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當家陳守義猛然間發現,就在戰場的邊緣上,一艘明軍戰船的船頭上站立著十餘人,這群人正在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混亂的戰場。

其中一人身高體壯,比周圍的所有人都要高出一頭。他身著一件白袍,這件白袍白得耀人雙眼,經歷了一場如此慘烈的血戰,這件白袍上竟然看不到一點血汙。

藉著明亮的月光與火把的光亮,大當家陳守義瞧得清清楚楚,此君的臉上赫然沒有一根鬍鬚!

再看看他身周的十數人,人人著飛魚服,配繡春刀,這些人肯定就是天下聞名喪膽的錦衣衛!

這些錦衣衛前呼後擁保護的白袍人是誰?

錦衣衛是大明皇帝朱瞻基的禁軍,是朱瞻基小兒的身邊人。此時卻出現在大洋之上的戰場上來保護別人,什麼人能夠享受到如此的殊遇榮寵?

傻子也都能明白,這個白袍人肯定就是鄭和無疑!

大當家陳守義的心開始狂跳。

只要抓住鄭和,這處絕地將立刻就變為福地,己方將立刻轉敗為勝,所有的難題將立刻一掃而光!

但陳守義隨即就想到:“可能嗎?

鄭和是中原武林第一人,我有活捉他的可能嗎?”

大當家陳守義只是猶豫了一瞬,一眨眼之後,陳守義就拿定了主意:“第一人也是人!

我已經身陷死地,再不全力一拼,難道真的要等死嗎?”

大當家已經沒有了選擇。

陳守義的鷹眼閃閃放光,決心已定。

他吩咐李華、陳運來率領一隊殘匪立即展開絕地反衝擊,向鄭和所在的方向靠攏。

李華、陳運來隨即帶人開始了垂死的反擊。

大當家陳守義也開始準備進行他一生之中的最後一場豪博。

如今,陳守義已經被逼迫到了戰場一隅,他的立足之處距離鄭和有近五十丈。

李華和陳運來帶著三百多名殘匪在刀槍林中以命相搏,前仆後繼,一鼓作氣向前突進了四十丈後,李華右肋中槍,陳運來左腿著刀,他們最後的衝擊終於也變成了不穿魯縞的強弩之末,再也不能突前半步。

眼看著距離鄭和已經不足十丈,大當家陳守義將畢生功力提至極致,一聲暴喝,騰空而起。

陳守義凌空三步邁出十丈!

這種凌空跨越的身法,正是久已絕傳的上古輕功:朝天蹬。

陳守義的身形隨即凌空狂旋,狂魔刀法最後四式“魔幻同生”、“幻影重重”、“狂魔亂舞”、“仙佛俱滅”噴薄而出,一招四式,當頭罩向鄭和。

這套狂魔刀法是陳守義開前人之所無,依據少林伏魔杖法歷時十年所自創,正所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最後這四式又是他畢生武學的最高成就,此時全力施出,當真風雷聲陣陣,聲勢懾人心魄。

自陳守義一聲霹靂般的暴喝響起,這一連串令人目不暇接的驚人變化已經令戰場中的所有人都忘記了廝殺,全都仰頭望向了空中。

只見無數的灰影刀光正當空撲向鄭和,燦爛的刀光竟然掩去了漫天的皎皎月華。

所有人都以為陳守義這如霹靂閃電般的一擊天地間無人能敵,鄭和必將橫屍當場!

可就在這時候,身在局中的陳守義卻已經追悔莫及。

因為,陳守義看到了鄭和的眼睛——這是一雙只有經過殘酷煉獄歷程的再生惡魔才能夠擁有的眼睛!

鄭和血紅的目光宛如有形有質的鋼針一樣直刺陳守義的內心。

大當家陳守義感到渾身發軟、無力,心已經抖成了一團,他覺得自己就像一隻正在撲向火光的飛蛾一樣,結果只有毀滅。

果然,一直在船頭上負手而立的鄭和緩緩地伸出了一隻其白如玉的大手,不疾不徐地探向了半空之中的大當家陳守義。

戰場中的所有人立刻都感覺到這隻大手無所不包,無所不納,無所不容,就像腳下這片廣闊無邊的海洋。

陳守義攪起的漫天幻影刀光竟然都逃不出這隻超常巨手的把握!

此時,戰場之中的明軍與海盜們又忽然間發現,原來,夜空之中正大放光明的依然是那輪聖潔的明月。

至於刀光,則已經變得黯淡、虛幻,終於,就像疾風之中的殘燭一樣輕輕地謝掉了。

鄭和的一抓似緩實疾,已經封死了陳守義所有的進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