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修練、切磋(第2/2頁)
章節報錯
修煉拈花指之餘,明心依然繼續修煉羅漢拳,只是不修煉羅漢拳的內功,而是修煉招式。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明心發現拈花指的招式主要在手上,不適合用來鍛鍊身體,羅漢拳卻不同,一遍下來周身都鍛鍊到了。
當然,因為修煉羅漢拳時使用的是拈花指的內力,羅漢拳被明心練得變了味。羅漢拳本身偏剛猛,但在他手裡使出來,即使在切磋的時候也偏向柔和——拈花指講究剛柔並濟,但明心畢竟才九歲,再剛猛的功夫看著都沒有剛猛的感覺。
明心的羅漢拳偏向柔和,師兄弟們都看不上,不少人拿這事開玩笑。但明心知道,自己的羅漢拳並不是一味柔和,內裡的主旨還是剛柔並濟。他雖然想有高強武功,但如果把自己練成一個肌肉疙瘩男,他也是很不願意的,剛柔並濟的功法,才是最合他心意的武學。
這天,明心見到一個身著瑩白色僧衣的中年和尚,大是奇怪。這些年除了武功,他並不去了解其他事情,所以不知道為什麼寺裡和尚的僧衣是茶褐色的,也不在意。但今天見到有瑩白色的僧衣,這種僧衣比土不啦嘰的茶褐色僧衣好看多了!
明心為此去問師父,無難說道:“朝廷有規定,禪宗僧人著茶褐色僧衣,天台、華嚴和法相等宗僧人著玉色僧衣。”
“難怪!”明心說道,“我們禪宗是不是得罪了朝廷?要不然僧衣怎麼會是茶褐色而不是玉色?”
“這倒不是。”無難說道,“我們鎮國東禪寺元時被毀,大明立國後才重建,宣德朝重修擴大,雖不及舊時規模三份一,但如果如你所說,朝廷不會允許寺院重建。以為師看來,茶褐色僧衣挺好,僧人就該舍掉華麗的服飾,迴歸樸實,踏實修行。”
好吧,僧人不能愛美,別人能美自己不能美!
不能穿好看的衣服、不能吃肉、各種戒律、各種自虐式修行、每天雷打不動的晚課,以後還要早課,明心心裡不能接受。
對此,在菜地和果園的時候,明心不止一次吐槽:“天天這樣,人都呆傻了!”。
而正是明心的吐槽,讓明法明空明正明元四位年紀最長的師兄生出了外出遊歷的心思。在果園裡的荔枝採完的第二天,四位師兄稟告寺裡之後離開了。
明心聽到他們已經外出遊歷的訊息,跺腳道:“四位師兄,你們怎麼悄悄就離開了,好歹帶上我啊!”
其實四位師兄就是怕年紀小的師弟們纏著要跟著去,他們可照顧不了!
還在寺院的師兄弟們經歷了果園菜田的外出撒歡,再有四位師兄離寺遊歷的刺激,一個個的心思再也掩不住了!不能像師兄們一樣離寺遊歷,那就儘可能待在外面,旁邊的村子、後面的山上,哪裡都行,在他們看來都比監牢似的寺裡好。
明心也跟著玩,但他可不會放下修煉,還趁機找師兄們切磋豐富經驗,下到只比他大一歲的師兄明思,上到大了五歲的師兄明識,都是他切磋的物件。
明心是師弟,大家又都知道他的羅漢拳打起來也比練的時候強不了多少,都很有分寸,不會真用力打在他身上,也不跟他對拳腳。
不會傷到自己,明心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出招,戰鬥經驗快速增長,同樣,師兄們因為不能真傷了明心,只得也絞盡腦汁想法破解,戰鬥經驗也在增長。
切磋的次數多了,後山一處平坦的地方,就成了他們的比武場,有時間就聚在那裡比試,看師兄弟們比試。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雖然都是羅漢拳,但各人有各人的心得和小技巧,互相取長補短,武功就能更進一步。而在比試中再有新的發現,就能再進一步了!這就是武林門派經常組織弟子比武的原因。
鎮國東禪寺雖有武學傳承,但主要是講經修佛,很少有弟子涉足江湖,並不是武林門派,也從來沒有過由寺院組織弟子比武之事。最多,也就是幾個師父之間為了培養弟子私下讓弟子比武切磋。
今天明心再一次跟師兄明見切磋,明見師兄比他大兩歲,內力差不多,但體力上更佔優勢。因此明心採用的還是圍著明見轉,跑著打,將原本騰挪範圍不大的羅漢拳拉大移動距離來打。
躲閃、尋找破綻、還擊,明見覺得不過一個多月,明心越來越難纏了。
明心畢竟年幼,而且是劇烈運動體力下降更快,三刻鐘之後,終於被師兄明見抓住機會拿住。
走到一邊坐下,明見喘了口粗氣,對明心說道:“師弟,你越來越難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