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迎春狼狽,‘魑魅魍魎’四人的面上也沒甚光彩,不僅失去了廠公的信任,更在東廠之中抬不起頭來。

四人回首往昔,查詢失敗緣由,並非自己實力不行,而是自己時運不濟。

那李孤行‘洛神劍訣’的名頭太響,令四人先存了懼意,又被他擒住了海迎春,束縛住手腳,以至於處處受制最終惜敗。

平心而論,若是四人聯手與李孤行純以武功一較高下,贏面或可在六七之數,即便失敗也不至於如此狼狽。

如此一來,幾人倒是將一切失敗的原因落到了海迎春的頭上,盛怒之下做了不少落井下石的行當。

為了重奪廠公信任,幾人去了刑部死牢。

近三個多月的時間,四人每日各用一名死囚的性命練功,每人都取了百人性命,將這百人的性命化成內力,‘化元為功’也被修行到了第三層,四人聯手可勉強施展‘隔空吸元’。

‘魑魅魍魎’四人本就武功高強,此番武功大進,合力為之,幾可橫行天下。

只是他們自說自話卻沒人相信,為了驗證他們口中虛實,在廠公的安排下,四人於死牢之中對上了海盜中的王者——王嶽!

那王嶽自小修習武功,威名赫赫,在沿海一代令人威風喪膽。

沿海商船十之八九都被他搶過,稍有不從便下令屠船,連船上的一隻老鼠也不放過。

他不僅搶大明的商船,連途徑大明的別國船隻也未曾倖免。

譬如那東邊的倭國,聽到他王嶽的大名連船都不要了,徑直跳入海里去喂鯊魚。

幾年下來,王嶽獨霸沿海,成了當之無愧的霸王。

他也是個好武之人,各派武功皆有涉獵,自幼時起苦練不輟,更將東邊諸多小國、西邊弗朗機等大國武功融會貫通自稱一脈。

時間一久,武功高詭莫測,出手更是奇詭狠辣,就算他王嶽親自傳授,手把手教導也未必能看明白其中門道。

憑著這一手武功,王嶽的隊伍更加壯大了起來,隱隱有了不臣的心思。過往商船打劫的膩了,竟開始動起官船的主意,以至於沿海諸國不知大明皇帝,只知他海盜王嶽。

都說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沿海諸國每年給朝廷上貢,好的物品都先被王嶽打劫一番,剩下的才交到皇帝手裡,皇室威嚴損傷殆盡,更將三保太監捨命闖下的大明赫赫國威蕩然無存,至此龍顏震怒,朝廷內外無不憤慨。

宣宗末期,為了解決海寇問題,重新啟用年事已高的三保太監,命他出海剿賊。

三保太監年歲雖高,但一身武功已如化境,得了剿賊的聖旨激動的老淚縱橫,親點了三千海軍精兵,十艘堅船利炮,誓要剿殺賊人,不成功便成仁!

那王嶽不愧是海上綠林的一把好手,他自知以自己的實力萬萬對抗不了朝廷,若是避而不戰又損了自己多年來闖下的威名,再三權衡之下,竟起了擒賊擒王的計策。

白日裡雙方鏖戰激烈,夜晚鳴金收兵,王嶽趁著三保太監休息之時,獨駕一坐小舟,視十艘堅船利炮和三千精銳海軍有如無物,竟摸上主艦,跟那三保太監來了一場王見王!

是夜,海浪翻湧、惡濤滾滾,主艦之上,三保太監和王嶽一老一少大戰而起,招式險要、攻防凌厲比堅船利炮更加險惡,直打的昏天暗地,波浪滔天,彷彿兩條蛟龍在海中翻騰。

這一仗打了一整夜,第二日清晨,主艦之上四百精銳官兵死傷殆盡,獨留三保太監一人手捏王嶽脖頸站在船頭宣告勝利。

以三保太監一身通神武功,再加四百精兵才將王嶽堪堪拿下,其實力可想而知。

三保太監愛惜人才,想其或可收為朝廷所用對抗沿海倭寇便饒了他一條性命,帶回朝廷後一直關押在刑部大牢最底層。

那‘魑魅魍魎’四人說自己神功大成,畢竟空口無憑,廠公便想以王嶽試探四人。

可以預料,東廠上上下下誰人也不看好‘魑魅魍魎’,均想著四人會被王嶽打的神魂俱滅,誰也不知那‘魑魅魍魎’奪了什麼天地造化,王嶽竟在四人手上苦撐不了十招,在第十招的時候,曾經海洋之中的王者竟跪了下來,磕頭求饒。

這結果可大出眾人意外,獨獨廠公甚喜,此一舉不僅得忠犬四名,更將那王嶽收入麾下,為了將李孤行一舉拿下,竟壞了規矩同時派出雙方。

由‘魑魅魍魎’四人在明,王嶽在暗,料想那李孤行‘洛神劍訣’通神也決計逃不了這兩方的追捕!

僅‘魑魅魍魎’四人便已將李孤行嚇破了膽,再加一個王嶽,哪裡還站得住。

但見王嶽似蛇一般自房梁之上滑行而下,身軀柔弱無骨,一對眼睛攝魂奪魄,死死盯著李孤行,便是這雙凌厲的眼睛,便已讓李孤行心膽俱喪!

王嶽道:“小子,你怕了?很好,你知道不是我們的對手,放棄抵抗,少遭些罪過。”

李孤行怔怔的瞧著,竟連動也不敢動了。

駱大狗趴在後背,感受他脊背流下的冷汗,心中也開始怕了起來。

“李孤行!李孤行!你振作一些!”

李孤行依舊動也不敢動,心中一直反問自己一句話,“自己真能從這兩方的手中逃走嗎?!”

王嶽似蛇一般自房梁遊走而下,身軀纏繞著李孤行的軀體,自下而上,緩緩而動,“小子,還挺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