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反長安成都完婚 謀東宮楊廣使奸
章節報錯
當下子龍聞言,一把扯住濟清道:“楊家哥哥,我們去尋侄兒來。”濟清道:“這個怎樣尋?你我未見其人,不知相貌的。”公主道:“不勞二位,我自去。”成都恐他尋短見,身後相隨。十位將軍見了,紛紛笑道:“噫!好不知羞,可惜我們還未有家室。”
話表二人趕至大太子駐地,早有親兵出營相接。公主道:“把我侄兒尋來,我帶他回大隋,你等也可相隨。”眾人聞言大喜,急請出小太子,約有七八歲光景,唇紅面白,眉清目秀,腦後一頭銀髮,見了公主,叫一聲:“姑姑!”跑至近前,涕泗橫流。公主道:“侄兒,不必苦惱,與姑姑回長安,不在這突厥了。”小王子道:“姑姑,啟民那賊怎麼處置?”公主道:“你年紀尚小,突厥汗位不可無人繼承,饒了那賊罷!”又道:“這是你姑父,大隋天寶將軍宇文成都。”小王子聞說,拱手施禮道:“姑父,小侄有禮了。”成都笑道:“侄兒免禮,可笑姑父,尚不知侄兒名諱。”公主笑道:“這是我的不是,不曾說個明白,侄兒名喚沙羽封的。”成都道:“原來如此,侄兒,傷心之地不可久留,即刻與姑父回長安罷。”沙羽封看向公主,公主道:“帶著你八位兄弟,大家齊走。”當下尋了八位將軍,徑回長安。
目下十人還朝,金鑾殿上拜見了天子。天子大喜道:“成都,趁今日乃黃道吉日,與穎兒公主就此完姻。”成都見公主面有羞色,推辭道:“陛下,公主父兄新喪失,此時成婚,恐怕不好。”天子道:“他父汗在世之日,一心盼女兒完婚,今日完婚,也算對得起了。”吩咐準備,今夜完姻。成都聞言,不好違天子之命,換了吉服,金花雙插紫金冠,穿大紅袍。公主帶了鳳冠霞帔,大紅吉服。鼓樂喧天,待詔謁禮,請出新人一對,同完花燭。參拜天地,夫妻交拜,然後拜見了公婆,又與宇文士及、宇文惠及、宇文成龍見禮,謝了大媒。歡天喜地,自不必說。
書中暗表:那隋文天子楊堅厭惡嫡長太子楊勇為人,偏愛次子晉王楊廣,你道為何?只因那楊勇面容俊美,文采飛揚,確實酒色之徒,喜愛奢華生活。雖已立為東宮太子,文帝卻有心廢長立幼。幸有唐國公李淵進諫,以秦二世而亡為由勸諫天子。楊堅心意不定,故而擱置此事。晉王楊廣記恨在心,時宇文述已老,其子宇文化及有些地位,與楊廣最好。由是二人假造童謠,誆騙天子,把李淵貶為太原侯,又在臨潼山劫殺李淵未成。楊廣嘗謂化及道:“孤家十年之前,不及弱冠,掛帥平陳,功高蓋世;按功勞,理應孤家繼位,皇兄楊勇何德何能?由他做了太子,將來繼承皇位,難道還要孤家面北事之!”宇文化及低聲道:“千歲不必悶悶不樂,東宮之事有主意的?”晉王聞言,急屏去左右,只留親信張衡,上前問道:“不知閣下有何見教?”宇文化及道:“廢立之事,明有李淵進諫,暗中還有太子的姻親、老元帥高熲從中作梗。如今李淵被貶,高熲卻安然無恙,可惜靠山王與殿下親密,他一個外姓,也不成氣候。我們既然疏通了皇后和越國公,何愁大事不成!”晉王聞言,頷首道:“所言不差,可有詳細計策?”化及道:“只須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殿下大事可成。”晉王聞言,冷笑不止。
卻說那楊堅雖是開國之主,可惜懼內。那獨孤皇后是北周鮮卑大貴族之女,當年楊堅曾在文獻皇后之父獨孤信帳下為將。那獨孤伽羅平生最恨男子納小寵妾,把楊堅管得緊。化及看得明白,知要奪東宮,繼皇位,定要從獨孤皇后這環下手。那楊廣本就不是酒色之徒,在獨孤皇后面前更是一本正經,見了宮娥綵女頭也不抬。每次進宮身披布袍,上等車馬不坐,且不弄宴樂,處處厭棄聲色。只要尋得佳餚美味、奇珍異寶。悉數呈獻給母后。昔日獨孤皇后,一日三問安,更有甚者,竟整夜守候,果然一位孝子。
再看楊勇,他不喜母后替他娶的正房子元妃,就專寵愛妾雲氏,府中姬妾甚多,子嗣一十有二。忽一日,元妃心肚病發作,撒手歸西。晉王和宇文化及得了機會,他四處散佈流言,言元妃乃楊勇和雲氏暗害死。謠言不脛而走,傳到獨孤皇后耳朵裡,皇后果然深信不疑。
又有一日,楊廣入宮請安,忽雙膝跪倒,口稱:“母后救我!”皇后問道:“廣兒為何這樣?”當下晉王惺惺作態,言楊勇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加害於他。還說皇兄現在只是太子,已不能容他,將來繼承皇位,賜他一死,他怎敢抗旨不遵。皇后聞言,拍案怒道:“廣兒,你皇兄不孝,人品不佳,既然有害弟之心,日後也不會侍奉我。你不知麼?元妃他不要,偏偏要和那個狐狸精雲氏風流。你嫂嫂死得不明不白,他報說暴病而亡,想必就是讓他們害死的。他整日跟那賤婢鬼混,生下一幫畜牲。將來你父皇千秋萬歲之後,你給那逆子磕頭見禮,,這也就罷了;給那賤婢磕頭見禮,也是規矩。不料他竟然有心害死你。是可忍孰不可忍!”言畢,不覺淚流滿面。
晉王楊廣見母后垂淚,連忙哄住。他又假仁假義,沽名釣譽,到處買好。凡是天子寵信的王公大臣,格外尊敬,不以皇子的身份對待;謙恭下士,不受老臣的拜禮,口稱老先生、老元戎;對宦官姬侍也相當體恤,不打不罵,似乎仁德寬厚,且常有賞賜。那越王楊素最喜歡古玩,楊廣便教宇文化及送他周鼎商彝,金盃玉斝。楊素收下禮物,私下參見皇后,聊些家常,不覺談至太子楊勇。皇后聞“楊勇”二字,心頭怒火中燒,謂楊素道:“叔叔,不怕你笑話,楊勇這歌逆子,無恥下作,如何繼承大統?可惜晉王楊廣正直孝順,卻是次子。”楊素聞言,心中大喜,面上假意講楊勇寫好話,暫息皇后心中之怒。此後,楊素、獨孤皇后但有機會,必在楊堅面前詆譭楊勇。天子起初不肯全信,架不住天長日久,積毀成山,漸漸相信。
楊廣聽得天子愈加厭惡楊勇,當機立斷,買通楊勇親信姬威,為己所用。那姬威端的忘恩負義,把東宮大小諸事詳細密報楊廣。文帝年過五旬,也同曹操一般多疑。又有楊廣添油加醋,密令姬威使人誣告太子楊勇心懷怨恨,詛咒天子,巫蠱禍國;私下建宮苑,蓄馬匹,有謀位之意。楊堅聞聽此事,勃然大怒,傳旨拘捕楊勇父子,交給楊素審問。時有忠孝王伍建章為太子勇保本,言太子年幼,雖有聲色玩好的小過,卻無謀位篡權之心。開皇天子哪裡肯聽?召叢集臣,宣詔廢太子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並把楊勇放在楊廣的管制之下。可憐楊勇被屈含冤,幾次上表申訴,都被楊廣壓下。萬般無奈,情急之下,爬到樹上,大聲呼喊文帝,希望文帝聽見後可以見他一面。楊素趁機向文帝進讒道:“太子已經心神喪失了,被妖魔附身,魂都收不回來了。”文帝聽言,思之半晌,以為有理,就此作罷。可憐:
四皓招來羽翼成,雄心豈肯老公卿。
直教豆向釜中泣,寧論燃萁一體生。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