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卻說宇文弼送走宋老生、處羅可汗,吩咐刀斧手埋伏在大堂。又發書去,請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左屯衛大將軍蕭鉉、右衛大將軍元胄、左武侯大將軍丘和前來。幾人不知就裡,只當是尋常酒席,也就來了。宇文弼看看人齊,大叫道:“武士何在?”刀斧手一齊出來,圍住幾人。宇文弼大叫:“當年天下大亂,楊廣昏庸無道,大興土木,無人不知。今日當推翻昏君,為天下百姓出氣!”元胄聞言,“撲通”一聲,跪地投降。丘和向來與元胄不睦,害怕報復,也就投降。宇文弼道:“蕭鉉!你父親蕭琮於國家有大功,是什麼下場?你還要為這暴君效命嗎!”蕭鉉見了,暗想道:“憑我一個人,就是渾身是鐵,可是手上兵器不在,怎麼是辦法?”假意道:“最好!只不過我也算是皇室親屬,難道也要學這兩個下跪不成?”宇文弼聞言,大笑道:“小爵爺依然坐著,無妨。”又道:“宇文將軍、屈突將軍,你們呢?”宇文述見了,知道不好,說道:“我一把年紀,不參與你們的事,只想安度晚年。”宇文弼聞言,呼呼笑道:“老將軍的確有歲數了,也罷,你就先在寒舍委屈一下罷!”屈突通也是驍將,頗有謀略,遂對道:“蒙尚書大人不棄,情願共舉大事!”宇文弼見大勢所向,暗喜道:“既是如此,各位回去準備,今夜起事,直接攻打皇宮!”眾人道:“宇文陛下萬歲!”各自散去。

蕭鉉四人出府,一手扯住屈突通,說道:“你我世受國恩,難道也造反不成?”屈突通道:“你在裡頭便變了臉色,難道給人家祭旗?”蕭鉉大喜道:“你我不要回府,直接去告訴燕王。”屈突通道:“不可,你自去報告皇上,我帶了府兵去救駕。你看裡面的勢頭,他分明串通了宮內禁軍,否則,就他們幾千人,有什麼作為?”蕭鉉道:“老將軍所言極是,我這就去。”忙去了皇宮,大叫:“蕭鉉求見!”小卒報進:“啟稟殿下,蕭大人求見。”彪爺道:“蕭鉉素來忠誠,一定是宇文弼這老賊有所做法。”燕王道:“傳進來!”蕭鉉入進,奏道:“燕王,宇文弼這老賊反了!”燕王道:“怎麼知道反了?”蕭鉉道:“啟稟殿下,這宇文弼素來居功自傲,陛下多次斥責,他也不為所動。方才,他將臣、宇文述、元胄、屈突通、丘和請去喝酒,突然叫出刀斧手,將臣等捉住。元胄、丘和二賊,膽小如鼠,已經答應起兵相助。宇文述大人不作為,被做了人質。屈突通將軍假裝投降,回府上調兵來護駕了。”燕王道:“穎兒公主早知道此賊要反,故而讓呂將軍回來。你放心,西涼十二騎就在殿外,他們打不進來。”正說話間,外報:“啟稟殿下,處羅可汗、宋老生領府兵五百人,請求進宮護駕。”呂彪道:“此二人對朝廷絕對忠心,快快傳入。”燕王道:“快叫二人進來護駕。”“得令!”

再說宇文弼回合丘和、元胄,一共是八百人,又有西城守軍,都是丘和部下、南城守軍乃是元胄部下,總計四千人馬,奔向皇城。其間,自有屈突通前來保駕,也只帶了一百府兵。二人到了皇城,早買通了總管魏公公,調走了禁軍。宇文弼大喜,回身道:“斬了楊倓,重振山河!給我殺!”一發湧入玄武門中。早有一人攔住,你看他:

身長丈二賽金剛,面如棕熊驚惡煞。

頭戴日月狼須帽,身披金珠纓絡鎧。

腰束蠻帶真威武,足蹬金靴羞羅漢。

錦袍如虹天邊月,坐下千里單峰駝。

拿定八卦刑天斧,重有二百七十斤。

不食五穀蛇三條,日啖一虎狼兩頭。

身有鱗甲刀不侵,兩肋露生龍鱗甲。

前是突厥老狼主,今為大隋孝國公。

宇文弼見是處羅可汗,大笑道:“憑你這三腳貓功夫,還想攔住我?”處羅聞言,亦笑道:“反賊,你看看那是誰!”宇文弼急看去,只見一員大將,好不威風,怎見得:

身長六尺多七寸,粉面油光不失威。金盔晃日,金甲凝光。盔上纓飄山雉尾,羅袍罩甲淡鵝黃。勒甲絛盤龍耀彩,護心鏡繞眼輝煌。鹿皮靴,槐花染色;錦圍裙,柳葉絨妝。坐下金晶雙峰駝,手中長劍號龍爪。你問此人身世何,大將國棟宋老生。

宇文弼見了宋老生,呼呼笑道:“你們不過幾百人,何必以卵擊石?”這時蕭鉉催馬出來,看見宇文弼,果然厲害,怎見:

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飄蕩。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盔甲;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坐下千里黑馬,乃是龍駒;手中鬼頭刀,不遜羅成。

再看蕭鉉,也是年少英雄,怎樣打扮:

誠為天上麒麟子,果是煙霞綵鳳仙。

玉面嬌容如滿月,朱唇方口露銀牙。

眼光掣電睛珠暴,額闊凝霞髮髻髽。

繡帶舞風飛彩焰,錦袍映日放金花。

環滌灼灼攀心境,寶甲輝輝襯戰靴。

坐下閃電追風騾,手裡雙劍曰陰陽。

乾坤弓配震天箭,囊中九龍神火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