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藏地傳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明遠洋水師航行於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整個艦隊成一個巨大的圓形,外圍是大小戰船,中間是佇列整齊的寶船、水船、糧船等。二百多艘艦船排成的陣列縱橫數十里洋麵,場面非常宏大壯觀。
航行之中的大明水師白天憑藉鐘鼓旗語傳達命令,夜晚則以燈火火箭傳遞訊息,艦隊日夜不停地向西北方向疾進。
如今,郭濤和趙志全兩人是劉得新將軍的客人,船上的官兵都對二人禮敬有加。
他們兩人又沒有具體的事情做,於是,兩人日間便時時觀望龐大的艦隊航行於碧海之上的雄壯景觀,趙志全偷空與水兵們聊聊天,增進一下弟兄們之間的感情。到了晚上,劉得新將軍則備下兩杯清茶,同郭濤一起談談心。
所以,郭濤、趙志全兩人這幾天過得很滋潤,很清閒。
劉得新將軍是艦隊的先導官,負責掃清前方的障礙。比方說,如果來了海盜,那麼,他就會第一個帶人衝上去,把來犯之敵處理掉。
可是,附近的海盜見到如此龐大的艦隊,哪裡還敢來搶劫?
有幾夥膽子特別大的,仗著膽子來到了左近,終於看清楚了那面威風無限的帥旗,立刻掉頭就跑。
劉得新將軍率軍騁舟猛追,可對方逃得比風還快,終於還是沒趕上。
劉將軍這個先導官倒真是安逸清閒,但他偏偏是個閒不住的人。
在無事可做的時候,他就琢磨起新結識的這位郭賢弟來:“看郭濤的為人,肯定是沒說的,是一位前程如錦的少年才俊。但什麼閱歷也沒有,這樣的人怎麼能夠行走江湖呢?
以後一定要想辦法幫幫他。
唉!假如郭濤賢弟有從軍之志就什麼都好辦了!”
翻來覆去地考慮很久以後,劉得新將軍終於拿定了主意:一定要想辦法打動郭濤的心,使其自願地加入大明遠洋水師,轉到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正道上來。
接下來,在每天晚上兩人喝茶聊天的時候,劉得新將軍就開始有意向郭濤講論大明朝廷的功德。
目前的中國基本上沒有什麼外患。當年永樂大帝南征北伐,已經將大明的邊患基本上肅清了。
我們大明的外患主要就是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在永樂大帝無情的打擊下,北元已經分裂為韃靼、瓦剌兩部。這兩部之間連年征戰,都想統一草原,結果卻是兩敗俱傷,越戰越弱,誰也征服不了對方。
時至今日,韃靼與瓦剌的實力都已經不足以對我們大明構成威脅。
西南各番國,全部臣服,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異動。
現在我們說起來,這些都是當年永樂大帝所建立的功勳,這功勳足以留名青史,而且已經澤及子孫。
洪熙、宣德兩朝利用這段難得的安定時間整頓官吏,肅貪倡廉,減稅免賦,不斷地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讓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太太平平地過上了幾年好日子。
而且,先皇和當今聖皇都能夠重用賢能之臣。
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為人正直無私,為官清正廉明,人稱“三楊”,都是治世之能臣。
此三人已事洪熙、宣德兩朝,一向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廉潔奉公,勤於職守。
在這樣聖君賢臣的同心努力之下,終於開創出了當今大明王朝的“仁宣盛世”。
盛世盛舉,為揚我大明聲威、宣華夏文明、召萬國來朝,神武聖哲的朱瞻基聖皇帝陛下決定了這第七次下西洋壯舉。
如今的中國,經濟發展,國庫殷實,萬家和美,共享盛世。
兄弟,你的老家浙江海寧正是富庶所在,今天,那裡老百姓的生活比從前富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