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遼天壽與彪爺大戰一場,鬥過百合,體力不支,不敢交鋒,往北便走。彪爺見了,輕笑道:“將軍,你能與本將軍大戰百合,也罷,饒你去罷!”一馬當先,殺入城中,趙靖見了,高聲叫道:“追隨呂將軍,殺入城內!”帶了西涼十二精騎,隨後趕來。

再說斛斯政在東城,聽聞遼天壽兵敗,心頭大怒。帶了遼天德、遼天微,棄下三城,往南城殺來,正遇見彪爺,大喝一聲:“來者何人?”彪爺道:“狗番,你呂爺爺在此!”斛斯政聞言,呼呼冷笑道:“你祖上是三姓家奴,你這廝能有多大本事?”彪爺大怒,照面耍一戟刺來。斛斯政見了,把身子一閃,躲過方天畫戟,回身一戟刺來。彪爺大驚,把戟一橫,擋住描金戟,梟在一邊。又是一戟砍來。元帥大怒,把戟一架,“啷噹”一聲響,震得彪爺膀子發麻,連馬倒退十餘步。趙靖見了,催開照夜玉獅子,劈面一槍刺來。元帥大驚,把戟一抬,“啷噹”一聲,震得膀子一麻,急問道:“來者何人?”趙靖道:“閣下不見本將軍掌中龍膽亮銀槍?”元帥道:“本帥知道了,你是趙子龍嫡派子孫,上將軍趙靖。”趙靖道:“既知我名,何不投降?”元帥道:“恐你非本帥對手,不要走,吃我一戟!”趙靖聞言,怪叫一聲:“豈有此理!一個狗番竟敢口出狂言,阻住我大隋兵馬,無人可退,焉能平定東遼?”心內忿忿不平,把槍串一串,望著斛斯政攔腰刺來。元帥道:“來得好!”把畫杆描金戟往杆子上“噶啷”一梟,趙靖見了,喊聲:“不好了!”手一鬆,槍往半天中去了,在馬上亂晃。斛斯政見了,趕上一步,右手拿戟,左手往趙靖腿上伸來,叫一聲:“過來罷。”趙靖大驚。吼一聲,騰身縱躍,離了照夜玉獅子,飛身空中,一把接住龍膽亮銀槍,凌空一槍打來。元帥大駭,急把畫杆描金戟一架。“噶啷”一聲,震得趙靖雙手發麻。元帥道:“趙靖,本帥知道你的暴雨梨花槍利害,今日決計不教你用上!”趙靖道:“不須誇口,照爺爺的槍罷。”催一步馬,拿手中槍直望元帥面門上挑進來。斛斯政叫聲:“來得好!”把戟往杆子上“噶啷”一抬,震得趙靖險些跌下馬來。交鋒過去,衝將轉來,元帥大叫一聲:“趙靖,照本帥畫杆描金戟罷!”颼這一槍,望趙靖前心刺來。趙靖見了,叫聲:“好!”把槍“噶啷”一架逼開,趁勢一槍刺進來。元帥笑道:“看好!”把戟一掃,“叮噹”震得趙靖兩臂多是麻木了,不敢交鋒,帶了彪爺,回馬便走。元帥英雄相惜,放他離去,帶了兵馬,衝出黑風關,往北去了。

再說成都聞斛斯政撤出黑風關,心中大喜,令箭一下,多往關內而走。軍師蘇威屈指一算,聖上該有些災難,必然有此一劫,天機不可預洩。元帥命項子龍四處查點明白,恐防暗算奸計。盤查錢糧,原是充足,竟有一年之糧,百姓安頓如故。軍師傳令,軍士先運糧草進關,然後請聖上進城。元帥諸將遠遠出城迎接天子進入關中,身登銀鑾寶殿。眾臣朝參已畢。大元帥傳令,把二十五萬人馬,扎住營頭。把四門紫閉,商議取酆都關。

卻說斛斯政當日夜走黑山,來助方贊,其實未帶大軍。如今與遼家兄弟商議,要把隋軍困於黑風關內,不免要用空城計了。又恐成都多謀善斷,故而假意抵抗一時。如今見成都一行人入關,心中大喜,又起雄兵二十萬,猛將千員,配合本處三十萬人馬,來到鎖陽城。傳令:“與我把四門周圍紮下營盤。”“嗄!”一聲號令,發炮三聲,分兵四面圍住,齊齊紮下帳房。

前後有十層營盤,扎得密不通風,蛇鑽不過馬蹄,烏鴉飛不過槍尖。按下四方五色旗號,排開八封營盤,每一門二員猛將把守。元帥同遼家兄弟困守東城,恐隋將殺出東關,到中原討救,所以絕住此門。今番困住黑風關,比向時夷陵不同,更是利害。雄兵也強,猛將也勇,堅堅固固,憑你神仙手段,八臂哪叱也難迎敵。此一回要殺盡隋朝君臣,復奪三關,殺到長安,報仇洩恨。暫且不表。

再講城中大業天子在銀鑾殿與大臣閒談,忽聽城外三聲炮響,朝廷大驚。一時飛報進來,上殿啟奏:“萬歲爺,不好了。番兵元帥斛斯政帶領雄兵數五十萬,困住四門,營盤堅固,兵將甚眾。請萬歲爺定奪。”朝廷聽得此報,唬得冷汗直淋。諸大臣目瞪口呆。蘇威啟奏道:“既有番兵圍繞四門,請萬歲上城窺探光景如何,再圖良策。”楊廣道:“先生之言有理。”天子帶了成都、穎兒、老將、各府將軍,多上東城。往下一看,但見:

徵雲慘慘衝牛鬥,殺氣重重漫十門;風吹旗轉分五色,日照刀槍亮似銀;鑾鈴馬上叮噹響,兵卒營前番語情;東門青似三春柳,西接旗幡白似銀;南首兵丁如火焰,北邊盔甲暗層層;中間戊已黃金色,誰想今番又圍城。果然圍得兇勇!老將搔頭摸耳,小英雄吐舌搖頭。

當下天子皺眉道:“蘇先生,你看番兵勢頭利害,如之奈何?倘一時失利,被他攻破城池,便怎麼處?”蘇威道:“陛下龍心且安。”遂令韓修曄、林鬱瑾、元異人、慕頤,各帶二千人馬,同呂彪、趙靖、翟世傑保守四門,教城垛內多加強弓硬弩,灰瓶石子,日夜當心守城。成都道:“若遇斛斯政討戰,不許開兵,他有飛刀利害。若來四門攻打,只宜四城堅守。況城池堅固,決無大事。不要造次,胡亂四面開兵。一門失利,爾等一齊斬首。”“得令!”眾人領命,各帶人馬,分四門用心緊守。朝廷同老將、軍師退回銀鑾殿,叫聲:“先生,此事如何是好?”蘇威道:“陛下降一道旨意,到長安討救兵來才好。”朝廷道:“先生又來了。城中多少英雄,尚不能衝殺番兵。寡人殿前,那一個有本事的獨踹番營?”蘇威道:“有一員將官,他若肯去,番兵自退矣。”天子道:“先生,那一位王兄去得?”蘇威笑道:“陛下龍心明白,臣算定陰陽,此去萬無一失。他是一員福將,疾病都沒有的。陛下只說沒用,老臣自有辦法,遣將不如激將。”天子道:“軍事此言,莫非說的是薛錦鳳薛王兄?薛王兄,未知可肯與朕效力否?”錦鳳跪奏道:“陛下,為臣子者正當效力,舍死以報國恩。如今陛下有難,臣豈能苟且偷生?只是臣的大雕年過二旬,體力不如以前,未知可否一行?”蘇威道:“將軍放心,自然無事的。”成都道:“兄弟,代為兄送你幾里路,也好寬心。”穎兒道:“不可,元帥乃三軍主帥,不可輕動。”成都道:“又來了,我不自去,誰敢向前?”蘇威道:“天寶將軍莫怪,你端的不能出去,薛將軍是一員福將,無傷損的。”錦鳳道:“元帥,軍師尚且這樣說,你慌什麼?”成都道:“如此,就依計而行。”即刻傳令,教錦鳳出關,又調李劍南、白屠各領一路軍馬,衝出東、南二城,牽制番兵。

卻說錦鳳得令,翻上白鳳凰,提了雷公鑽,往西便走。番兵見了,慌得魂不在身,亂叫:“長生天顯靈!”一路一路報與斛斯政知道。元帥道:“可惡!定是那個薛錦鳳蠻子,如今怎樣好?這失掉的幾關,定要奪回,防住南朝援軍。”即刻傳令下去,令遼家兄弟點兵,收復長白山、兩界關、大興關、獅子口,不表。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