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對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雖非講學日,袁雋依然頂風冒雪到了國子監,在敬世閣中,將前晚細細篩選過的部分書冊手記交給了任重,囑其讀後可隨心意不拘寫些什麼,只盡早交給自己便好。
任重領命而去後,袁雋又拉著姜姝同赴薈錦樓。三樓雅間內,姜姝見袁雋不說話、不飲茶,只臨窗眺望,不知在想些什麼,當下也只好安安靜靜地在旁候著。
巳末午初,姜姝聽見樓下隱隱傳來店家招呼引客的聲音,應是向著自己所在雅間而來,方知袁雋這半日竟是在等人。正想著,來人已出現在門外。
“安平公主,姜四小姐,濟來遲了。”
“先生請坐。”
“韓先生!”姜姝起身行禮,想不通袁雋為何將她和韓濟約到一處。
“先生來時可見著路邊打雪仗的小兒?”袁雋突然問。
“見過。”
“一旁可有大人?神情如何?”
“觀稚子無憂玩鬧,自然也是高興的。”
“若知千里之外、邊境之地也在‘打雪仗’,怕是無人能高興得起來了。”
韓濟、姜姝聞言皆是一驚,緊接著,又聽袁雋說出更加讓人震驚的話:“鎮遠大將軍重傷,昭武校尉戰死,西北邊境告急,戰報不日抵京。”
“可去過郡主府了?”
“去過了。只見了亭林。”
“你想讓郡主去把大將軍換回來?”
“是。但依前事之鑑,聖上第一想到的會是宣威將軍。”
姜姝原本覺得自己於袁、韓二人議事的場景格格不入,聽到這裡終於回過味兒來。
宣威將軍薛垚是太子和樂平公主的親姨夫,先皇后嫡親妹妹的夫婿,薛垚的父親曾與先帝一同打天下,如今還擔著懷化大將軍的虛銜。月前,戶部尚書夫人曾拜訪寧國公府,為薛二郎和姜姝結親之事打探口風,話裡話外暗示這份“天賜良緣”是毀了容貌的姜姝最好的選擇,彷彿世人都不曉得薛家二郎在花街柳巷之地久負盛名一般。
“榮國公在京郊有個堪比皇莊的園子,姜小公爺日前所納的良妾原是京畿巡防營一名郎衛的未婚妻,參劾的摺子這幾日裡會呈在仁和殿的案桌上。”韓濟思考片刻後平靜說道,好像正聊著的都是些平常不過的小事,而後,又將視線轉向姜姝,恰與袁雋不約而同。
“七皇子生辰就快到了,明日,我便與母親一道入宮,將賀禮呈上,再同……姐姐說說話。”姜姝很快做了決定,想要起身告退,卻見袁雋又將視線投向窗外極遠處,語聲幽幽:
“大成三十年,孃親在棲山望大敗遼軍後,與駐守虎嘯關的爹爹先後得到訊息,稱遼軍集結了多股兵力強攻薛老將軍駐守的壩上關,欲畢其功於一役,撕開西北境防線,直入渝川等盆地四鎮搶掠,其後更有繞後反攻被切斷補給的棲山望、徹底佔住太元山的可能。
孃親決定主動出擊,帶小部精兵馳援壩上關,等趕到了才發現,守軍全部縮防關內,軍鎮的確無恙,但卻也白白讓出了可以繞至虎嘯關背後的要道。孃親這才知道遼軍的目標從來就是虎嘯關和涪陵渡口,他們可能還與齊國達成了某種協議,珈藍山上齊軍也正增兵而下。
壩上關不肯出兵救援,孃親只好再長途奔襲,而後中了伏、受了傷,等趕到虎嘯關時,只看到了困守多日的爹爹……力竭栽下了城門。
雖然在蕭伯父的策應下,楚軍最終還是殲了遼軍、退了齊兵,可孃親沒能熬幾日就因傷勢反覆無治,隨著爹爹去了。
仗是打贏了,可我的爹孃都死了,而北平軍無旨兵馬出境,蕭伯父只好讓蕭凌帶著我爹孃的衣冠到渝川接上我一同入京……”
雅間內靜極了,幾乎連呼吸聲都不聞,過了片刻,姜姝一言不發地先走了,韓濟原想留下勸袁雋幾句,轉念又覺得勸慰的話倒不如把諸事安排妥當來得有用,於是也走了。雅間內立時只餘袁雋一人,保持著臨窗遠望的姿勢,又坐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