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品質更高了,想不高都難。”

李根同小七廖峰笑道。

第一期畫報的模特,主要是寫意等二線。

到了第二期畫報,則是雨蟬等一線紅花魁,個個都是錢塘城花國霸主。

而且李老闆已經感受到錢塘城裡其他印書局帶來的洶湧暗潮。

賄賂文禮局官員那點錢,不知道還能幫忙頂多久。

所以青春畫報抱著沒有下一期的決然態度,完全不做保留,將所有精華彩畫,全部投入到第二期。

哪怕後有來者,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期畫報內容質量都將成為一座巔峰。

於是理所當然,一上市就賣瘋了。

市場已經等待太久。

青春畫報第一期到第二期之間隔了幾個月,直接變成一份季刊。

期間不是沒有其他畫報跟風。

但就算他們請得起同樣檔次的模特,可最終呈現出來的畫面質量,實在差李根這邊太多。

如果不粗製濫造,那石印彩頁的成本就直接上天。

一銀元賣價可以把印書局虧到吐血。

而且所用工時更是誇張,還不等他們大規模印製出來,李老闆的第二場青春風暴就刮起來了。

沒對比就沒傷害。

青春畫報第二期上市,瞬間將先前那些粗糙跟風者掃進垃圾堆。

沒有青春畫報,人們還能勉強忍受價格高質量差的跟風者。

但青春畫報第二期一出,完全橫掃市場。

省城錢塘城這裡,李根一次性投入兩萬本。

市場在瞬間就吃掉將近一半。

第一期畫報時,還是等上架七天後,書店、報攤老闆方才結清全款。

並且李氏印刷廠負責回尾。

到了現在第二期,則是上架當天,就結清所有賬目。

至於說回尾,那更是沒人敢和李根張嘴。

一般來說,印刷廠如果不負責回尾,那書商提貨價格就要低一點。

但陳老闆等省城書店、報攤老闆這次從印刷廠拿貨,出廠價仍然是七角五分。

於是兩萬本第二期畫報,李根從省城渠道收入一萬五千銀元。

外地書商拿貨,也是直接結清賬目。

並且出廠價從早先的六角一分,漲到六角五分。

第一批先提貨一萬本,後續再看情況加印。

當然,這是李根的說法。

其實餘下一萬本他早印好了。

而且也完全不愁賣不出去。

但不妨礙讓市場更飢餓一些。

外地縣市渠道一萬本,再讓他收入六千五百銀元。

加上早先雨蟬等模特掏錢買彩照和各項廣告費合計一萬五千銀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