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改朝換代 第一百四十六章 盜門秘辛(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直隸,蘇州府,桃花塢。
歐陽雲服侍孫九爺睡下後,心中不禁有些傷感,便獨自一人來到庭院中消遣。
連日來的舟車勞頓,讓耄耋之年的孫九爺身乏氣短,饒是當年稱霸武林的巔峰高手,也逃不過歲月的摧殘。
一想到師父終有一天會離開人世,歐陽雲心中就情難自抑,自己本是一孤兒,幸得師父收養,又傳授自己武功,多年來悉心照料,才有今日成就。與之雖是師徒,但更像一對祖孫,歐陽雲從心底感念師父的恩情。
正在歐陽雲暗自傷神時,忽聞身後有人喊道:“雲師弟,為何還未休息?”
歐陽雲聽音便知來人是師兄唐寅,因此轉身施禮道:“雲兒見過唐寅師兄。”
唐寅也忙回禮,而後說道:“都是自家師兄弟,不必拘禮,為兄見你夜半難眠,可是有心事?”
歐陽雲回道:“勞師兄擔憂了,雲兒並無心事,只是連日奔波,如今終於消停,想仔細觀賞一下這桃花塢內的夜色。”
唐寅聞言哈哈一笑:“原來如此,那為兄就帶你好好遊覽一下這桃花塢,說起來,這才是你第二次來到此處。”
桃花塢原是宋人章莊簡的別墅,但經風雨滄桑,早成一片廢墟。不過這裡景色宜人,環境十分幽靜,一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
唐寅一生酷愛桃花,買下這處舊址後建了座桃花塢山莊,在周圍遍種桃樹,每到春季桃花夭灼,令人流連醉返,到了秋季桃樹上又結滿粉色蟠桃,攜好友來此品桃飲酒,好不快哉。因此唐寅曾作《桃花庵歌》曰:“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桃花塢內又分為幾處別院,分別命名為“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都由唐寅親筆書寫匾額。此時,唐寅將歐陽雲引至“夢墨亭”,只見此亭在桃樹懷抱之中,幽靜中帶有幾分絢麗,一陣陣誘人的果香不斷隨風飄散。
唐寅從亭內的石桌上拿起一壺桃花釀給歐陽雲斟上,又從樹上採了幾顆皮兒紅肉嫩的蟠桃,二人就著蟠桃飲下桃花釀,只覺從腹內到呼吸都散發著一股蟠桃的香味兒。
歐陽雲與唐寅雖同為孫九爺的親傳弟子,但交集卻並不多,一是二人年歲相差過大,孫九爺收養歐陽雲時唐寅已外派做南直隸地區的分堂堂主,二是與盜門內的一則禁忌有關。
孫九爺在收歐陽雲做關門弟子之前,還曾收過兩名入室弟子,一名正是面前的這位二師兄唐寅,還有一位大師兄卻不知是何人,整個盜門上下對此人諱莫如深,乃是孫九爺心頭的禁忌,連歐陽雲也從不敢打聽此事,只知二師兄除了必要情況下極少返回南京,怕孫九爺見其思及那人,所以連帶與歐陽雲也交集極少。
師兄弟二人伴著良辰美酒相談甚歡,不覺已飲下十斤桃花釀,若不是二人內力深厚,早已被這種味甜性烈的美酒放倒。
歐陽雲已有三分醉意,與二師兄關係也覺親近不少,因此便將心中感傷向唐寅傾訴,唐寅見歐陽雲對師尊情深義重,心中不禁也感慨萬千,將杯中的桃花釀一口飲盡後說道:“你對師尊的一片赤誠讓為兄感動,只是人生在世終有一亡,任何人也逃脫不了自然地規律,但求此生無憾,足以。師尊一生縱橫天下,桃李滿門,將盜門發揚壯大為外八門之首,又培養出師弟你這麼優秀的接班人,此生幾乎無憾矣!”
歐陽雲聽聞唐寅稱自己為接班人,雖知這是眾人皆知之秘,但在這位同為親傳弟子的二師兄面前怎敢託大?忙答道:“師兄切莫胡言,雲兒何德何能擔負掌門大任?休再折煞小弟也。”
唐寅哈哈一笑道:“師弟不要驚慌,你我並非外人,師尊早已將其心思告知於我,愚兄到時定會全力支援。”唐寅說完又為自己滿上一杯酒,接著說到:“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的分堂堂主和北直隸的韓師叔應該都能聽從師尊的安排,只是這五行世家,師弟還需格外小心。”
歐陽雲自然明白唐寅所指,見對方這麼坦誠,趕忙謝過,而後端起酒杯又敬了唐寅一杯,二人喝完後歐陽雲像是忽然想起什麼,疑惑的問道:“師兄,方才聽你所言‘師父此生幾乎無憾’,難道是還有什麼憾事未盡?”
唐寅聞言面色忽然一緊,氣氛頓時冷了下來,歐陽雲見狀趕忙起身賠禮,這時唐寅嘆了口氣,再次給自己斟滿一杯酒飲盡,而後才輕聲說道:“此事雖是師尊心頭的禁忌,但告知與你,倒也無妨,畢竟有些事情你早晚都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