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們說書罷?

現今京都裡流行好幾個本子,全是關於孫大將軍的事。

咱們雖是閨閣女兒,聽聽這些也好呢,你們說呢?”

這番提議倒是顧全了孔幸言的心緒,大概是知道如果聽些閨閣小

曲的話,他坐到這裡面會更加難堪。

大家都點頭贊成了,

韓傾歌盯著孔幸言的側面,忍不住勾起唇笑了。

這個榜首爺倒還真如上一世傳聞中的那樣,是個全然不通世

事的

酸秀才。不說權臣門下不要他,即是清流大家也都不要他,到最

後反

倒成了最是難堪的一個。

現今看來前程似錦,日後卻要落得一個潦倒辛酸的下場,真是個

不幸人!

韓傾歌還記著上一世這榜首爺的下場。

今年他只是二十六歲,如此年輕,前程似錦,不管是杜家還是韓

家都對他抱有極大的期望。

然而也唯有韓傾歌知道,此位榜首爺

在日後會陷入一個如何難堪的境地。

人活於世,不是隻有讀書的。

而孔幸言從小讀書,除去學識便再無其他,為人耿直的有些過分

瞧不起權臣便罷了,與清流結交之時,亦是瞧不起那些畏縮著

不敢上書的言臣們。

不過在韓傾歌心中,那些所謂的清流只是是另一種類別的權臣。

要顏面要聲名,更為虛偽的一種。

孔幸言則是一條腸子通到底的人,哪裡不順眼了就要指出來,不

會委婉不會送禮,當面拍下人家的顏面。

不屑站在任何一個黨派

以下,不結黨營私,卻非要連皇上都看他不順眼。

直至被人陷害而死

之時,他都不瞭解自個哪裡做錯了。在獄中之時,用血在牆壁上寫下

“昏君奸臣,國之不國!”幾個大字。

這句話可算作害死了杜家,連累了韓家,幸好皇上了解他這二愣

子的本質,並未過於降罪。

然而有如此子嗣,杜家也算作冤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