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本與鷦鷯群,不隨鳳凰族。

提攜四黃口,飲乳未嘗足。食君糠秕餘,嘗恐烏鳶逐。

恥涉太行險,羞營覆車粟。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

上回說道魏文通敗北,高揚緊追不放,忽然一人大吼一聲,震住高揚。不是別人,正是靠山王楊林。他恐三人有失,亦出關觀戰,因見文通落敗,急忙出手相救。

當下高揚回過神來,細看楊林:身長九尺,腰大八圍,面如傅粉,兩道黃眉。此人力能善鼎,善格飛禽,兩臂有千斤之力,善使兩根囚龍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萬夫不當之勇,按上界計都星下凡。高揚道:“老者莫非靠山王楊林?”老大王應道:“正是孤家,你就是突厥右先鋒高揚?”“不錯正是某家!老大王,久聞大名,今日相見,不可放過。”拍馬搖叉,直取楊林。老大王大叫一聲:“來得好!”舉棒相迎。他二人這場殺,不是文通可比,但見:

叉來棒架,棒去叉迎。一個是鎮北都總帥,一個是護國靠山王。初時還在塵埃戰,後來各起在中央。點鋼叉,尖明銳利;囚龍棒,身黑箍黃。戳著的魂歸冥府,打著的定見閻王。全憑著手疾眼快,必須要力壯身強。兩家捨死忘生戰,不知哪個平安哪個傷。

當下二人金鐵交加,火星狂崩,大戰八十合,不見輸贏。楊林忖道:“這狗番,好利害!硬打恐難取勝,也罷,用‘回馬斷魂棒’贏他”計已算定,回馬便走。高揚不知是計,喝道:“哪裡走!”縱馬來趕。楊林覷他較親,回身一棒打來。高揚措手不及,被他一棒打中前心,幸有護心鏡罩著,不至傷命,口吐鮮血,伏鞍大敗而走。楊林笑道:“匹夫,換孤家來趕你了!”正欲殺他,突然番聲大噪,一將出馬,護住高揚。老大王看那番將:面如古月,鑿牙鋸齒,圓頭方面,一雙怪眼,赤眉飄焰,獅子大鼻,海下一部連鬢鬍鬚;頭戴九耀赤金盔,身披飛龍鑌鐵鎧,外罩猩紅兩狼袍,掌中一條敖曹槊,乃北朝名將高敖曹掌中寶槊,重四百斤。這個也不是凡人,突厥國紅袍大力子元帥莫獅傑是也。

那老大王征戰半生,也未見過如此兇惡之人。乃強定心神,喝道:“來將何人?本王棒下不死無名之鬼!”那元帥聞言,冷冷笑道:“老南蠻,你就是楊林麼?”“正是孤家,你是哪個?”“你要問魔家名號?洗耳恭聽:魔家乃大突厥可汗千歲爺坐下,紅袍大力子,元帥莫獅傑便是。楊林,我念你年老,不好殺你,且叫你知道魔家的槊!”言畢,劈頭一槊打來。楊林大驚,把一對囚龍棒往上一磕。“啷噹”一聲大響,震得老大王雙手流血,回馬大敗而走。元帥笑道:“兒郎們,與魔家拿下雁門關,活捉楊堅老賊!”領兵衝殺過來。隋軍見主將敗北,哪個有心再戰?那腿快的,急急跑入城內;稍慢些,橫死當場。那老大王不敢回城,幸有魏文通護住,向北遁走。

話表那雁門關城北有一山,名曰“六合”,山中有一廟,乃黃龍真人仙宇。那真人坐下,有兩個弟子,長徒複姓宇文,雙名成都,乃當朝宰相宇文述之孫,太僕少卿宇文化及之子。其人身長一丈,面如美玉,目似朗星,銀齒朱唇,虎臂狼腰,按上界雷聲普化天尊臨凡,雙臂有數萬斤力氣,英勇善戰,當世鮮有敵手。亞徒姓項,雙名子龍,乃漢時項伯之後,項羽旁親。其人身高八尺,體態魁梧,面如銀盆,虎目劍眉,唇紅齒白,按上界霹靂大仙臨凡,力敵萬人。

這一日,師兄弟正於觀內習武,忽聽得樹上群鴉哇哇亂叫。子龍大怒,趕至樹前,飛起一腳,把那顆兩抱大樹,踢為兩節,群鴉急急飛走。成都笑道:“子龍,他也不曾惹你,何苦嚇他。”子龍道:“師哥,這些傢伙沒眼力,見你在這,不知道走,做弟弟的忍不住,只好請他們走了。”兩個正說,真人早聽得響聲,出堂笑道:“你這廝,一點規矩沒有,又踢壞我的樹。”一指那樹,叫一聲:“疾!”那樹登時長好,茂盛如初。二人見了,目瞪口呆。真人笑道:“先不要看,都與我來。”二人見說,急忙跟上。

當下三人見了禪房,真人把手中拂塵向書架一掃,書架立時轉開,露出架後室。成都見了,暗暗稱奇。乃同真人入內,室左有一銅鑄香案,香案上擺著兩幅盔甲;室右立著三杆兵器,兩柄是槍,另一件兵器,似叉非叉,似戟非戟,鋒頭兩邊似鳳凰展翅一般。真人一指那柄奇形兵刃,謂成都道:“成都,這件兵器名叫‘鳳翅鎦金钂’,重四百斤,與雙鳳紫金盔、鎖子黃金甲、騰龍五鳳袍、獅蠻玉帶、軒轅戰靴乃是一套,你可先來試試。”成都聞言,深施一禮,謝過真人。披掛結束,提了鳳翅鎦金钂,渾似天神一般。真是:英姿颯爽,八面威風。

真人又謂子龍道:“子龍,這件霸王槍,乃東漢孫策兵器,重八十一斤;旁邊那杆赤金長槍名曰‘火龍槍’,玄鐵打成,重三百二十斤;這件蟠龍盔、覆海蛟龍甲、九龍繡金袍、玲瓏玉帶、蚩尤戰靴,皆是昔日楚霸王項羽之物,今日具贈與你,也算物歸原主。”子龍聞言,謝過真人,披甲於身,手持火龍槍,真如項羽再世,好不威武。

真人見了,心中大喜,笑道:“英雄不可無寶馬良駒,你們來,為師贈你們兩匹寶馬。”引二人出了禪房,徑至後槽,果然有兩匹好馬。其中一匹,從頭至尾長一丈,高有八尺,通體赤色,如烈焰一般;另一匹,頭尾長有九尺,高有七尺,通體如黑緞一般,唯有四蹄潔白似雪。

真人一指紅馬,謂成都道:“成都,此馬名曰‘赤焰混天駒’,日行八千里,卻性如烈火,不好馴服,你且來一試。”開啟槽廄,那馬見了成都,如浪子逢親一般,直衝過來。成都大喜,飛身上馬,馳騁飛揚,真是天造地設一對。真人暗喜,又謂子龍道:“子龍,此馬即是‘烏騅’,你可試之。”子龍聞說,翻身上馬,也如成都一般。

當下真人見了,長嘆一聲:“成都、子龍,為師另有一言,你二人須得謹記。”二人齊聲道:“師傅請講。”真人道:“成都,你萬萬記住,日後在戰場遇著使金錘的,千萬避開,不可與他交鋒,否則,恐你性命不保。”成都道:“徒兒記住了。”真人微微點頭,又道:“子龍,日後上陣,遇見穿銀甲,使銀槍的,千萬不要傷他性命,倘若殺了,自有因果。”子龍道:“徒兒領命。”真人道:“你等與我師徒之緣,今日差不多該了了。目下大隋有難,你二人速速下山,前去雁門,助隋天子一臂之力。”兩人不捨,奈何真人不允,只得磕了三個響頭,辭師出山。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