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飯館除了大多是利用自家的住房來作為營業場所外,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菜品普遍都比較橫。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放開,市場上能夠採買到的原材料也算是稍微豐富了點。平成第一家個體餐廳叫做悅賓餐廳,這家餐廳開業時,選單上只有七道菜,不是廚子廚藝不行,也不是怕忙不過來,而且市場上能買到的東西太匱乏了,沒有肉票就連豬肉都買不來,當時悅賓餐廳的主打菜就是香酥鴨子和鍋塌鴨胸,而且選單上所有的肉也只有鴨肉一種,原因很簡單,市場上不憑票能買來的肉類只有鴨子!其他的菜品,只能拿豆腐、土豆、白菜充數。

八年過去了,隨著市場供應品種的豐富,還有各種票證管理的逐漸放鬆,悅賓餐廳的選單已經擴充到了二十幾道菜,主廚的師傅是家裡的父親,專業出身,手底下有兩下子,出的菜各個做的漂亮。每日裡賓客盈門,想吃個飯都得排大隊,自家地方有限,營業面積就小,同時接待最多超不過十桌,還都是小方桌,根本坐不了幾個人。

其他私人飯館的情況也大致相同,根據主廚的廚藝還有進貨渠道,都有那麼一輛樣看家菜,剩下的菜品多半就是豬肉燉粉條、趴肘子、醬豬蹄、紅燒帶魚之類的橫菜,這些菜一般家裡做不好,老百姓進飯館就圖個解饞,當然怎麼橫怎麼來了。

要說這個年代的小飯館,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想象一下,就在那衚衕深處的逼仄低矮的平房裡,或者是綠樹掩映的紅磚樓裡,就藏著一處處小飯館,往往是媽媽帶著姐姐、妹妹在跑堂傳菜,而父親就在廚房裡掌勺,兒子就在一邊打下手。

這還是後世一般意義上的小飯館嗎?是不是更像私廚、家宴?而且膽敢開起飯館來謀生的,除了生活所迫之外,哪一個不是身懷絕技?手手底下有兩下子的人?這些個飯館如果能拿到後世去,各個都得是神級的存在,都得是不排隊,根本就別想吃得上的網紅打卡地!

而在這個年代,這些飯館沒有渠道做宣傳,接待能力也有限,只能是做熟人的生意,靠著口口相傳慢慢積累人氣。但是勝在成本不高,活的還算不錯,最起碼能掙錢那是一定的。

姚遠如果存了開飯館的心,那直接競爭對手就是這些個私人飯館,能不能爭的過人家,那還真得兩說著,最起碼光憑廚藝那是不容易!

邊吃著飯,邊跟黃毛他們閒扯著,飯桌上最活躍的是胡小胖,就跟他黃毛哥炫耀著這一個禮拜的戰績:“每天兩鍋,最少一百五十碗滷煮火燒,根本不夠賣的,就是姚遠死心眼,不肯多做點,要不每天我能賣到三百碗,你說是不是?”說要捅了捅劉金水,希望他能證明自己說的對。

小水兒抬頭看看姚遠:“估計能賣完,但是得下半夜了。”

小胖兒就不滿意了:“你不懂,每天一到十二點左右,下夜班的人多了,都得吃夜宵,那個時候其實生意才好呢。”

怕大家不信他說的話,又趕緊舉個例子:“賣餛飩的李奶奶,每天一到半夜十二點左右,能賣出去好幾十碗餛飩呢。”

姚遠聽著不耐煩,伸手就給了小胖兒一個瓢兒:“錢還能全讓你掙了?賣到那麼晚你不學習了啊?跟你說了,擺攤子賣滷煮就是小打小鬧,不許影響學習,怎麼就記不住!再說,你說你每天賣到那麼晚,下夜班的每天就那麼幾個人,他們說吃你的滷煮還是吃李奶奶的餛飩?都吃滷煮了,那李奶奶的餛飩賣給誰去!?”

胡小胖好像突然明白過來點什麼:“也是哦......”

“你這個買賣雖然小,但是是個長流水,除了颳風下雨,都能多少有點收入,但是不許看的太重了,你的主業是學習,別掉在錢眼裡,把自己的一輩子給耽誤了可就得不償失了,你們班主任廖老師可是說了,你是個能考上大學的材料,未來可是個大學生,國家棟梁,就為了賣點豬下水耽誤了就可惜了。”

姚遠可能喝的有點多,又對著黃毛說到:“以後咱們幹起來也一樣,咱們以後乾的是事業,掙錢只是方法,可不是目標。一旦把這倆事弄反了,你信不信,到時不光是掙不到錢,就連事都會幹不好。”

黃毛看著姚遠不說話。

奎子在一邊不耐煩:“不掙錢還幹個屁啊!遠哥,今兒是不是你請客?”

姚遠手一揮:“廢話,今天是我請黃毛哥喝酒,你們都算作陪!”

請黃毛吃頓飯,那不是應該的嘛,沒有黃毛就沒地攤上那些桌椅板凳、盤子碗筷!自己這個滷煮就賣不成。

奎子一聽就樂了回身喊著:“再給來二十個羊肉串、一盤炒烤肉、一盤烤腰子!”

壯碩的大鬍子老闆一臉笑容,不一會兒一盤炒烤腰子就給端了上來。

姚遠有點醉眼迷離,看著老闆的大鬍子,賤笑著說了句:

“阿囊死給!”

整個餐廳瞬間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