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改朝換代 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上返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京,龍江港。
寬闊的龍江港幾個月前雖遭受朱訓楨手下海盜的襲擾,但早已恢復往日的繁忙,此時一艘艘氣勢非凡的皇家艦船停在港口,似乎重現當年三寶太監七下西洋的盛況。
正德一行帶著被俘獲的寧王登上艦船,在魏國公徐鵬舉、南京鎮守太監王堂、南京吏部尚書王華等人的歡送中順長江而下,計劃抵達鎮江後改道京杭大運河,而後沿揚州、淮安一路北上直通京城。
從南京到北京的水路大概需二十餘日,算上中途修整,也只需月餘,若是計劃順利,十月中旬就能返回北京。
梁、蔣兩位閣老此時心情格外舒暢,看著江平天闊,一時詩興大發,張口湧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此類的傳世佳句。
在浩浩蕩蕩的皇家艦隊後面,有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此時也順江而下。
船上僅有三人,一名船伕於船尾掌舵,一名身穿五彩羅裙的絕色女子躲在船篷,還有一名英氣勃發的翩翩少年正站在船頭欣賞兩岸江景,正是滕倪與朱欽靈母子二人。
那日滕倪從紫禁城逃出後,便一直藏在南京城內,直到王守仁要隨正德御駕返回北京,滕倪才現身將朱欽靈接回。
王守仁乃當世最有學問的大儒,朱欽靈雖身處江湖,但畢竟出身尊貴,不同尋常草莽,因此滕倪希望他與王守仁多相處幾日,學些經世致用的知識,直到王守仁所乘的御船走後,滕倪才帶著朱欽靈租了一艘小船離開南京。
與正德等人相反,滕倪與朱欽靈此行順江而下,而後向南直抵太湖,在蘇州一帶登岸。
滕倪在地下奪寶時,曾遇一整株九葉青蓮,本想給愛子留一半,沒想到被絕境之中的自己慌亂吞下,因此心中多有懊悔。
南京事畢後,母子二人暫無要事,滕倪聯想到門內那位先祖最初是在太湖之畔的蘇州府尋得一株九葉青蓮,於是就想帶朱欽靈前往蘇州碰碰運氣,即便沒尋得九葉青蓮,帶著愛子去欣賞一下蘇杭美景,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南直隸,蘇州府。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此時的谷大用面對蘇州美景全然沒有心思觀賞。
自從追尋盜門那夥兒賊人來到蘇州後,對方竟如同憑空消失般,任憑東廠與六扇門的人如何查探,也難取得半分訊息。
如今,正德傷症已愈,率領京軍攜寧王北返,卻一旨詔書命自己繼續捉拿盜門,顯然是對自己辦事不利十分不滿。怕是抓不到盜門眾人,自己都難以再返回京城,更別說與剛立大功的張永、丘聚、江彬等人爭寵。
谷大用在心中將盜門和張永等人詛咒了千萬遍,哀嘆皇上偏心,授予自己難度如此之大的任務,繼而更加憎恨盜門,欲在蘇州掀起一陣血雨腥風來發洩自己心頭怒火。
日本,京畿。
距足利義稙與細川高國和足利義晴的聯軍首戰已經過了七、八日。
近日來,雙發又爆發了數場大戰,足利義稙手下的兵馬如今已折損大半,只能憑藉三千殘兵據城而守,不敢再輕易出擊。
細川高國這邊雖也損失數千人,但傷亡僅佔聯軍的四分之一,尚且還能承受。只是被打怕的足利義稙龜縮不出,不願再正面迎戰,若是強攻己方會損失巨大,因此細川高國一直在苦思對策,看如何才能讓足利義稙主動反擊。
足利義晴與赤松義村則對細川高國十分不滿,前日幾場戰鬥,細川高國這個陰險小人總是讓自己手下的武士在前方衝鋒,自己卻帶著手下在後方伺機奪取戰果,擺明是拿自己的人當做炮灰,來吸引敵方注意。
因此義村近日總是藉故推脫,這也總是導致戰況遲緩的原因之一。
足利義稙大帳內,吉朗與斯波義達等人皆面色凝重,但足利義稙此時卻一改往日沉悶,臉上喜色溢於言表。
斯波義達見足利義稙滿面春風,心中猛然一動,莫不是援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