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第二期畫報上市,李根已經進賬三萬六千五百銀元。

不過他手頭現在沒這麼多現金。

畫報先期預付款和廣告費等等,拿到手後不久,便陸續又花出去。

廖峰這段時間待在省城,除了跟各路書商打交道外,便是暗中收集各式黑白老相機,然後送回河口鎮給李根。

印刷畫報的同時,廠裡也在陸續改裝新相機。

“東家,現在越來越不好收了。”

廖峰報告道:“價格已經漸漸漲到二百四、二百五十元左右。”

在當今大順朝,相機還沒有普及流行。

照相洗相,價格昂貴,非一般民眾所能承受。

照相的人少,照相館也少,照相機相應產量同樣不大。

李根、廖峰這段時間收購,已經快要把錢塘城裡閒置老相機一網打盡了。

再要收購,就漸漸要找當前時代的新型號。

相應價格便也直線提升。

“先把錢塘城這邊打掃乾淨,價格放高點也無妨。”李根囑咐道。

廖峰點頭:“是,東家。”

然後他又彙報一個情況:“東家,雖然我已經儘量低調了,但紫竹印書局等地方,似乎還是注意到了,他們也開始嘗試收購老相機。”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價格飆升才格外快,而且是越來越離譜。

“正常。”

李根從一開始就沒指望能徹底避過對方耳目。

畢竟這些城裡大書局才是真正地頭蛇。

或許他們只是因為好奇和跟風,但再給他們一些時間,未嘗沒可能搞明白李氏印刷廠彩印的技術機密。

石頁彩印方面的技術革新始終無法突破成本、時間的難題後,他們的注意力也該漸漸轉到照相製版方面了。

事實上,彩照相機的煙霧彈又帶偏了他們的方向,讓他們沒有第一時間往製版相機方面考慮。

誤入歧途,耽誤時間。

而對李老闆來說,時間正是金錢。

對於眼下這個有些離奇的大順朝,李根一點都不敢輕視技工師傅們的技術革新水平與動力。

尤其有些技術上的突破,其實只需要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一點啟發,就可能天翻地覆。

能爭取到過去幾個月和接下來幾個月時間,就算達成他目標。

李根所求,只快一步就夠了。

“不必理會紫竹他們,繼續按我們的計劃行事即可。”李根吩咐道。

廖峰心領神會:“是,東家。”

針對青春畫報和李氏印刷廠的暗潮洶湧,波瀾不止一處。

“小李啊,我壓力也是很大的。”

文禮局報章司司長端起茶杯,輕輕抿著:“前些日子,連局長都問過我兩句。”

李根微笑:“咱們東海省這些年來不是一直鼓勵文化傳播嗎?局長和您的功勞,首屈一指。”

司長擺擺手:“不敢當,不敢當,這都是議會和督府的決定,局長還能說兩句話,我就是下面跑跑腿的。”

李根言道:“我年紀輕,見識少,只希望略盡綿薄之力,在各位老大人指點下,為本身文娛建設,添磚加瓦。”

司長瞥了他一眼:“你有這份心當然是好的,但年輕人不可太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