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三三回世民多疑遭敗績 蘇文繞道攻漢陽(第1/3頁)
章節報錯
曰:
國能獨立無小大,蜂蠆有毒誰敢害?
魏之遼東梁吳越,仰人鼻息真奴輩。
嗚呼賢哉延平王,弱冠起義辭宮牆。
割據金廈兩小島,東南七省憂海防。
話說彪爺打起將旗,就在漢陽城等候唐軍動向。李世民聽說朝廷派彪爺前來助戰,兀自好笑,謂諸將道:“那裡有這樣的好事?”李靖道:“必然是呂彪那廝故弄玄虛也!”於是大軍來到漢陽城下,見城上掛著呂彪的將旗,各自吃了一驚。徐茂公道:“這旗是不久做的,看來十分不便。莫非不是呂彪?也未可知。”李世民道:“莫非是劉子翊有些本事,倒是孤家小看他了?”蘇定方道:“漢陽城雖然是易守難攻,隋軍到底人少,我們若能突入城中,怎怕隋軍不破?”張士貴道:“可一面堆積土山數十座,引誘隋軍注意;一面挖好地道,突入漢陽城。”李振宗道:“這也不好,倒顯得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聽說山後有條小路的,可以從小路出發,夜襲漢陽城,有何不可?”李世民說道:“皇弟所言不錯,可以一試。”正是:
脫命秋隼下,鳴鬥自為勇。
爭雄在數粒,一敗勢莫擁。
慚將縮袖間,懷負默而拱。
勝且勿苦欣,猶驚辱與寵。
再說彪爺見李世民退兵,謂諸將道:“李世民此去,必有奇謀。我等安守各處,不要吃他的狗肉。”諸將道:“謹遵帥令!”各自去了。是夜三更,羅通與秦懷玉率領五萬大軍,悄悄來到城外。秦懷玉道:“以你我的武功,還要三爪鉤不成?”羅通笑道:“這城牆不過四丈,怕他怎的?”於是二人各自提著槍,揹負一對鐵鐧,飛簷走壁,早飛上了城牆。也不問青紅皂白,就殺了起來。隋軍不是二人對手,一面去叫堯君素來,一面抵擋二人。城外賊軍趁機攻城,隋軍無奈,又分出一些兵力,來抵抗賊軍。
那邊堯君素聽說羅通、秦懷玉打了上來,就提了鄣刀,上了城樓,喝道:“你們兩個小賊種,還不快來受死?”秦懷玉笑道:“你有多大本事?”堯君素笑道:“你這小賊種是何人?”秦懷玉聞言道:“你原來不曉得本君的利害,我乃是大唐秦叔寶將軍之子,秦懷玉是也。只因小爺本事高強,故而秦王殿下把女兒許配給我。你這老頭想來就是堯君素,你若肯投降,小爺必然免你一死,你看如何?”堯君素笑道:“你真個有本事,就來與我打上幾個回合,你有膽子麼?”秦懷玉是少年英雄,那裡懼怕堯君素?大叫一聲,一踹鐙,催馬上來了。原來秦懷玉殺進城來,一路打到城下,早搶了隋軍兩匹馬,只怕守城大將前來,交戰吃虧。
當下秦懷玉衝堯君素摔杆一槍。堯君素立道一掛,“噹啷”一聲響。秦懷玉抽回槍,緊跟著往底下走槍,喝一聲:“看槍!”堯君素沒想到這手槍這麼快,直奔自己下腹刺來。他趕緊裹裡手鐙,往旁邊躲閃,稍慢了一點,左邊徵裙被挑下了半幅,不覺啊了一聲。二馬衝鋒過鐙,堯君素舉起鄣刀,要回身衝秦懷玉的腦海砍去。兩個你來我往,大戰四十回合,秦懷玉到底不是堯君素的對手,只能遮攔扮架。羅通一見,忙催馬搖槍過來。堯君素一見,大喝一聲,雙腳撤蹬,飛起一腳,踢翻了秦懷玉。拈弓搭箭,“嗖”的一聲,一支狼牙箭貼著馬面擦過去。原來堯君素人的自家戰馬,只怕誤傷了,故意手下留情,那馬還是受驚,把羅通掀了下去。堯君素笑道:“你們兩個本事也就這樣!”羅通大罵道:“不要臉的老匹夫,你放的冷箭,小爺如何提防你的?”堯君素笑道:“只許你們兩個打一個,本將軍還不能放冷箭麼?”秦懷玉喝道:“羅兄,這廝的刀法十分一般,你我齊上,與他步鬥,未必勝不得他!”堯君素道:“那一個和你們步鬥?”暗地裡作起袖箭,只聽“嗖”一聲飛過去,羅通措手不及,射穿了頭盔,擦破了皮。秦懷玉見了大怒,趕上來與堯君素交戰。羅通正要制止,堯君素早把來回身一支飛鏢擲去。秦懷玉措手不及,傷了右臂。堯君見了大叫道:“快把這廝捉了去!”隋軍正要上前,羅通喝道:“堯君素休得無禮,吃小爺一槍!”照面一槍,分心就刺。堯君素把刀來戰,鬥了三十回合,羅通大喝一聲,一槍打來。堯君素身子一側,舉刀就砍。羅通見了,把槍單手一抬,借力打力,把堯君素的刀震飛出去。卻不料堯君素數十年來南征北戰,經驗充足。藉著羅通打飛鄣刀的功夫,回過身來一腳,踢翻羅通,早搶了羅通的的攢竹梅花槍。羅通見了,忙從後背取下一對銀裝鐧,左手鐧在頭裡,右手鐧在後頭,掄圓了一搖,帶著風奔堯君素胸前去了。堯君素見了,趕緊立槍。“啷噹”一聲,就把鐧掛出去了。跟著羅通雙鐧往左邊一舉一涮,上鐧壓著下鐧,斜著奔堯君素的頭頂砸了下來。兩鐧摞在一起,力重千斤,堯君素趕緊橫槍迎鐧,就聽“叮噹”一聲,堯君素覺得心口血往上湧,嗓子發甜,“噗”的一口鮮血吐了出來。羅通見了,哈哈大笑,說道:“堯君素,你的死期到了!”
此言一出,身邊的隋軍個個害怕,不料堯君素冷笑一聲,擦去嘴角的血跡,笑道:“羅通,你還有什麼本事麼?”羅通道:“你已經受傷,還和本將軍打什麼?”堯君素笑道:“你不過千斤之力,怎好傷了本將軍?”說罷,雙手出槍,劈面就刺。羅通大驚,忙把一堆銀裝鐧招架。鬥了二十回合,羅通那裡是堯君素的對手?況且武器還不趁手,被堯君素一槍挑飛,趕上一槍,就要結果了性命。不料身後一人喝道:“堯君素不得無禮!”堯君素回頭一看,原來李元霸和薛萬徹靠著李靖的法力,也飛到城裡,隋軍攔不住。堯君素見了二人,心中忖道:“我就沒有受傷,也不是二人對手,如此只好來本事了。”於是大叫一聲,舉槍飛身上前。二將也跳下馬,舉錘來戰。堯君素看準時機,一柄輪轉刀拿在手裡,雙手一搓,李、薛二人措手不及,早中了暗器,薛萬徹功力落後,震得口中噴血;李元霸身中五刀,戰力大減,也先退在一邊。羅通、秦懷玉瞅住時機,從地上爬起來,各自換了武器,圍住堯君素廝殺。堯君素以一敵二,縱然不能分心,也一時不落下風。鬥了五十回合,看看來不得,側身一閃,靠著戰馬,又發兩箭,射翻了秦懷玉;放出飛刀,打退了羅通。李元霸見了,開口稱讚道:“堯君素的暗器天下無敵。”話音未落,忽然一將喊道:“堯君素,不必驚慌,我獨孤盛來了。”堯君素聞言,回頭一看,不料被李元霸看住時機,拔出飛刀,一起扔了過去。堯君素到底多年習武,閃開了五把飛鏢,卻沒有提防羅通從左邊偷襲。當下也顧不得許多,只好躍到空中,卻忘了人在空中破綻最多,如遇到絕頂高手,不能防備。那邊薛萬徹把來一把飛刀遞過去,李元霸發手一扔。堯君素雖然料到,閃在一邊,卻也體力耗盡,從空中跌落下來,口吐鮮血,傷重不治,撒手人寰,正是:
殘胡妄欲肆穿窬,憤激英雄起草廬。
廣也數奇窮亦命,括之一敗罪非書。
夢魂北闕常傾霍,餓死西山未分蔬。
奮志鷹揚正吾事,誰能閒立作舂鋤。
那邊獨孤盛見堯君素吐血,一面令軍士抬回去醫治,一面指揮弓箭手放箭,逼得唐軍接連後退。獨孤盛見時機成熟,把手一揮,身後一支騎兵突然殺出。李元霸一看,這支騎兵只有十二人,身披黑衣,內裹鐵甲,手握兵器或為橫刀,或為狼牙錘。李元霸大吃一驚,急忙命士兵後退。羅通不解道:“不過區區十二人,怕他怎的?”李元霸道:“賢侄原來不知,我軍中鎧甲,多是明光甲,你等將軍也少有鎖子甲。若是敵軍把弓箭來射,孤家原來不怕他。你道為何?我等鎧甲都是鐵質的,他弓箭射在身上,不能一下破甲。而那支騎兵身披的鎧甲,乃是鐵葉連環護腳甲,此甲吸收了漢朝魚鱗甲的特點,可以有效抵抗弓箭的射擊,同時又能格擋普通刀槍的劈砍刺扎。可以說從頭到尾,幾乎武裝到了牙齒。他們手裡的刀,是橫刀,此刀造價極高,當今天下除了馬槊,沒有一件武器需要如此高的造價,且此刀專為破甲而生,我等的盔甲尚且擋不上他兩刀,何在於士卒?再說他那狼牙錘,此物打在頭、胸口、後背、腰間,一下就致人死命,怎樣和他交戰?”唐軍不敢交戰,只好退出城去。
獨孤盛見退了唐軍,急忙來報告彪爺。彪爺聞報,率領諸位將領一同去看堯君素。軍醫長嘆一聲,只說無藥可救。彪爺心中鬱悶,寫成奏表,上報天子。自家命人厚葬了堯君素,此話不表。
卻說李世民雖不曾破了漢陽城,卻聽聞累死了堯君素,大喜道:“這廝是隋朝第一個會使暗器的,十分驍勇,今日死了,我軍去一大隱患。”張士貴道:“此後應該如何是好?”李世民道:“你等是用什麼手段殺死堯君素的?”羅通道:“是用車輪戰。”元霸道:“這堯君素十分利害,如非車輪戰,單打獨鬥,天下那一個能防住他的暗器?”李世民笑道:“既然如此,有什麼好怕?”張士貴見說,大喜道:“元帥莫非要用車輪戰術?”李世民道:“這個自然,羅仁、羅通、秦懷玉聽令。”三人出列道:“末將在!”“你三人為第一隊,前去攻打漢陽城,只好詐敗,不要和隋軍纏鬥,與他拼殺一炷香的功夫,便撤下來。”三人叫一聲“得令”,率領大軍三萬,來到城下,吩咐士兵進攻。
今日值班的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劉子翊,他見唐軍前來攻打,於是指揮將士與之交戰。看看有一炷香功夫,羅通眼見討不到半點便宜,回身道:“隋軍利害,如今已經一炷香功夫,我等該撤退了。”秦懷玉道:“既然如此,我等走了就是。”於是三個主將兜轉馬頭,先走。餘下唐軍也跟著一同去了。李世民道:“三位將軍辛苦了。蘇定方、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何在?”四人出班道:“末將在!”李世民道:“你們也率領三萬人馬,也要攻打一炷香功夫,不得有誤。”四人叫聲“得令”,各自上馬去了。
劉子翊見唐軍又來攻打,心中大疑,謂左右道:“今日事怪哉。”左右道:“將軍有何話說?”劉子翊道:“你看上次唐軍前來攻打,是那些人領頭?”左右道:“是羅通、羅仁、秦懷玉。”劉子翊道:“這就是了。這三個猛將尚且不能打下漢陽,現在卻派蘇定方、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這四個廢將,怎樣能行?這怕其中有些詭計。”左右大驚道:“不如先去報告元帥,再做打算?”劉子翊道:“此言甚好,本將在此抵擋,唐軍一時片刻打不進來,你們快去報告元帥,少些事端。”於是左右竟入帥府報知。彪爺道:“這是李世民的車輪戰。”獨孤盛道:“該如何破解?”彪爺道:“他們既然是車輪戰,第二次攻擊就不會是總攻,可教劉將軍開啟城門,出戰唐軍。”左右大喜,回報劉子翊。劉子翊說道:“這廝們十分的可惡,前日害死了堯君素將軍,今日殺他幾員大將,給堯君素將軍出氣。”於是開啟城門,出戰唐軍。唐軍措手不及,亂成一團。蘇定方見了,急忙了轉馬頭,回報李世民。李世民聞之大驚,忙令張士貴回去相救。
那邊隋軍正與唐軍鏖戰,忽然一隊人馬殺來。劉子翊遠遠望去,為首之人手提青龍偃月刀,曉得是張士貴,於是飛馬上前,喝道:“張士貴,你還認得老夫麼?”張士貴笑道:“老元戎,天位已定,何必愚忠楊廣?”劉子翊聞言,大怒道:“好你個反賊,不要走,吃我一槍。”舉槍照面就刺,張士貴眼看槍尖到了,於是擺弄青龍偃月刀,往上一擋,渾身用勁,就給槍尖鎖住了。劉子翊見了,忙一摁後把,把渾身膂力擱上,一連三挑,張士貴還是紋絲不動。劉子翊征戰一生,那裡服一個軟?矬身使勁往前扎,還是紋絲不動。於是人往後奪,坐住了後腰,往上三挑,竟然沒撬動張士貴分毫。張士貴見了,將左手往南一泣,右手攥著青龍偃月刀往南就是一推,說了聲“開!”劉子翊見了,曉得這槍必然脫手,於是大叫一聲,雙腳撤蹬,飛到空中,接了槍,落馬就刺。兩個人你來我往,鬥了三十回合,劉子翊氣力不加,賣個破綻。張士貴沒有提防,被劉子翊照腰上一槍刺過來。張士貴措手不及,只好一跤摔到馬下,勉強躲過一招。蘇定方見了,就一箭射去,射翻了了劉子翊。兩邊主將有失,各自撤兵。彪爺聽說劉子翊重傷,心中十分自責。當晚劉子翊救治無效,一命嗚呼了。可憐:
孤軍前度戰,一敗一成功。
卷旆早歸國,臥屍猶臂弓。
草間腥半在,沙上血殘紅。
傷魄何為者,五湖垂釣翁。
話表堯君素、劉子翊先後陣亡,彪爺又氣又怒,寫了奏表,回報世祖。於是封了二人,這是後話。再說李世民連次交戰,雖然小勝隋軍,已然損失不少,身邊只剩下不足四十萬人。淵蓋蘇文眼見戰事一拖再拖,於是謂李世民道:“要破漢陽,其實不難。漢陽之後,就是下邳。如我攻下邳,隋軍不救,則漢陽為一座孤城;如隋軍救下邳,則漢陽兵力減少,可以一戰盡全功。”李世民道:“元帥所言極是。”於是教淵蓋蘇文領軍攻打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