加寒冷,融化了的雪水又在地上被凍成一層厚厚的冰塊。
身穿單薄囚服的寧王被人從暗牢中押出,赤腳走入行宮內一處寬闊的廣場前,凍得烏紫的雙腳踏在堅硬的冰塊上每一步都已失去知覺,僅憑意識麻木的抬動大腿。
坐在閣樓之上的正德裹著厚厚的狼皮大氅,閣樓內還點著數盆炭火,與外面冰冷的世界相比,此處如同夏季般悶熱。
正德身旁還站著楊廷和、張永等一眾大臣和內宦,此時他們正紛紛忍不住脫掉外面厚實的暖袍,但依然覺得悶熱難當,不知正德是如何忍受在這種溫度下還裹著厚厚的大氅。
當眾人看到寧王走進廣場,紛紛停止手中的動作,專心的看著下面的寧王,眾人都知道,寧王今日就要迎接自己的審判,而他最後所面臨的懲罰,則是——車裂!
車裂即五馬分屍,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
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
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
走在廣場上的寧王知道自己今日必死,但不知正德給自己準備了什麼死法,他心裡清楚,正德等人現在定躲在某處偷偷地窺視自己的慘像。
呵,一個謀逆者應得的下場,他們心中一定既鄙視又滿足。
但寧王此時已經無所謂,他只想趕快去死。
是的,死亡如今對他來說,絕對是一種解脫。
自從正德跟自己攤牌後,不但再也不能傳遞訊息出去,還失去了在監牢內的優待,淪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犯人,任何身份卑賤的奴僕都敢肆意嘲弄、侮辱自己,這讓自小被人高高捧在天上的寧王幾欲崩潰。
更令寧王不能忍受的是,除了精神上的折磨,肉體上的疼痛更加更加難以忍受,東廠那些番子竟在谷大用的授意下對自己實施了酷刑“彈琵琶”,讓自幼養尊處優的寧王覺得自己簡直來到了地獄,只想快求一死來解脫自己。
彈琵琶,是明朝時發明的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光聽名字讓人覺得還有些文雅,但事實上卻血腥異常,將活生生的人折磨得形似惡鬼。
這種殘忍的逼供手法主要是當時的錦衣衛跟東廠使用。
據史料記載:“其最酷者曰琵琶,每上,百骨盡脫,汗如雨下,死而復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獄不成”。
翻譯成白話就是講,將犯人捆住按倒在地上,再扒掉身上的衣服,然後將尖銳的刀插進犯人的肋骨裡面,最後像撥琴絃一樣,來回的撥動刀片,眼看皮肉一點點的綻開,又癢又疼,血淋林的肉翻出來觸目驚心,讓犯人生不如死。
每次用刑下來,罪犯都苦苦哀嚎,求生不能求死無門,忍受最痛苦的煎熬慢慢的折磨自己,不光肉體上的疼痛更有精神上的摧殘,連鐵人都無法忍受,更別提從未受過一點苦的寧王。
正德看著寧王站在廣場中央,單薄的囚服上佈滿血跡,不顧外面極寒,臉上竟佈滿解脫的微笑,心知定是有人對其用過酷刑,眼角不由微微掃了一下旁邊的谷大用等人。
谷大用一看正德看向自己,諂媚地笑了笑,似乎是在向正德邀功,但正德並未漏出讚許之色,定定的看著寧王四肢和腦袋被套上繩索,沉默了良久之後,輕輕開口說道:“車裂改毒酒,留全屍。”
說罷,不顧眾人驚詫的目光,在張永的攙扶下轉身離開閣樓。
站在廣場中央的寧王感受到被繩索緊緊束縛住的四肢和脖頸,麻木的慘然一笑,想不到自己最後的結果居然是五馬分屍,也就是所謂的車裂之刑,罷了,反正是個死,怎麼死還有什麼區別。
看著四周健碩的五匹紅棗馬分別面朝五個方向,每匹馬上還坐著一名錦衣衛,寧王認命地閉上雙眼,靜靜感受生命的最後一刻,馬上自己就要被狂奔的烈馬撕扯成五半,不知道自己哪個部位會最先被撕扯下來?
寧王腦中不斷充斥著一些奇怪的念頭,但在冰天雪地中足足站了小半個時辰,全身都被凍得僵硬,還是不見這這五匹烈馬有任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