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不拔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將軍阿里時刻關注著鄭和的動向。
果如智囊宰相卡蘭大人所言,初十早晨,鄭和從別羅麗港出發了。
從這一刻開始,流星探馬便不斷地向大將軍阿里回報鄭和的行止。大將軍阿里的部眾已經集結完畢,準備著隨時殺向別羅麗港。
就在大明天朝聖使節鄭和站在天音寺山門前欣賞那座舉世無雙的碑亭之時,大將軍阿里釋出命令:“全軍立刻出發,跑步趕往別羅麗港。”
大將軍以飛鴿傳書,通知其他兩路人馬,三路大軍立即同時行動。
阿里大將軍率領部眾直撲別羅麗半島,殺向大明水師錨地。
庫馬爾將軍則按計劃在天音寺至別羅麗港之間的預定設伏地點埋伏。
海邊的達斯將軍接到飛鴿傳書之後也即刻指揮船隊出海。
在錫蘭山王國王城之中坐鎮的亞烈苦奈國王陛下和智囊宰相卡蘭大人也得到了回報,他們開始耐心地等待著勇士們載寶歸來。
午時正,大將軍阿里指揮部眾向別羅麗半島發動了第一輪衝擊。
隨著大將軍阿里的一聲號令,三個千人隊宛如海水漲潮一樣湧向了張勁楓部的防線。
沒有試探,也無需試探,阿里大將軍完全是一套恃強凌弱的戰法——這是大將軍的一貫作風,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個超級海商能夠頂住大將軍的第一輪次衝擊。
只需到了雙方短兵相接之際,展開混戰之時,大將軍的後續部伍就將源源不絕地湧入戰場,奪艦搴旗,一舉踏平別羅麗半島,全殲鄭和水師。
而大明水師的張勁楓將軍早就已經率部嚴陣以待,他的左手還是在習慣地撫摸著身側的刀柄。
雖然,敵軍突然來襲,但是,張勁楓從無畏懼。看著前方湧上來的敵軍,張勁楓將軍一直在心裡不斷地告誡自己:“不拔刀,今天我就是不拔刀!”
在戰鼓聲中,來敵已經衝進了二十丈。
張勁楓部的六百支火槍開始了第一輪齊射。張勁楓將軍一聲大吼:“殺!”
張勁楓不由自主地又拔出了刀來!
隨著密集的槍聲,持槍舉刀正吶喊著衝鋒的錫蘭山士兵忽然間躺倒了一片。
明軍火槍手隨即後退裝藥,五百名弓箭手立即突前放箭,兩側港灣之中明軍戰船上的弓箭手也同時發箭相助。
戰場上空,立時亂箭如雨。
錫蘭山王國計程車們兵在火槍聲響起的時候就已經被打蒙了,一片慌亂,在滿天箭雨之中紛紛地狼狽回竄。
隨著敵軍的敗退,張勁楓將軍非常不舒服不情願地還刀入鞘。
阿里大將軍的第一輪進攻,發動得快,結束的更快,死傷了一千餘人。其中,負槍傷者特別多。
聽到前方響起的火槍聲,看著倉皇敗退下來計程車兵們,大將軍阿里有很是心驚——對於火槍,大將軍從前也只是耳聞,今天才第一次見識到了火槍的威力。
但是,大將軍已經沒有了退路,他只能繼續順路走下去。
在亞烈苦奈國王陛下面前,阿里大將軍早就已經誇下了海口。就此罷兵,阿里根本就沒有辦法向國王陛下解釋,更別提得到亞烈苦奈國王陛下的寬恕了。
大將軍阿里表面上仍然保持著鎮定,命令這三個千人隊退下去整理隊伍,治療傷兵。隨即又調過來五個千人隊準備發動第二輪衝擊。
這時候,遠方的大海上傳來了“轟隆隆”的炮聲。
大將軍阿里精神一振,心知達斯將軍在大海上的進攻也已經開始了。
大將軍立刻下達了攻擊命令。然後,大將軍阿里帶領著一群親信將佐登上了側旁的一座小山觀戰。
錫蘭山王國計程車兵們舉著木盾、皮盾、鐵葉子盾牌開始了叢集衝鋒。在喊殺聲中,瘋狂湧動的人流無比壯觀。
隨著將令,停泊在張勁楓部兩側港灣之中的明軍戰船上的炮手們已經扯掉了大紅的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岸上瘋狂湧動的人潮。
人潮已經湧到了距離張勁楓部不足十五丈之處。
劉賢聚將軍的座船桅頂上猛然間升起了一面紅旗——這是號令。
左右兩側二十門火炮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出了一聲震悚人心的咆哮。
劉賢聚將軍和楊節將軍指揮的戰船距離海邊不過十餘丈,岸上的攻擊人流距戰船不足四十丈,正是火炮的最佳殺傷範圍。
於是,每一聲炮響,都在洶湧的人潮之中開闢出了一條血肉狼藉的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