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拉人入夥(第1/2頁)
章節報錯
社群經濟!
歪打正著的,這回這次常石磊真的算是趕上了一個熱點,現如今各大經濟體都把眼光盯到了這個老百姓家門口的大市場。
從線上到線下。
從叮咚買菜到每團買菜、再到什麼生鮮到家,各個線上的大佬們紛紛佈局這個老百姓家門口的巨大商業機會。
線下的各大商超也都在這個市場上開始佈局、開始發力,利用自己的傳統優勢,也開始了做起來什麼社群直達、半小時到家之類的網上下單、送貨上門等等服務。
這就引起了一團亂仗、亂仗打的如火如荼。
隨著資本的湧入,戰況越來越激烈,利用各種什麼打折、送雞蛋之類的促銷手段,不計成本的各自搶佔市場。只要佔領了市場以後,形成了優勢地位,培養出了老百姓的消費習慣,那麼這塊社群經濟的肥肉就算是能吃到嘴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在這樣的競爭烈度下,首先倒黴的是原來寄生在各個小區裡面的各種便民生鮮菜店,就被擠兌的失去了利潤空間,紛紛關張完事。
拜託於物流產業的極大發達,老百姓倒是樂於享受這種便利,同時也在商家無序的競爭中得到了一點點實惠,於是這種線上下單,然後就在家坐等商品上門的方式,也漸漸被大多數人接受。
如今這種消費習慣都已經養成了。
社群經濟不是一個產業,而是一個領域,這在個領域裡面,除去了生鮮、日用產品以外 ,還有無數個產業也都盯上了這個產業。
現在一到小區門口,就很容易發現有什麼保險、銀行、甚至是什麼裝修公司、家電銷售之類的櫃檯,這些五花八門的行業也紛紛把產品擺到了小區門口,希望能從這個距離目標客戶最近的位置,發掘更多的終端使用者,能從這個日漸火爆的市場分上一杯羹。
而姚遠設計的這個所謂的預製食品,簡直就是為這個社群經濟量身打造的產品線,沒有比它更適合用來做這種社群直銷了。
根本不用透過什麼傳統的進店模式銷售,更不用負擔那些什麼進店費、促銷費、代理費的層層扒皮。
產品從廠家出廠,直接就到客戶手中,渠道徹底做到扁平化,沒有任何當中環節,不用建立庫存、不用租房子租地,有的只是一個高效化的運營團隊。
目前社會上經濟那麼不景氣,在姚遠的想法裡,寧可開高一點的工資,多僱一些人,到時就算是不掙錢,也給能咱政府解決些失業問題,也算是為國家、社會做了貢獻,且比那種坐店銷售方式每個月還得給那些個吃瓦片的、或者是房地產商,交上高額的租金要強。
早在常石磊第一次登門的時候,姚遠曾經給他講過這種銷售模式的好處,而常石磊也確實聽進去了,也徹底實踐了一把。
這次姚遠把自己的經營思路更加詳細地、原原本本地講給了常石磊:“所以,一上來就得是團隊規模化作戰,小打小鬧的跟不上形式,咱們產品單一,犯不上跟那些個超市連鎖一樣,一下子就投入上千人的隊伍,但是為了把平城這個大市場做好,我估計最少二、三百人的一個營銷團隊才算是夠用。”
姚遠的規劃就超出了常石磊的預期。
當然,作為常石磊這一方,本來想的也就是透過這個預製食品掙上一點錢,能覆蓋周圍的幾個小區就已經挺知足,如果能拿下十個以上的小區那就做夢都會笑醒了,就沒有從整個平城的大市場考慮問題。
這不是常石磊的格局不夠,只不過是站的角度不同,他想的就是掙錢兩個字,而作為姚遠這邊,既然把預製食品作為自己的核心支柱產業,就必須有個通盤的考慮。
而姚遠對於中心廚房的預製食品期望很大!
看他這一路走過來的過程就不難發現,就連那個投資上千萬的養老院,在他眼裡也是為了給自己自己的中心廚房提供便利的一個捎帶產品。
就是因為度假村這個位置不錯,又有現成的廚房可以改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造,而且還能省了些房租,中心廚房建在這裡就非常合適,才不得不接下了鎮裡養老院這個專案。
所以,這個投資巨大的養老院其實根本上就是中心廚房的附屬專案!
所以,這個中心廚房一旦啟動,必須得做到一鳴驚人!
......
姚遠實話實說:“現在距離中心廚房投產時間所剩不多了,本來我已經在考慮想建立自己的銷售團隊,但是在社群銷售這一塊,你已經率先做了起來有了些經驗,所以我的先問問你,現在中心廚房的位置也是從你以前的度假村改造過來的,這說明咱們哥倆有點緣分,你考慮一下,願不願意跟我合作這一把?”
常石磊就犯了難,要不要幹這麼大呀?
兩三、百人的一個隊伍,從管理上自己倒是不太怵頭,畢竟原來的養老院最鼎盛的時期,也曾經有過八九十個員工,現在人數增加些倒不是太大的問題。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投入,二三百名員工,就算是按照平城的最低工資標準,那也意味著每個月八十萬到一百多萬的費用!
這還只是工資這塊,其他的辦公費用就還都沒算上,這麼大規模的團隊其他雜七雜八的支出,每個月也得是幾十萬起!
整個平城市場,聽起來挺誘人,可是自己的身板能不能扛得動呢?自己可是剛剛從一個大坑裡爬上來。
可是,如果不跟姚遠合作這一把,擺在眼前的一個絕好的掙錢機會就眼看著這麼沒了。
人家中心廚房一旦正規運營起來,那麼大的產能,目標是整個平城市場,肯定不會再給自己這麼一個小個體戶留什麼機會,也不能再拿到原來的那個折扣價格。
就得馬上做個決斷!
“現在的時間點剛剛好,成立公司、招兵買馬,同時把基於微信的那個小程式最佳化,把介面做的漂亮點,從拉人入群到直接下單,再到形成訂單後的統計,把這些功能統一到小程式裡面實現,然後就可以開幹了。”姚遠看著常石磊的目光有點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