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炸醬麵館變西餐(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文喜歡音樂,他的音樂薰陶來自於自己的母親,母親魏老師是正牌大學的音樂老師,專業出身。在聽了江文哼唱了幾遍從地攤野孩子嘴裡學來的一首【小蘋果】後,先是迷茫,後來就是有點驚喜,馬上找來筆、紙,坐在鋼琴邊上,逐句把這個歌的旋律給扒了下來。
用鋼琴串了一遍曲子,老媽開了腔:“這個節奏是有點怪,但是挺容易上口的,更像是個舞曲,節湊感強,韻律詼諧,說它是兒歌吧,又不太像,總之跟眼下的音樂作品都透著點不一樣。歌詞也挺逗,雖然都是大白話,但結構、韻腳都還算可以,關鍵歌中唱的這個小蘋果可以代指很多方面,可以是戀人、可以是親人,也可以是其他的事物,甚至代指到祖國都說的通,可惜了就是歌詞不全。”
江文在一邊皺著眉:“您不覺得這個歌那麼俗嗎?俗的讓人腦仁疼。”
魏老師微笑著:“是,第一遍聽就覺得討厭,第二遍覺得有意思,第三遍居然就想跟著唱了,這個傳唱度絕了。”老媽頓了一下又接著說:“”其實有時候文藝作品大俗就是大雅,音樂也不例外。”
“用在電影裡的歌舞場景效果肯定好。”江文思索著。
“沒錯,你說你是在地攤上聽個孩子唱的?有沒有可能再找到那個人,把這個歌詞給補齊?我直覺這肯定是會受大家歡迎的一首歌,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這個作為迪斯科舞曲,加上些電音效果,肯定沒治了。”
“您這麼說,那我感覺就對了,有意思,回頭我再去一趟甘機口,看看那個孩子還在不在,就半首歌詞,這心裡不上不下的彆扭。”
......
姚遠迅速切好幾碗滷煮火燒,遞給早就排隊等著的食客,找毛巾擦了擦手,就往江文的桌邊走去。不客氣的一屁股坐在矮凳上:“怎麼著?江老師您這大藝術家怎麼跑這地攤上來吃飯了?”
江文臉上有點尷尬:“您可別罵人,哪來的藝術家啊,怎麼您認識我?”
“當然了,誰不認識您啊,什麼特麼的叫做驚喜!”姚遠順口就來,突然一想又不對,這個臺詞可是三十年後江文的臺詞啊,又馬上找補了一句:“這就叫做驚喜!您能親自來我們這個地攤吃滷煮,可是大大的驚喜啊。”
江文就覺得怪,這個攤子上的人咋都有點不正常?什麼什麼特麼的叫做驚喜?眼前的這位攤主咬文嚼字的突然冒出那麼一句,像是臺詞啊?細一琢磨,咋覺得這臺詞有點打人呢?
“姚師傅吧,我其實昨天就來過,在這吃東西的時候聽見那位胖男孩嘴裡哼著個歌,挺好聽的,剛才問他說是你教給她的,就想請教您一下這首歌的歌詞。”
“可別說請教,就是那首【小蘋果】嗎?”
“對,這首歌的原作者您知道是誰嗎?我挺感興趣的,想拿來用一下。”江文略顯稚嫩的臉上挺真誠的。
“我也忘了是從哪裡聽來的了,可不知道作者是誰,歌詞大概還記得,等下我抄給你吧。”姚遠就覺得有意思,現在把這首歌交給江文,就不知道三十年後,會對那對兒筷子兄弟有啥影響,估計也沒啥,那個哥倆挺有才,沒了這首歌,肯定還會有別的。
江文接過歌詞,客客氣氣的感謝了一番,就帶著另外一個哥們走了,對,就這麼走了,還感謝了一番。什麼版權、什麼買斷根本就沒提,腦子裡壓根就沒那個概念。姚遠也沒覺得吃虧,就是覺得好玩,不知道這首歌落在這位江文手裡,能有個什麼結果。
時間已經不早,東西賣的差不多了,這時候黃毛也送完李清回來了,姚遠顧不上多想,招呼兩位小哥們趕緊收攤,回家開會。
.......
這就是姚遠的聰明之處了,當然也是閱歷和經驗。炸雞店能不能開起來,主要的關鍵是黃毛,就看他有沒有決心了,而一開始的規劃非常重要,如果好幾個人湊在一起,七嘴八舌的一討論,效率低下不說,還容易把思路給帶偏了。
所以,今天晚上就只有他和黃毛兩個人,準備好好聊一聊。先把事業的基調給確定下來。
夜裡停電了,在這個年代,電力供應緊張,停電是常事不稀奇,大雜院裡的人們早就習慣了,沒電、沒事就早點睡唄。只有最裡面的幾間破平房,似乎點了蠟燭,燭光透過窗子搖曳著,屋裡有人在聊天,聲音很低、幾乎聊了一個通宵,中間時不時傳來幾聲“行不行啊”,還有幾句“喔艹”。
清清晨,最先走出屋子的是黃毛、黃小川,今天的黃小川看上去跟平常有些不同,走路的步幅大了些,臉上不再是那種無所謂的、酷酷的冷,而是有些潮紅,有些激動?就連腰板也挺得筆直,走路速度飛快,像是打了雞血。
姚遠打著哈氣也走到院裡,伸個懶腰,一宿沒睡的他居然感覺還是精力充沛,胡亂用冷水洗了把臉,邁開步子,向著街上跑去。
東邊的太陽已經露了頭,金黃金黃的,照在高處的樓頂上,有早起的人已經開啟鴿籠,頭頂有鴿哨嗚嗚作響,一抬頭、天空已然有鴿子在飛翔。
......
黃毛哥在搖人?這次好像不是跟人茬架,好像是要去幫忙賣東西。能自帶板車的優先,居然還給發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