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韻秋開始要回學校,寧晉川也得開始跑各種進貨渠道。

想要管理好一個生意,不是你找幾個人,指揮他們做事,自己天天跟個大老爺一樣發號施令就行的,自己必須要知道生意的大概運營情況。

這個供貨商可不可靠,這幾個客戶能不能按時給貨款,競爭對手具體有哪幾家。

生意規模越小,就必須要了解得越詳細。

加上現在寧晉川手裡的人都是不太會做生意的人,或者說,現在會做生意的人並不多。

沒有一個真正完全開放的市場,沒有一個完善的法律規則體系,大家都跟野蠻人一樣橫衝直撞,全國像徐存根那樣用關係、暴力來做生意的並不少,他們不需要很好的生意天賦,只需要用自己關係和武力去要挾、強迫就可以輕鬆賺錢。

依靠生意賺一些生活費的底層商販,根本沒有太多反抗機會和餘地。

幾天的功夫,寧晉川已經把供貨商都見了一遍。

寧晉川也把申城的進貨渠道運轉方式大概摸了一遍。

農曆九月十一。

寧晉川去雷春生租賃的倉庫看了一圈,還頗為滿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寧晉川指著貨架說道:“老雷,貨架不能這麼擺,貨架離內牆三十里厘米以上,離外牆五十厘米以上,這樣才能有效防潮。”

“貨架一旦固定,後期不好再變動。”

“燈的瓦數換大一點,最好四十瓦左右,如果能弄到日光燈最好,不行就用白熾燈也行。”

“貨物堆距也要控制好,找油漆,畫出線,兩個貨堆之間,必須要保證一米距離,以後擺放貨物,不能超出黃線。”

“去買一些室內溫度計、溼度計等東西,每天要看倉庫的溫度、溼度,我們有很多食品,以後還會有電子產品,這些都要控制好。”

“還有就是電線,這個鋪設不太合格,多花錢沒關係,不能留隱患。”

“消防也是……”

寧晉川一一列舉,這些都是他上一世開工廠的經驗。

雷春生拿著本子記下寧晉川所說的每一條,寧晉川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指出問題。

雷春生聽到寧晉川說出的這些問題,只感覺無地自容,原本他以為自己做得很好,寧晉川最多就挑幾個小毛病,沒想到找出這麼多問題。

等寧晉川轉完倉庫的時候,雷春生本子上已經記了十幾頁。

“真要做得這麼嚴格嗎?”雷春生看著自己記錄下來的問題,總感覺按照寧晉川的要求來,嚴苛得有點變態了。

在籌備倉庫的時候,雷春生就無從下手,因為他沒有做過想過工作。

黃瑞光本想指點他,卻被寧晉川勸阻了,而是讓雷春生去看了其他供應商的倉庫,然後再自己操作。

雷春生能在戰場上活下來,就不會是一個笨人,看了幾個倉庫,也摸到了一些頭緒。

現在寧晉川提出的標準,是很多大供應商都沒有做到的。

寧晉川隨口說道:“我這個標準是國外的標準。”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