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記憶
章節報錯
“王妃,讓我來吧。”沈娘走到道。
“不用了沈娘,我自己來吧。”秦渡打了個呵欠,想起了小世子問“那小傢伙睡了?”
“睡了,好不容易把他哄睡的。”沈娘替秦渡搬來一些柴火道。語氣間可知世子一睡她便輕鬆了些。
“這小傢伙是我生的?”秦渡想了想問道。
“王妃,你想起來了?小世子當然是你生的,這是如假包換,只有你生的才能被立為世子。”沈娘驚喜道。
“想起的事情不多,還沒有想起來自己什麼時候懷的孕。”
“就是在五年前的八月十五,那天晚上王妃你說吃東西沒有胃口,王爺就請了宮裡的太醫為你看診看出來的,王妃,世子可是你生了一天一夜才生下來的,那時候....”沈娘忽然停了下來,然後變得欲說又止,她似乎意識到有些話不該說。
“那時候怎麼了?”秦渡追問。
“那時候,王爺可著急了,在門外面一直候著,得知生了一男孩馬上就立為了世子。”沈娘笑道。
秦渡看著火堆,沈娘說的話她深信不疑。
“訊息已經傳出去了,王爺請放心。再過不久木舟先生就會找上門來。”丁磊為赫連武披上外衣,坐在榻前的他虛弱無力,只能點頭回應。“這裡沒有什麼事,你去做你的事。”赫連武吩咐下去,丁磊行了禮便離開的赫連武寢室,秦渡恰好端著蓮子羹而來“你怎麼起來了?”
“躺累了,起來走走。”這一次他雖然大難不死,可身體卻比以往都要虛弱,就這麼一句話都要喘上幾口氣,“綠陀羅”已經把他的身體耗盡了。
“來,喝下去。”秦渡強忍眼淚,親自把蓮子羹吹涼。赫連武卻看著她出神。
“怎麼盯著我看?”秦渡道。
“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喝到你做的蓮子羹。”赫連武咳嗽幾聲道。
“胡說什麼呢,我說過一輩子做給你吃的,這句話永遠有效。”
赫連武淺笑嘆氣,慶幸她想起來了,又慶幸她有些還想不起來。
為了儘快找到父親,秦渡加大了小酒的量,還特意讓人到碼頭,驛站等地出售,她的這個父親啊,秦渡對他還真是無言以對了。且今日秦渡出門經過紅舞娘的賭坊,在遠處一看卻發現這賭坊還在好好的經營著,這生意看著比之前還要好一些。這就奇怪,紅舞娘逃了,她的賭坊卻還在營業,秦渡猜想要不就是有人盤下了她的賭坊,要不就是這背後的老闆另有其人。秦渡隱約察覺這紅舞娘背後不簡單啊。
西南郊外的一尼姑庵名為“白雀庵”,說來這個地方地處偏僻,本來沒啥人,可這白雀庵的香火卻莫名的好,許多貴女都來這裡求神拜佛,求姻緣或求子,傳言這裡的神佛很靈驗,求什麼中什麼。庵中莊嚴靜逸,木魚敲打的聲音厚實穩重,尼姑唸經的聲音徐徐入耳。
“沒用的東西,就這點事都辦不好。”主持靜慧師太背對著紅舞娘,密室裡燭火搖曳,她已經年近五十,可看上去卻三十出頭,靜慧師太雖然是尼姑,卻長得眉清目秀,五官精緻,紅舞娘跪在靜慧大師身後匍匐在地聽著師傅生氣的聲音而顫抖著。
“師父,徒弟也沒有想過宗武盟會忽然出現。”
“好一個宗武盟。”靜慧師太冷笑一聲,聲音寒如骨髓“你既然已經被他們盯上了,這段時間你就找個地方躲起來,別出什麼岔子,不然惹怒了千歲,為師保不了你。”
“是,師父。”
“至於你說的那個奇女子,為師也要會一會她。”
王府內,昭陽閣,秦渡站在院前抬頭看著當年赫連武親自題的字,李璟芸就站在身旁柔媚著告訴秦渡“姐姐,當年你就是住在這裡的,如今王爺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不如你搬回來吧,這裡才是家啊”
秦渡看了幾眼周圍,這裡花草環繞,坐南朝北,裡面還掛著赫連武的畫。“這裡跟以前一樣?”秦渡好奇進入了昭陽閣,眼看她終於不再抗拒這裡,李璟芸心理恨不得馬上告訴她當年的一切。
“是的,姐姐,自從五年前你離開後,這裡就一直沒有變過。”
屋子裡很是素雅,卻擺上了好些奇珍異寶,秦渡站在架子前看嘴角逐漸掛著微笑,這些都是她喜歡的東西,左上方的架上擺著一琥珀蝴蝶,這琥珀色如米,內如蠟,隱約呈現溫潤靈活光澤;光影閃耀,蝴蝶呈現飛翔的形狀。
秦渡歡若如獲至寶,看見這東西雙腿忘記了挪動,目光盯著這蝴蝶琥珀,自言自語道“這東西,沒有個幾萬年是無法的形成的,這裡居然有這麼好的東西。”
“這是當年王爺帶著姐姐出去打獵的時候撿回來的”李璟芸瞧著秦渡看得入神,心理暗喜,對了,這就是她要的狀態,眼下四處無人,沈娘忙著照顧世子,王爺在寢室內養病,好不容易把帶到這個地方,她便要好好的給她一個刀子,讓她生不如死,就如當年。
“想當年,王爺可疼姐姐了,姐姐要什麼就給什麼,你看這屋子裡的奇珍異寶都是王爺為姐姐尋來的。”李璟芸不徐不疾,她要一步步來把秦渡引誘回到五年前。“姐姐可有想起一些什麼?”
“想起了一些吧,有很多還是想不起來。”秦渡漫不經心,把那蝴蝶琥珀捧在手心不斷打量,還真是越看越喜歡。
“有些事還是想不起來的好?不然妾身就把姐姐您....”李璟芸欲言又止,欲說還休。
她這話終於引起了秦渡的注意“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姐姐,有些事說了怕您傷心,果然姐姐已經回來了,那現在咱們就好好的過日子,一起伺候王爺吧,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李璟芸紅了眼眶,抿了抿雙唇,露出苦笑。秦渡知道她有話要說,也知道她現在分明就是欲擒故縱,想要秦渡自己探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