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一件趁手的武器都沒有,如何能和敵人正面一戰?

儘管曾如春對朱嘯風的行為也有些不解,但聽到二十萬兩鉅款就這樣劃給了工部,還是萬分受寵若驚。

“微臣遵、遵旨!”

朱嘯風微微點頭:“不僅如此,朕還要你找出能工巧匠,不管用什麼辦法,研製出精煉的銅與鐵!”

“全國各處工部的負責人,就由丞相來協助你來挑選吧。”

“是!”

二人領命,臉上滿是神聖與嚴肅。

尤其是曾如春,聽到二十萬款項到了工部,他倒並沒有非常之欣喜如狂。

但聽到皇帝要他研製銅鐵的煉製技術,他那雙憨厚的小眼睛刷的一下,便有了光彩。

下朝的路上,李斯一邊向宮門外挪動,一邊若有所思,心事重重。

皇帝將挑選工部負責人的事情交給了自己與曾如春二人,但人人皆知,曾如春向來醉心於研發設計,並不擅長這些官場上的人際交流。

挑選負責人的事情,便順理成章成了自己的事。

只是,這二十萬即便分到了全國各處,也絕不是一筆小數目。

皇帝如此重視這件事,因此挑選合適的負責人,必須慎之又慎,不可出錯。

“李丞相,李丞相?”

李斯忙回過神來,原是自己想得出神,並未聽到身後有人呼喚。

“李丞相想什麼呢?竟如此出神。”

回過頭去,便看到胡惟庸一張高深莫測、似笑非笑的面孔。

這絕對是李斯最不想看到的一張面孔。

“李丞相是否發現,今日朝堂有些不同尋常?”

李斯默默翻了個白眼:“是啊,今日朝堂上似乎格外暖和,大殿裡的炭火添的真足。”

看到李斯裝傻充愣,胡惟庸卻也不惱火:“李大人不覺得,沒有了中書令與中書舍人,朝堂上顯得格外空蕩?”

只是死了蔡京、蔡卞兩個人而已,朝堂上怎麼就空蕩了?

“老夫記得,當初蔡京出任中書令時,好像也是翰林院出身的。”

李斯煩透了胡惟庸一再與自己打啞謎的樣子:“胡大人,您究竟想說什麼?”

“老夫想說,修編嚴嵩文采飛揚,青年才俊,完全可以出任中書令一職。”

“大理使者來朝時,嚴嵩作為接待就極為合格,安排得極為周到。我想舉薦嚴嵩,也不會讓李丞相在陛下面前丟了面子吧?”

“胡大人,你是知道的,”胡惟庸面露難色,“陛下素來有自己的主意,中書令這樣的要職,又豈是我的進言就可決定的?”

胡惟庸停下腳步,一臉高深莫測地望向李斯,令李斯愈發不安了起來。

“李丞相乃我大齊第一權臣,陛下對你分外信任,連挑選工部負責人一事也要交付與你。你的進言,陛下當然會聽在心裡。”

“況且,李丞相也不想陛下聽到什麼風言風語,對你失望的,對嗎?”

望著胡惟庸勢在必得的笑容,李斯不禁打了個寒顫。

“李丞相,老夫是愛才之人,這只是老夫一點小小的心願。願不願意,自然還要看李丞相自己的心意!”

留下李斯呆愣在原地,胡惟庸背過雙手,悠哉悠哉地大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