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相談甚歡兩代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玉樹安排大家圍坐在屏風後面的大圓桌子旁,一邊吃菜喝酒,一邊聊天,張家的宴席正式開始了。
陳慈恩突然想到帶來的燒雞和油淋鴿子,便讓何嫂拿到廚房去裝盤。
老孟將燒雞和油淋鴿子撕成小塊,擺了滿滿的兩盤,讓木香端上了桌。
陳慈恩向張再景介紹說:“這是厚味坊的燒雞和油淋鴿子,幾十年了,味道一直沒變過,你小時候到我家吃飯,最喜歡吃他家的燒雞。”
一番話,令張再景百感交集。
他想起小時候,到陳家做客,這兩道菜是陳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那時候,陳老先生還健在,自己也在父母身邊做少爺,享受著他們的細心呵護。
一晃五十年過去,今日非昨,物是人非。
他心裡不免有些觸動,為了掩飾內心的波動,他夾了一筷子燒雞,嚐了嚐,說:“燒雞果然還是那個味兒,只是我們都從孩童變成了老人。”
一句話把大家都說笑了,趙玉樹指著遠志和玉竹說:“你瞧瞧,孫子孫女都跟你當年差不多大了,你還能不老?倒是陳家姐姐顯得比你面嫩些。”
陳慈恩笑著說:“這哪能比呀?再景一天到晚操多少心,我呀,是除了吃就是睡,什麼心都不操的廢人,就算面嫩又有什麼用處呢?”
張再景連忙擺手說:“可別這麼說,你這樣的日子正是我所羨慕的,老莊哲學不就是強調無為而治嗎?”
剛才,聽了陳慈恩的話,趙玉樹不僅打量了一下自己的丈夫。
這些日子家裡和裕興堂一件事未了,又接上一件,張再景的心都快操碎了,飯吃不香,覺睡不穩,兩鬢平添了許多白髮,眼角的皺紋彷彿刀刻一般深了。
她心裡不禁一痛,為了不讓人看見她難過的表情,她趕緊轉移了話題,問陳世棟今年多大了?在哪個大學讀的書?哪一年回的興州?診所生意如何?
陳世棟放下筷子,一一做了回答。
張紫萸笑著對母親說:“媽,你怎麼像老師考小學生似的?”
趙玉樹也笑了,自嘲道:“我也老了,有些婆婆媽媽的,想當年我和薇薇這麼大的時候,做事說話都乾脆利落,整天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張茯苓總算有了說話的機會,他自豪地向陳慈恩誇起自己的媽來,他說:“陳姑母,你不知道吧?我媽她可厲害了,不光會正骨,還會武術,能把那些壞人打的落花流水。”
陳慈恩豎起大拇指,對張茯苓說:“好孩子,你媽真不簡單,簡直就是武俠小說裡寫的巾幗英雄,女中豪傑。”
大家都被她誇張的語氣給逗笑了。
趙玉樹摸了摸張茯苓的頭說:“兒子,你也太能高抬你媽了,還能把那些壞人打得落花流水,壞人沒有那麼多的,好兒子,你要記住,這天底下還是好人多。”
又轉向陳世棟,說:“聽紫萸昨天說起,正月初二逛城隍廟那天,你就當了一回好人,救了一條人命。”
陳世棟不好意思地說:“張嬸,您過獎了,那天救人也有紫萸的功勞,要不是她幫忙,單靠我一個人,結果還不一定怎樣呢。”
一邊說,一邊看向張紫萸,四目相對,張紫萸紅著臉,低下了頭。
張白薇似乎明白了什麼,她說:“哦,原來你們那天就認識了,難怪姐姐讓我們在和順樓下等了那麼久。”
張白薇頓時恍然大悟,她想,這倆人郎才女貌,那天,一見之下,肯定象書裡描述的那樣,互生愛慕,剛才陳世棟變相地誇獎紫萸,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她意味深長地瞧了張紫萸一眼,又看看陳世棟,自以為是地點點頭。
張紫萸顯然看見了妹妹的表情,擔心她又要搞什麼惡作劇,趕緊朝她瞪眼睛,示意她老實點。
趙玉樹勸世棟:“別擱筷子,到了張家,就和自己家一樣,千萬不要客氣,喜歡吃什麼就多吃點。”順手又給陳慈恩夾了一塊雞肉。
張紫萸忙說:“媽,以後咱家也得改改舊習,用共用筷子給客人夾菜。”
趙玉樹一聽,怔了一下,馬上不好意思地說:“哎呦,你們看看我這記性,紫萸跟我說過幾次了,我總是記不住。木香,再去那幾副筷子來。”
木香答應著出去了。
趙玉樹對陳慈恩說:“聽再景說,你們兩家原來是世交,吃過這頓便飯,就算咱們兩家把關係續上了,張家在興州親戚不多,往後咱們要多走動才好。”
陳家姑侄兒連連點頭。
張桂心坐在陳世棟旁邊,一直都沒有說話。
張再景給他使了個眼色,讓他也說一句話。要不,他這個張家長子也太沒有存在感了。
他猶豫了片刻,端起酒杯站了起來。
一本正經地說:“今天是張家和陳家相聚的日子,張陳兩家本就是世交,今日不過是重逢,在這裡,我敬陳家姑母一杯,祝您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也敬世棟老弟事業有成。”
說完,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