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做好作戰計劃,然後直接開始朝外擴充!”

朱元璋大手一揮,直接定下了調子。

儘管如今的新大明可以說是當世無敵,無論怎麼打,都絕對是大勝的結果。

但是,打仗畢竟是國之重事,無論打的是再弱的敵人,基本的重視都是要有的。

而且,打仗也並不是很多人想象之中,帶著一幫子士兵,然後往對方的地盤一鑽,然後開打這麼簡單。

打仗,涉及到的是整個國家方方面面的配合,現在新大明的將士都是全職士卒,事情還相對少些,如果換做以往朝代,農時為農,閒時為兵,那麼需要處理的後續事項更多。

而就算是現在這樣忠誠度滿分,而且完全不會降低,並且絕對服從命令計程車卒,想要好好打一仗,需要做的準備同樣也是不少的。

比如說,最基本的食物。

軍隊作戰, 除了最基本的糧草之外,行動式的軍糧同樣需要製作一些。

畢竟, 小規模突襲或者作戰的時候, 不可能像平常一樣攜帶一大堆的糧食, 然後帶著後勤部隊一起衝鋒。

而除此之愛,其他的軍備也同樣都需要準備。

別的不說, 箭矢的準備肯定要到位吧?

不然到時候對方對著這邊射箭的時候,新軍這邊卻沒有箭矢能夠對攻,這樣豈不是新軍就變成靶子了?

而箭矢的調集, 一定是需要從其他比如府庫以及軍備處調動,這樣的東西平時不可能直接放在士卒身邊,士卒也不需要隨時帶著大量軍備物資到處轉麼。

除此之外,其他軍備物資的調配, 也不是簡單的事情,而且除了作戰所需的東西之外,其他的比如生活的物品,以及預備特殊情況的物品等等, 也全都需要時間調配。

而且, 除了這些東西的準備之外,其他的,比如說, 當前新大明的那邊確實有不少的將士,但是這原本只是為了駐防南面, 確保對方沒辦法對新大明造成傷害而駐守的人手而已。

如果說,需要直接大肆攻打南面目前闖賊的地盤,那麼需不需要重新調動更多的人手?調動之後的人員又應該以誰為主,以及調動計程車卒數量是否需要徵求南面鄧文明鄧將軍的意見?

總而言之,如果西單明確實是要打一場認真的戰爭, 一場奪地奪人的戰爭, 甚至是一場將闖軍直接殲滅的戰爭,那麼哪怕現在的新軍將士們已經很厲害了, 但是基礎的準備一定要做好。

“是的太祖, 確定了,除了朝政這邊需要的人手之外, 剩下的新軍將士,可以大量調配到南面的戰場!”

崇禎思索之後,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可能有人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明明是難免北面兩邊同時作戰, 但是卻只為南面的軍隊增派人手。

那是因為戰略目的的不同。

在北邊的戰場上, 新軍將士主要要做的,是保護好現有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漢人,然後儘量殺傷敵軍的有生力量,保證儘量壓縮所謂滿清的生存空間,以保證從根源上解決掉滿清的問題。

但是歸根到底,攻打北面,並不是因為北面的土地當前的新大明所必需的,而是因為滿清是大明的仇敵,同樣也會新大明不能放任甚至可以說不能允許存活的團體。

所以,攻打北面,更多的是為了將滿清消滅。

而南面卻完全不同,南面,崇禎之所以想要攻打,滅掉闖賊其實只算是順帶的事情而已。

真正的目的,在一開始就已經講明,那就是在南邊擴大新大明的土地!

現在的大明,或者說現在的整個亞洲範圍內,都處在小冰河士氣的影響之下,所以,越是往北,天氣就越是寒冷,甚至到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程度。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大明要開拓出能夠供人民種植糧食,並且安居樂業的土地,就必須向著南面去獲取,去攻佔。

當然, 在崇禎以及其他軍民百姓的心中, 攻打闖賊所佔據的地盤,從來都不是從別的國家侵佔土地。

畢竟目前闖賊所佔據的這塊地盤,從古至今本來就都是大明所有, 只不過是最近這一兩年的時間被闖賊所佔據了而已, 儘管闖賊現在已經稱帝,但是因為在京城的時候被崇禎帶領的新軍隊伍直接全部趕了出去,所以在百姓們看來,那闖賊現在仍然只是闖賊而已。

甚至在當前搶劫所佔據的地盤裡面,也還有相當多的百姓,或者士紳想的都還是大明的好。

畢竟在沒有辦法將京城拿下之後,迴歸之後的闖賊,可並沒有如同他們所宣傳的那樣。

歸根到底闖賊就是闖賊,只不過運氣好時機好,所以得以擴充套件到了如此龐大的地方而已。

對於如何治理地盤以及如何管理百姓,他們基本上一竅不通。畢竟他們闖賊裡面的管理層人員或者說謀士,基本上也就只是秀才甚至秀才都沒有考上。

“既然如此,那便按照你說的去做吧。”

朱元璋對此不置可否,或者說並沒有太多要說的東西。

再次打下天下而已,這對他來說就僅僅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只需要打下天下的話,朱元璋早就在出關的第一時間就能夠完成了。

之所以等到現在新大明的領土仍然只有現在這麼一點,也完全是因為崇禎政治這方面還沒有做到而已,甚至連新大明為什麼是現在這個大小,也完全是由當初朱元璋問崇禎能夠管轄多大的領地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