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內城北城的潞王府,潞王一身緊束打扮,披大氅,騎在高頭大馬上,數十名隨從全部騎馬,牽七八隻獵犬,架四隻蒼鷹,呼嘯著出門,往北城大門而去。

潞王一行是出門冬獵,夏獵和冬獵是潞王每年不可少的活動。出內城北門,再出外城北門,之後便左轉往西,因為再往北就是長江了。

往西,偏一些南,路線是潞王早已計劃好的。十多里之後,出現大片肥沃的土地,潞王目測,不下兩千畝,連成一片,這應該就是祖家的農田。

再往西,出現一座小山,山勢平緩,一座別院沿山型修建而成,青磚灰瓦,大樹掩映,大冬天也不覺得淒涼,倒有幾分寺廟或道觀的感覺。

潞王下令放開獵犬和蒼鷹,自己則縱馬隨後奔跑,有意從別院前經過。

這時,突然有個隨從騎馬跑過來說:“潞王閣下,有隻蒼鷹飛到院子裡去了,一直不出來。”

潞王聞言問道:“是哪隻鷹?”

隨從回答:“稟潞王,就是那隻‘青羽’!”

“‘青羽’!那可是本人最喜愛的神鷹,敲開門,進去尋找!”潞王下令。

隨從躬身答道:“遵命,這就去辦理!”

隨從跳下馬,招呼另外幾名隨從一起下馬,前去敲門。

少傾,別院大門開啟一條縫,一箇中年男人站在門縫口往外張望,看一大幫人站在門口,神情不免有些緊張,他問:“各位客官,來此有何貴幹?”

潞王隨從答道:“潞王狩獵途徑此處,一隻鷹飛進你家院子了,我們是來尋找。”

中年男人答道:“沒有看見有鷹飛進來!”

隨從道:“我們全部看見了,只是你恰巧沒看見。這是潞王最喜愛的鷹,必須找到,讓我們進去!”

話說到此,中年男人沒法再阻攔,只能開啟門讓他們進去,包括潞王在內,數十人一擁而入。

這裡正是祖家別院,裡面果然有三名看護,潞王使了一個眼色,五六名隨從留在三名看護附近,其他人便四處檢視搜尋。

潞王親自帶幾個人,直接來到圖紙上標註的地窖位置,地窖很隱蔽,用土覆蓋著表面,但一眼就能看出,只是一層鬆散的浮土。

潞王指著浮土:“此處有些古怪,找鋤頭挖開檢視!”

隨從翻找出一些鐵鍬、鋤頭,就要動手開挖,三名看護見狀大急,衝上前來制止,大聲喊道:“潞王,不可挖地,否則我等必受責罰,大人的鷹不可能在地下!”

潞王冷笑一聲:“此地有古怪,看來你三人也有古怪,拿下!”

十多名隨從拔出刀劍,團團圍著三人,潞王的人全部是早有準備,都帶有腰刀或長劍,而三人只帶有短刀,屈服於潞王名頭,也不敢反抗。潞王的隨從將三人拿下,雙手反綁,扔在一邊。

浮土不厚,很快就挖開了,露出一塊鐵蓋板,潞王下令開啟蓋板,蓋板下是一個大洞。

潞王大聲說道:“這是個地窖,下面一定藏有不可告人的東西,下去看看!”

馬上就有隨從找來火燭,點燃後下去檢視,不多時,隨從出來,報告潞王:“下面發現極多銀兩!”旁邊三名看護閉上眼睛,只有叫苦的份。

潞王吩咐:“是何種銀兩?帶一些上來看看!”

幾名隨從合力搬出一個裝滿銀餅的竹筐,竹筐裡是二十個銀餅,每個銀餅五十兩。

潞王看了看,皺眉說道:“我聽說前段時間運河上被搶劫的官銀,全部都是五十兩的銀餅,本王懷疑這些就是被劫持的官銀,原來卻是藏在這裡!”

隨即,潞王取下腰間刻有“潞”字的玉牌,遞給二名隨從,吩咐道:“你二人立即持此玉牌,回城裡去總府衙門見劉公公,詳細報知此事,本王在這裡等候!”

二名隨從收起玉牌,出門打馬狂奔而去。

太監劉公公乃是南京六部之上的管理者。在北京,六部之上有皇帝,在南京,劉公公就代替皇帝行使一些職能,是江南權力最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