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奇書,乃《韓非子》文中有一對白,看官試看:

秦穆公問由余:古之明王得國失國何以故?餘對曰: “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

詩曰: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詞曰: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鳥雀次第起,鼓鍾更迭鳴。祇應迫人老,豈是報天明。隘巷喧喪事,遙風過市聲。有為無不盡,何苦更刀兵。全荊百萬兵屯雲,甲光耀日爭晶熒。中有詩書禮樂帥,聲色不動今孔明。幕府晝閒多嘯詠,風流文采被諸生。嗟予入蜀四載久,恨未得承謦欬聲。今為屬縣方託跡,似聞號召將朝京。荊州一紙賢十部,字畫飛動詩語清。居然二妙到蔀屋,再拜莊誦心已傾。憶昔錦城秋月裡,張侯更迭賦歌行。人生聚散不可料,如月圓缺與陰晴。豈期斐章辱賜和,驪珠寶璐篋笥盈。儻因徐闢見孟子,有志未就公其成。

又有人言曰:

虞姬與項王烏江話別,霸王別姬,相對垂淚,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三國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合力抗曹,火燒赤壁,三分天下,王霸之業;班超安定西域十數年,年老體衰,上乞骸骨,天子駁情,為國埋骨。

話說上古三皇治世,五帝興華,傳至東周,分春秋戰國,戰亂五百餘載。幸秦王嬴政英勇,蕩滅六合,一統天下,自號始皇帝。而後楚漢爭霸,霸王兵敗烏江,自刎歸天。漢高皇帝劉邦一統山河,建大帝國曰“漢”,即“西漢”也。西漢傳有二百餘載,為逆賊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有光武帝劉秀,鋤奸掃逆,重振漢家江山,是為“東漢”。東漢末年,農民起義不斷,宦官外戚爭權奪利,造就三國亂世。有司馬炎子承父業,統一三國,創立晉朝。然比至晉朝末年,復為亂世。天帝不忍下方生靈塗炭,乃令翊聖元帥下凡,正是隋高祖文帝楊堅。那隋文天子掃平北齊,又奪了北周江山,一統江北,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自登基之日,廣施仁政,江北黎民具感其恩德,一派富實之景。正是:

西塞山前日落處,北關門外雨來天。

南人垂淚北人笑,臣甫低頭拜杜鵑。

再看南陳,皇帝陳叔寶雖然天資聰穎,根骨奇佳,可終日與張麗華、孔貴嬪廝混;朝堂內,江總、孔範兩個奸臣一手遮天,魚肉百姓,民不聊生。可惜蕭摩柯、魯廣達、羅師道三個忠臣,有心報國,無力迴天。南北的巨大反差,無形中為大隋一統南北埋下伏筆。後人有詩嘆曰: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

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大隋開皇九年,高祖文皇帝楊堅以上柱國韓擒虎為元帥,賀若弼為先鋒,起兵二十萬,將陳後主陳叔寶的種種劣跡昭告天下,而後南下伐陳。訊息傳至建康,陳叔寶心膽俱喪,破天荒地上朝議事。可笑江、孔那兩個奸臣,平日裡橫行跋扈,如今卻面面相覷,不敢吱聲。那昏君陳叔寶早看在心裡,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轉頭看向武將班中,只見蕭摩柯出班奏道:“啟奏萬歲,臣以為,目下要破隋軍,須請突厥國起兵南下,我軍北上禦敵,使隋腹背受敵,首尾不能相顧。”羅師道說:“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假裝把隋朝的土地交給突厥,到時候他們打一個兩敗俱傷,我們在北上拿下突厥。那個時候,陛下就是千古一帝,即便是秦始皇、漢武帝也沒有您這麼大的疆土。”叔寶聞奏,心中大喜,即刻修書一封,並取厚禮,派使至突厥求救,這正是:

始皇帝建阿房宮殿,殿上紅袖翻飛、美人如雲,舞姿蹁躚,令人陶醉;石崇自建金谷園,雕樑畫棟,倚紅偎翠,紙醉金迷、醉生夢死;隋煬帝南巡揚州,龍舟鉅艦、長龍擺尾、遮天蔽日、蔚為大觀。一切俱往矣,往事不堪回首,阿房宮被燒、金谷園被毀、巨龍舟被毀。

話表那突厥可汗沙缽略,他也是個有大志的人君,只是擔心孤掌難鳴,故多年不允部下擾隋。一日,牙帳議事畢,徑回寢帳,與王妃風流。那王妃乃是北周公主,九年前母國被楊堅篡取,恨不得生食其肉。想到此,不覺淚如雨下。可汗見了,忙勸慰道:“愛妃不必煩惱,想是因楊堅那廝?本汗聽聞他起兵伐陳,料長安必然空虛。容本汗準備一番,自然興兵南下,與愛妃報仇。”

此言未畢,帳外小番入見,報道:“啟可汗千歲,牙帳外有南陳使者求見。”沙缽略笑道:“求救的來了,與本汗宣見來。”小番答應一聲,奔走出帳。不一時,南陳使者入內,正要行拜舞之禮,可汗止住道:“本汗這裡不是你那南國,不興這些繁文縟節,你家陳天子有何書信,拿來孤看。”使者見說,急取出書信,交與通事。可汗笑道:“不必麻煩了,本汗識得漢文。”拆開覽之,半晌,謂陳使道:“滅隋之後,你家天子欲如何處置隋土?”對道:“願將隋土盡數供奉給可汗。”可汗笑道:“果然如此?也罷,你先回去,本汗自然出兵。”陳使笑而歸國。可笑:

塔兒黑,北人作主南是客。塔兒紅,南人歸南北做土。

《大雅文王》曰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侯服於周,天命靡常。

《大雅皇矣》曰: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鑑於殷,駿命不易。朱衣人做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