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所有人的心都隨著他的嘴動。

林閒環顧一圈聽呆了的人群,拿出幾兩碎銀給馬周:“時候到了。”

馬周拿著碎銀子向著三腳架旁邊的平安走去,氣沉丹田,仰頭大叫:“林閒打賞白銀二兩!”

馬周說完這句話後,將林閒給的銀子扔入旁邊的木箱當中。

平安手持毛筆,單手扶袖,在紙板上躍然寫下幾個大字:“林閒打賞白銀二兩。”

臺上的樸萍萍向著林閒的方向拱手:“感謝林公子!”

林閒笑著點點頭,看向王弼,王弼心領神會,從袖口中掏出半吊銅錢交與馬周。

馬周繼續剛才的動作,來到平安身邊大叫:“前街的王石王官人打賞銅錢兩百文!”

平安繼續揮動毛筆,在紙上寫上王石的名字。

平安特地按照林閒的吩咐,將他們的名字寫的很大,爭取讓周圍的人都能看清。

周圍是非常安靜的,馬周的兩句突兀喊叫其實很掃興,也很醒耳。

有不少人看見樸萍萍左手邊有個三腳架,三腳架上貼著宣紙,宣紙上寫著打賞的人名和錢財。

人都是有虛榮心的,尤其是人多的時候,現在人就挺多。

宣紙上的打賞人名令一些人蠢蠢欲動。

“打賞?啥意思?”

“估計是就是賞錢,覺得說的好,賞幾個錢。”

“拿多少能讓他喊一嗓子,我倒是還有個十幾文,人家會不會覺得少,不給寫。”

馬周聽到了那些議論的聲音,將熟背的臺詞大聲說出來:“諸位,無論打賞多少,都是對樸掌櫃的心意。”

“斷然不會因為大家打賞的少,而不去記下諸位的名字。”

馬周如此說過,有幾個人衝下來,塞給馬周銀錢,順便告訴馬周自己的名字。

“李村李老五打賞五文錢!”

“十八子坊劉文漢掌櫃打賞五兩銀子!”

“廟街馮玉山打賞一百文!”

各種人名和打賞的銀錢被喊出來,並記在紙上,其中有較大金額出現的時候,在場的人都會嗚呼一片。

看客當中一百人就有一百戶,每家每戶的家庭背景和財力都不通。

馬周不停的在人群中跑來跑去,接了銀錢就扔到木箱。

剛開始的時候,銀錢掉入木箱會發出咚咚的聲音,到了後來,聲音直接變得沉悶起來,扔進去都沒有回聲。

林閒淡定的喝茶,聽著馬周此起彼伏的喊叫人名。

其實國人遵循儒家溫禮恭儉讓,骨子裡卻都想露把臉,打賞便是如此火起來的。

“欲聽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樸萍萍這次的故事已經講完,卻沒有下臺,將剛剛的三腳架拿上臺來。

樸萍萍看著宣紙上密密麻麻的人名,白皙的臉竟是有些潮紅:“雜家感謝諸位的美意,諸位打賞的金額都會被摘抄起來,記錄在打賞欄上。”

“啪,啪。”

樸萍萍拍動手掌,一個寬數丈的打賞欄被抬上來,上面空白一片,並未記下任何人名。

“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諸位打賞無論多少,都會被記錄下來,永不會忘記。”

“並且,打賞欄會每日更新,今日打賞十文,明日打賞二十文,打賞欄上便會更新到三十文。”

“並且我們會根據打賞的金額,排出榜一,榜二,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