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法正在山上見盧隆義誘李世民入谷,一霎時,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為李世民此番必定難逃一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報說李世民和其他各國元帥姜軍俱逃去了。曹法正見了,嘆道:“這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卻說李世民在渭北寨內傳下大令,道:“渭南之寨柵,今已失了。諸將如再言出戰者,定斬。”眾將聽令,據守不出。徐世勣入告道:“近日曹法正引兵巡哨,必將擇地安營。”李世民說道:“這個的確可怕,曹法正若出武功,就要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無事也。”令人探之,回報果屯五丈原。李世民以手加額,曰:“歷史又要重演,大魏皇帝之洪福我等亦有也!”遂令諸將:“堅守勿出,彼久必自變。”

再說鐵冠道人來到李世民軍中,說明前事。李世民就把戰事說了一遍。鐵冠道人說道:“這曹法正端的利害,可惜不會道術,雖然武藝高強,並無一用。”李世民道:“此人武藝和宇文成都一般,兵法也不弱,道長何出此言?”鐵冠道人笑道:“明日把他叫出來,貧道畫好相貌,此人就死定了。”李世民聽聞此言,半信半疑,卻也無計可施,喚來李元霸,說道:“明日你去討戰,只要曹法正出來。”元霸道:“曉得了。”

次日天明,李元霸頂盔摜甲,來到武都前,說道:“曹法正快出來一戰!”隋軍看是李元霸,連忙報進:“元帥爺爺,李元霸討戰。”曹法正道:“這是李世民的誘敵之計,必然要我追他去,好佈下埋伏,我卻不上當的。”於是拿了一對錘子,飛身下來,說道:“李元霸,你不必惺惺作態了,今日必然是哥哥想要殺我,所以派你來引誘,本帥如何不曉得?不要走,吃本帥一錘!”飛馬上前,劈面就打。李元霸連忙接住,好殺:

金翅大鵬雕,元帥曹法正,只為武都城,相逢各騁強。粗心元帥將人騙,大膽元霸把人誆。這一個,翁金錘起無情義;那一個,一對鐵錘有智量。法正施威噴彩霧,元霸放潑吐毫光。齊鬥勇,兩不良,咬牙銼齒氣昂昂。播土揚塵天地暗,飛砂走石鬼神藏。這個說:“你這廝愛耍陰謀鬥心計!”那個說:“曹元帥莫說逆言亂家邦!”言村語潑,性烈情剛。上一錘飛沙走石大將死,下一錘快如閃電險身亡。伶俐的曹元帥,兇頑的李趙王,一心只要殺,更不待商量。錘打錘迎齊努力,有些松慢見閻王。

兩個鬥了三十回合,曹法正遮攔不住,回馬就走。鐵冠道人看去,已經有了打算,也收兵回營。李世民問道:“情況如何?”鐵冠道人笑道:“曹法正死定了!”李世民笑道:“道長,這怎麼說?”鐵冠道人說道:“元帥聽說過‘釘頭七箭書’麼?”李世民大驚道:“莫非是當年害死趙公明的禁術?”鐵冠道人聞言,大笑道:“什麼禁術?只要能殺人,那就是好術!”世民道:“道長如今怎樣?”鐵冠道人說道:“這有何難?先立一營,營內一臺,結一草人,草人面上貼著敵人畫像,人身上要書敵人姓名,頭上一盞燈,足下一盞燈,腳步罡鬥,書符結,印焚化,一日三次拜禮,至二十一日之午時。二十一日後,敵人的三魂七魄就會被拜散,此時射箭到草人上,如若射敵人本體,則草人和敵人都會噴出血來。”李世民大驚道:“好狠毒的惡術也!”

當下鐵冠道人冷笑一聲,轉身前往嵩山,暗出三千人馬,又令尉遲恭、程咬金前去安置。鐵冠道人後隨軍至嵩山,尉遲恭築起將臺,安排停當,扎一草人,依方制度。鐵冠道人被髮仗劍,腳步罡鬥,書符結印,連拜三五日,把一個曹法正只拜的心如火發,意似油箭,走投無路,帳前走到帳後,抓耳撓腮。孫靜空、盧隆義、史思文等人見曹法正如此之不安,心中甚是不樂,亦無心理論軍情。這一日,又見曹法正昏亂,不知軍務,只是睡臥,嘗聞鼻息之聲。古云“神仙不寢”,乃是清淨六根,如何今日六七日只是昏睡!

且不說隋營亂紛紛計議不一。鐵冠道人早拜掉了曹法正元神,只是散而不歸,但神仙以元神為主,遊八極,任逍遙,曹法正也是上神下凡,自然如此。今一旦被鐵冠道人拜去了,不覺昏沉,只是要睡。盧隆義和史思文心下甚是著忙。自思:“曹元帥為何只是睡而不醒,此中必有凶兆!”二兄弟愈覺鬱鬱不樂。

那一邊,鐵冠道人在嵩山拜了半月,曹法正越覺昏沉,睡而不醒人事。眾將軍入內帳,見曹法正鼻息如雷,用手推而問道:“元帥,你這是怎麼了,為何只是酣睡?”曹法正忙回答道:“這是什麼話來?本帥並不曾睡。”蓋莊見曹法正顛倒,謂眾人道:“列位將軍,元帥,請聽我一言,據我觀察曹元帥的光景,不是好事,想有人暗算他的,等我取金錢一卦,便知何故。”曹法正聞言說道:“將軍此言有理。”便忙排香案,蓋莊親自拈香,搜求八卦。

蓋莊一見,大驚道:“術士鐵冠道人將釘頭七箭書,在嵩山上要射殺曹元帥,這事如何處?”孫靜空大驚道:“既是鐵冠道人如此,是否往西嵩山一去,搶了他的書來,不只可能解得此厄麼?”蓋莊道:“不可。我想他既有此意,必有準備,此事只可暗行,不可明取。若是明取,反為不利。”商議已定,於是齊入後營,見曹法正,說道:“元帥,今日事只怕不好的。”曹法正說道:“蓋莊將軍,你有何說?”蓋莊說道:“原來有術士鐵冠道人,將釘頭七箭書射你。”曹法正聞得此言,大驚道:“蓋莊將軍,這是什麼東西,該如何解救?”孫靜空、盧隆義、史思文等,這一會神魂漂盪,心亂如麻,一時間走投無路。史思文強作鎮定,說道:“不必列位著急,今晚我和師兄二人率領精兵強將一萬,去嵩山一遭,搶了此書來,大事方才可定。”曹法正道:“如今只好如此了。”蓋莊說道:“這不好,大軍出動,不便行事。不如我傳二位土遁術,反而不怕敵軍。”於是傳了二人土遁術。

且說鐵冠道人與自己門人云霄道人靜坐,各運元神。鐵冠道人忽然心血來潮,掐指一算,早解其意。鐵冠道人說道:“徒兒,隋朝營裡也有能人異士,那蓋莊已察出原由,今著他部下盧隆義、史思文二將去嵩山,要搶此箭書。箭書搶去,吾等無生。快遣能士報知嵩山主將單雄信,須加防備,方保無虞。”雲霄道人隨遣李靖、徐世勣二人:“速往嵩山去報單雄信。”李靖得令,駕雲先行;徐世勣雖有些法術,到底不如李靖利害,只好在後。李靖駕雲去而且快,徐世勣的馬慢便遲。

那一邊蓋莊著盧隆義、史思文前區嵩山,大小事務,多有叮囑。只怕一時失誤,不曾搶到釘頭七箭書。二人領命,速往嵩山來。時已是二更,二人駕著土遁,在空中一看,果見子單雄信和數萬軍士死死守住祭壇,果然不好對付的。不提防二人學了道術,早被這兩個往下一坐,抓了箭書,似風雲而去。那單雄信聽見響,急抬頭看時,案上早不見了箭書。單雄信不知何故,自己沉吟。正憂慮之間,忽見李靖來至。尚明義報入中軍。單雄信急令進來,問其原故。李靖說道:“我奉鐵冠道者命,說有隋軍大將蓋莊遣盧隆義、史思文來搶箭書。此書若是搶去,一概無生。今著弟子來報,令單將軍預先防禦,不要功虧一簣。”單雄信聽罷,大驚,說道:“方才本將正在巡視四周,忽然聽見一聲響,便不見了箭書,原來如此。你快去搶回來!”李靖領令,出得營來,急忙駕雲便起,來趕此書。不表。

再說那徐茂公馬徐徐行至,未及數里,只見一陣風來,甚是古怪。怎見得好風:

嗗彔彔如同虎吼,滑喇喇猛獸咆號。

揚塵播土逞英豪,攪海翻江華嶽倒。

損林木如同劈砍,響時節花草齊凋。

催雲卷霧豈相饒,無影無形真個巧。

徐世勣見其風來得異怪,想必是盧隆義、史思文搶了箭書來。徐世勣下馬,忙將土草抓一把,望空中一灑,喝一聲:“疾!”坐在一邊。正是先天秘術七十二變,也算是道妙無窮,要保真命之主,而隨時響應。

且說盧隆義、史思文二人搶了書來,大喜,見前面是老營,落下土遁來。見孫靜空巡外營,忙然報入。二人進營,見蓋莊在中軍帳坐定。二人上前回話。蓋莊問道:“你等搶書一事如何?”二人回曰:“我二人奉命去搶書,單雄信正在巡視祭壇,可笑他沒有學識,等他下去,被弟子坐遁,將書搶回了。”蓋莊見說大喜,問二人道:“快將書拿上來。”二人將書獻上。蓋莊接書一看,放於袖內,又說道:“你們後邊去回覆曹元帥才好。”二人轉身往後營正走,只聽得腦後一聲雷響,急回頭不見大營,二人站在空地之上。二人如痴如醉。正疑之間,見一人白馬長槍,大呼道:“可笑你二人,如今還吾書來!”盧隆義、史思文大怒,兩口劍來取。徐世勣長槍大蟒一般。兩下夤夜交兵,只殺的天慘地昏,槍劍之聲,不能斷絕。

正戰之際,只見空中風聲作響,原來是李靖聽得兵器交加,落下輪來,搖劍來戰。史思文、盧隆義和徐世勣交戰,只是兵器短些,徐世勣遠不是對手,況又有接戰之人。雖然李靖奮勇,也遠遠不是二人的對手。李靖道:“徐道兄,我們不是對手,快跑!”念動真言,逃得無影無蹤。二人無奈,只好回來。徐世勣路上問李靖道:“李道兄,嵩山一事如何了?”李靖說道:“單雄信已被搶了書去,著吾來趕。”徐世勣說道:“方才見二人駕土遁,風聲古怪,吾想必是搶了書來;吾隨設一謀,仗各位皇帝洪福,好歹把書誆設過來;又得道兄協助,可喜這二人俱不曉得我等道法玄妙。”李靖問道:“道兄是如何騙了這二人的?”徐世勣笑道:“我也是九天玄女娘孃的弟子,只是道術一般,只曉得爬雲,不會駕雲;曉得七十二變,不知道八九玄功。所以娘娘就要我多學兵法,不想今日兵法無用,還是道術見了功勞。”李靖道:“今日要是白燕卿來,你我二人都不能走脫。”於是李靖與徐世勣復往嵩山,來見單雄信。二人行至嵩山,天色已明。有尚明義報入營中。單雄信正納悶時,只見來報道:“李靖、徐世勣來見。”單雄信命入中軍,問其搶書一節,徐世勣把誆設一事,說與單雄信來。單雄信獎諭徐世勣道:“徐哥智勇雙全,真是奇功萬古!”又諭李靖:“道長協助英雄,赤心輔國。”徐世勣將書獻與單雄信,二人回蘆篷,鐵冠道人自來。不表。此後鐵冠道人日夜用意堤防,驚心提膽,又恐隋軍來搶。

且說蓋莊等搶書回來報喜,等得第二日巳時,二人方才回來,說道:“可恨徐世勣這廝無禮,化身老師模樣,騙了我二人,如今李靖去了,使了什麼法術,迷惑我二人,到手的書又被二賊搶走了!”說罷,捶胸跌足,大哭於中軍。只見孫靜空進營,來見蓋莊,見如此悲痛,連忙問其故。蓋莊把前事說了一遍,孫靜空不語,同進後營,來見曹法正。曹法正鼻息之聲如雷。三位來至榻前,蓋莊垂淚叫道:“曹元帥,醒一醒罷。”曹法正睜目,見蓋莊、盧隆義、孫靜空來至,就問搶書一事。蓋莊實對公明說道:“可恨李靖、徐世勣二賊無禮!”曹法正長嘆一聲,將身坐起,二目圓睜,大呼曰:“罷了!我一人身死是什麼大事?只是大隋的萬里江山,就要落到何人手上?”曹法正只嚇得渾身汗出,無計可施。

蓋莊大怒道:“想吾在天皇時得道,修成玉護仙體,豈知今日遭了殃,反被李靖、鐵冠道人、雲霄道人之流坑壞。真是可憐!”曹法正說道:“蓋莊兄,今料本帥不能再生,今追悔無及!但本帥死之後,你將元帥大印,連本帥袍服包住,用絲絛縛定。本帥被妖法咒死,只怕皇上和諸位大臣來看本帥之屍骸。你之把元帥大印連袍服遞與他們。諸位將軍妹妹見本帥袍服,如見本帥其人也!”道罷,淚流滿面,猛然一聲大叫道:“老天不公,為何獨獨便宜了一夥反賊?這是什麼道理!”言罷,不覺哽咽,不能言語。蓋莊、孫靜空、盧隆義、史思文見曹法正這等苦切,心如刀絞,只氣的怒髮衝冠,鋼牙剉碎。

且說鐵冠道人在嵩山拜了二十日,七篇書已拜完;明日二十一日,要絕曹法正,心下其歡喜。再說曹法正臥於後營,蓋莊、孫靜空、盧隆義坐於榻前看守。曹法正說道:“諸位,本帥與你等止會今日。明日午時,本帥之命已休!”蓋莊聽罷,泣而言道:“是小道法術不精,累曹元帥遭此不測之殃,使我心如刀割也!”楊政道和史思文、蕭鉉進營來看曹法正,正是有力無處使,只恨釘頭七箭書。把一個英雄好漢只拜得如俗子病夫一般。可憐蓋莊講甚麼五行遁術,也說不起倒海移山,只落得一場虛話!大家相看流淚。

鐵冠道人至二十一日巳牌時分,單雄信來報:“雲霄道人來了。”鐵冠道人於是出營,雲霄道人接住,兩個入帳行禮。序坐畢,雲霄道人說道:“恭喜!恭喜!曹法正定絕今日!要破隋朝,又除了一個大害了,可謂十分之喜!”單雄信深謝鐵冠道人:“若非道長法力無邊,焉得曹法正絕命。”鐵冠道人笑吟吟揭開花籃,取出小小一張桑枝弓,把三隻桃枝箭,遞與單雄信,“今日午時初刻,用此箭射之。”單雄信大喜,道:“弟子領命也。”三人在帳中看看等至午時,不覺陰陽官來報:“午時牌!”單雄信按照吩咐淨手,拈弓,搭箭。鐵冠道人說道:“先中左目。”單雄信依命,先中左目。

這嵩山上單雄信發箭射草人,隋朝營裡曹法正大叫一聲。把左眼閉了。楊政道心如刀割,一把抱住曹法正,淚流滿面,哭聲甚慘。單雄信在嵩山,二箭射了右目,三箭劈心一箭,三箭射了草人。曹法正死於隋營裡。後人有詩為證:

杜鵑日日勸人歸,一片歸心誰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問,謂予何日是歸期。

楊政道、蕭鉉、蓋莊、盧隆義、史思文、孫靜空見曹法正死於非命,放聲大哭;用棺槨盛殮,停於後營。此事上報朝廷,世祖心如刀割,命蕭鉉為元帥,接替曹法正。把曹法正送到江都,選吉地安葬。正是: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料封侯、白頭無分。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