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與少年將軍之間的對話趙志全早已經聽得一清二楚,心裡也正在猶猶豫豫。聽到郭濤的問話,他期期艾艾了半天,才終於答道:“公子,您看著辦吧,反正我跟著您。”

郭濤回過頭來,看著對方拱手一禮,半天才擠出兩個字來:“遵命。”

少年將軍還了一禮,然後笑道:“本將軍向你保證,你日後一定不會後悔今天的決定。”

郭濤心念一轉,立刻就想到,如果同這位少年將軍一起下西洋,一則可以長見識。再則可以順利平安回故鄉。三則可以找機會見一見鄭公公這位傳說之中的人物。

如果機緣巧合,能夠得到他老人家稍稍地點撥那麼一下,那麼今生都將受用無窮。如此一舉三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呢?

想通了之後,郭濤的情緒頓時高漲了起來。

兩人隨即互通姓名年齡。

這位少年將軍名叫劉得新,是山東濟南人,今年二十一歲,是位遊擊將軍。二十一歲的遊擊將軍,可謂前途無量。

濟南劉家是武林世家。

劉得新受家傳六十四路八卦刀法,軍中罕有敵手。家傳內功渾厚弘博,淳正中和,屬於內家正道。並且,其人熟讀兵書,滿腹詩書,在全大明年青一代的將領之中,像劉得新這樣文武全能的人才可謂是鳳毛麟角。

再加上上頭有人欣賞他,著意培養提拔他,所以,劉得新想不升官都難。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而欣賞他的人正是那位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明朝獨一無二的、獨步中原武林的皇家第一高手鄭和。

鄭和是太監,沒有子嗣。

鄭公公欣賞劉得新,是將他當成子孫後人來栽培的。周圍眼紅的人多得很,可都很無奈。因為,劉得新的這個後臺太硬,正所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貴邁王侯,誰都惹不起。

而且,劉得新聰明睿智,資質極佳。高明的人一看便知,這是名將之材,差的只不過是雕琢而已。

今天,劉得新將軍之所以費盡口舌留下郭濤,說起來原因很簡單,他第一眼看見郭濤就覺得特別投緣,彷彿心有靈犀一般,認定了郭濤是他的同道。所以,劉得新才揮揮灑灑地發了一通連綿長論,留住了郭濤。

劉得新出身世家,又少年得志,一向目高於頂,他能夠看上眼的人從來少之又少。如果是劉得新看不上的,那麼,他理都懶得理睬,就連一個字也不會多說。

今日為了留下郭濤,劉得新一反常態,連他的親兵都倍感驚奇。

劉得新將軍喚過趙志全等人,大聲吩咐他們:“你們都聽清楚了!郭公子說過不殺你們,所以,今天我也不難為你們。但你們將來回到本國之後,一定要做好人!

如果繼續為非作歹,再讓本將軍撞見,那麼,結果會怎麼樣,你們應該清楚!

現在,你們回船收拾東西,一炷香工夫之後馬上回來。”

待這七人揹著包袱回來之後,劉得新將軍吩咐趙志全留下來伺候郭濤公子,其餘六人都送到僕役船上去幹雜活。又命令傳令兵去帥船回覆事情經過。隨後安排親兵將他自己隔壁的艙室收拾一下,讓郭、趙二人入住。

至於郭濤搶來的那艘海盜船,水手們將撓鉤一收,它便慢悠悠地隨風漂遠了。

劉得新將軍軍務在身,不能久留,留下一個親兵照顧郭濤主僕,而後,他便去忙碌其他的事情。

親兵將郭濤和趙志全兩人帶到了住處,然後便躬身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