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不靠譜的語文課代表被任命了。但是課還是要照上,覺嘛還是要照睡。這讓身為班主任老師恨的牙根直癢癢,恨不得把洪澤按在案板上,一刀一刀的把它切成片兒,自己的一翻苦心竟然就是個笑話。別說讓洪澤收語文作業了,他連自己的作業都沒做,怎麼收?

無奈,二中又出現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職位,“語文副課代表”。也是史上僅有的一位副職。

初中生涯是每個孩子最重要的時期,在這三年裡,既不用考慮人生轉折點的重要性,又是孩子們主觀意識大幅度成長的三年,許多正確觀念和不正確觀念都在這三年裡成形。洪澤經歷過的幾十年太明白孩子樹立三觀的重要性,所以並沒有在初中時就與王錦兒有過密的聯絡,只需要透過姐姐瞭解錦兒的狀況就行了,現在的她們只需要學習和被保護,至於別的同學是學好還是學壞根洪大公子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放學一起回家,洪澤從不多和王錦兒說太多的話,除了畢要的學習相關的事,洪澤沒有過多的舉起,甚至是借題發揮。而越是這樣,越能勾起錦兒對這位年紀不大卻又百事都通的洪大公子感興趣,如果不是女孩子必須要有的矜持,她也許會主動的與洪大公子聊天。

白安洪家的生意如火如荼,濱市洪家的生意也是緊鑼密鼓的進行,由於都不是超級大型的企業,也並沒有多少人關注,後世有個詞是什麼來著?……

猥瑣發育……

對,就叫猥瑣發育。

洪文斌做為洪家家主又做為澤通木材的大老闆,忙的不可開交,每個月都得有幾天……呃,有幾天去濱市,兩頭跑。幸好兩邊的事業都很順利。

場地租了,裝置預訂了,人員也招聘的差不多了,就等著資金到位,洪家手裡的錢對普通老百姓來講是天文數字,但對於一個加工型的企業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洪家大哥洪文軍雖然沒當上家主而心情不痛快,但自己畢竟也是姓洪的,沒可能䄂手旁觀的,因此這幾個月也忙的雲山霧罩的,今天和區裡領導喝茶,明天又去商務局送材料,立專案,為了爭取市裡的專項幫扶款,也是費盡了唇舌,用盡了渾身解數。

好在結果是好的,380萬元的啟動資金終於在年後批下來了,再加上洪家手裡的近一百萬,勉強夠用了,條件是5年內創造300萬的稅收,解決100人就業。

只要專案啟動了,這些條件都是浮雲了。

裝修廠房,安裝裝置,囤積原材料,培訓員工,這些都在有條不紊的同步進行,場面甚是火熱。

1992年5月,洪家的第一家工廠:洪氏豆製品加工中心正式開車運轉,市區兩級重要領導剪綵,對這個新興的行業甚為重視。

同時,洪氏的食品認證,專人設計的商標也都註冊下來,等到第一批成品透過檢測出庫,首先在濱市全市範圍內上架。可想而知,除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優良,地方的支援政策也同樣給力。

洪文斌一時也得以清閒,雖然現在的一家之主,但絲毫不影響把洪氏企業一把手的位置推到老三洪文強身上去。

“兒子,你說,洪家做的食品,南方人能愛吃嗎?”回到白安的洪文斌終於得了空問到自己這個百事通般的兒子。

“嗯……沒問題的,咱北方人愛吃鹹的油膩的,川湘人愛吃麻的辣的,沿海人愛吃甜的。我們現在做的食物主要以鹹為主,如果在攪拌的時候加百分之五的糖,少放百分之十的鹽,在出鍋之前淋些紅油。那就能適應大部分人的口味了,只要有的辣味,在吃的時候很開胃,讓人食慾大增,再配上主食或是啤酒時就會有短暫的成癮性,而甜鹹辣結合起來就有了足夠的品嚐空間,剛好增加了味覺記憶,使人能一下子就記住這個味道,如果能加一點點有標誌性味道的保健型中藥,那就更讓人記住了。所以爸,您不用擔心銷售問題,只會受眾群體越來越多,可謂是老少皆宜呀,一點兒也不愁賣。”

洪澤給洪文斌分析的很精準,前一世,洪澤對這些辣條、辣片、豆乾之類的東西可是沒少吃,可以說這種東西就是素食的肉,風靡大江南北,一百個人裡至少有九十多個愛吃。

聽了洪澤的分析,洪文斌定下心來,技術上放心,因為請的是專家級的食品調味師,管理也放心,從頭到尾都是自己人,唯有銷售這一塊沒有把握,聽了洪澤的一翻話無疑是吃了顆定心丸。

現在就等銷售資金回籠再啟動下一套生產線了。而有了洪澤這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軍師,洪文斌信心滿滿。現在每次與自家兒子談話幾乎都是平級的,除了能叫一聲兒子,其它時間就像同事在探討,甚至是請教,是的,就是請教。

把自己知道的事都告訴給父親,這也是眼下洪澤能做的了,再多也沒那個能力,就安心的上校比啥都強,因為還要盯……保護自己未來的媳婦兒嘛,這事排在第一。

今年的春季運動會洪澤說啥也不參加,誰激他也沒用,洪大公子就想做鹹魚,出風頭?沒門。體能鍛鍊?我自己有。

如今的洪大公子,己經能掌握九成以上的力量,不是說能掌握上一世的九成,而是兩世加起來的九成,能過這麼多年的鍛鍊,本身的力量也在增長,如果說上一世有150斤的力量,這一世到目前為止最少有200斤的力量,九成就是180斤,這還是保守估計,因為洪澤從來沒用過全力,而這才是十三歲,如果到了二十三歲呢,成長期的孩子身體力量可是成幾何倍數增長的,細思極恐,細思極恐啊。

力量,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