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做飯就要好吃”,這麼一個簡單的廚師信條,就打造出來這麼能打的一個產品系列。

看來當初上了姚遠這個紅旗公司的戰車算是一個對的選擇,一個人的單打獨鬥,和借勢一個平臺,把整個平城市場做起來,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

況且,隨後又要增加的罐頭湯鮑、還有那幾款紅酒,無一不是能夠帶來豐厚利潤的產品。

所以這個紅旗銷售公司的前景可期,而常石磊自覺自己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而姚遠也吹著口哨,一步三搖地走出了建委家屬院,開上車直奔養老院的方向而去。

......

由蘇陽領銜的梨園京劇社終於開張了,開張就是爆滿。

一共才二百多個茶座,光是養老院的內部人員票都不夠賣,京劇最大的市場果然是在老年人中,但凡是行動還利落的老年人,都不想錯過在自己家門口的這麼一場演出。

算起來都最少是二三十年沒有看過任何的現場演出了,當然,廣場上的大秧歌不算!

但凡有條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件,老年人也對精神生活有追求,只不過那些個追求都被當做了細枝末節,埋沒在了生活的瑣碎當中。

今天,住進了養老院,就不再操心那些個有的沒的,您沒看,就算是那幾位眼神已經嚴重不濟的老幾位,連票都不買,每人帶上了一把小馬紮就坐在窗根底下,聽的那是一個陶然自得。

能夠搶到票,做到茶園子裡的都是幸運兒,喝著茶水兒、磕著瓜子兒,看著臺上賣力的演出,就開心的不得了。

老李頭看著臺上,等頭一出都快演完了,還是有點納悶:“我說,臺上的這位角兒怎麼聽不出來哪門哪派的啊?你知不知道他的師承呢?”

張老頭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我說你合著什麼都不懂吧?臺上這位叫做蘇陽,你聽說過沒?”

“沒有。”老李頭老老實實地答道。

“十多年前上過春晚的京劇神童就是他!你知道他師傅是誰嗎?”張老頭買了個關子。

“聽著有點譚派的意思,可是又覺得哪裡不對勁。”老李頭對京劇可不是一竅不通。

“狗屁!我說你就是個狗屁不懂!”老張有點生氣。

“合著你是真不知道哇,這位蘇陽當年倒了倉,京劇門裡就沒有一個人肯收留他,結果呢,他就拜進了相聲門裡,跟著那位郭老闆學上了相聲!”張老爺子開始翻騰他知道的那一點點舊事。

老張的說話聲有點大,引得隔壁桌子的人都在側耳傾聽。

“他一個唱京劇的,還是神童,怎麼拜到了相聲門裡,再說了拜誰不行,怎麼偏偏拜了那位郭黑子呢?”老李頭頗為不解。

“廢話,這不是京劇門裡沒人肯收留他嘛,人家再不學一門手藝就活該活活餓死怎地?再說了,郭黑子咋了,也就是幸虧拜了郭黑子,他蘇陽今天才有還能上臺唱戲的一天!”張老爺子頗不耐煩的解釋著。

旁邊桌子上的人忍不住也伸頭過來加入了討論:“可不是嘛,我聽說這個茶園子還是郭老闆特地給蘇陽租下來的,這以後就是他的定點戲園子!以後每週兩場戲,雷打不動都會在這演出了!”

老李頭驚詫:“真的假的啊,這些個事你們都從哪裡聽來的?”

“人家服務員小姑娘跟我說的呀。”老張笑吟吟的回答,同時眼睛飛快的瞟了一眼旁邊的老太太。

隔壁桌就“嗨”了一聲:“進門時你沒看啊,水牌上都寫著呢,還有你下一場想看哪一齣,就可以寫在門票的背面,回頭散場的時候投在門口的投票箱裡就行,蘇老闆人家可以按照咱們的要求安排曲目。”

還有這個好事?李老頭看看自己身邊的老太太,老太太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別聊了,趕緊看戲,又該開場了。”

舞臺上一陣疾疾風,四位武將魚貫而出,做門旗分列兩旁,手握羽扇、頭戴綸巾的蘇陽又登場了......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