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星越往內越小,三環時空有四千萬平方公里面積。

雖然這裡沒有從前蓋亞星任意一片大陸寬廣,卻也足以孕育多種文明,並支撐他們向科技時代發展。

而且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這裡的物種丰度極高,跟蓋亞星整體的政治環境脫離。

七國的核心區域都在五環,四環其實也是用來安置高階異能者得。

畢竟一環除了念都、帝國學院、協會總部、星河指揮部、科技研發部、特殊異能解析、克隆實驗室等核心特殊功能區域外,剩餘空間並不適合大量居住。

二環則被切割得土地緊張,因為帝君們有自己的能量場,大能也是彼此佔地,捱得近了容易出現事故。

所以高階力行者在二環很難生存,便更傾向在四環生活,如此既能夠享受到七國的崇高地位,又避免了被殃及池魚。

再者,大能是一道門檻,數量不夠千,但力行者數量就很多了,百億之巨在二環三環很難安置,四環則能擁有大片空間,不論是期望熱鬧還是安靜,都能被滿足。

不過土地供應緊張之後,蓋亞星高層對於待罪之身的高階異能者就很難處理,慢慢得三環就成了流放之地,這裡的種族千奇百怪。

如今隨著制度得完善,從前很多暴行執政讓三環成了積分制的戰場,想獲得公民權力必須不斷勝利、掠奪,然後帶著強大的實力爬出來。

但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其次囚徒後人能不能在異能者時代這個封建圈子混開,也是問題,這也鑄就了三環獨特的文化屬性。

為侍者痛,為主者苦,為侍主之後者,痛苦。

得益於蓋亞星如今昂揚向上的大環境,目前領導層所有的選擇都是正確得,都能讓蓋亞星整體的文明程度不斷攀升,可一旦利益分配成為切蛋糕,文明將由內而外得感受到切膚之痛。

異能者協會天賦異稟的領導者不懂嗎?

星河議會這些博古通今的知識壟斷份子不清楚後果嗎?

但如今蓋亞星文明迫切得發展讓他們無暇顧及這些,在其它靈界虎視眈眈的目光下如今的領導者們不可能整頓內部,或者說主要經歷不會放在“腐敗”問題上。

畢竟這不是短期之內可以妥善處理的問題,需要長期得改善、治理,慢慢得壓制、引導。

再者說殘酷些,四環以內才是文明的戰鬥力體現,如果才明白一點,異能者協會可以把大能以下全都拋掉,沒有脖子以下的軀體,也不會影響如今頭部對周圍覬覦者的震懾。

真開戰,繁榮程度頃刻間就會消失,現在的蓋亞星還沒有到哺乳動物這麼高階的生命層次,節肢動物的生體構造讓它們簡單而高校。

主宰之後異能者才會跟文明氣運繫結,彼此之間息息相關,現在的情況對於文明執行者而言,只是一種規劃。

克隆實驗還在,轉變軍國主義思想之後蓋亞星會更強。

甚至於隨著天才的誕生,這種模式才是最快統一鯨魚座的制度。

至於現在,多種族文明的定義讓第三環成為了如今界靈族統治下僅有的痛點,但這些混亂人員聚集在一起後,文明想轉型也輕而易舉。

能力者到力行者,這些身著枷鎖的囚徒被細分,由外向內得進行分佈排列。

其中三環到四環之間的禁制仿照白玉宮,沒有雙境大能的實力是不可能打破界限得。

有帝君的文明對待大能,其實已經不太看得上了,雙方之間的領域差距雲泥之別。

但異能者需要這些五境六境去帶動集體,並緩慢提升文明的異能者屬性和等級。

至於三環到四環的防禦機制,這其實相當於擺設,高階力行者如果願意其實是可以孤身突破得,何況是這麼多的力行者一起。

二環的存在本身就是壁壘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