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郭濤已經說完,少年將軍揹負著雙手在郭濤面前來回踱了十幾步,好像是在思考問題。

終於,他再次在郭濤面前站定。

先點了點頭,他隨即說道:“兄臺準備回家鄉,報家仇,顯見也是性情中人。

我喜歡有性情有血性的人!

所以,我冒昧地決定,現在幫幫你!

你不是打算回中原嗎?這也太簡單了!只要你搭上了我的船,我保證你一定順順利利地重歸中原,那裡還用得著去什麼滿刺加呀?”

言至此處,少年將軍略略停頓了一下,見郭濤正在留意傾聽,便繼續說了下去:“這位兄臺,你說我們學武之人辛辛苦苦習練武藝,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嗎?俗話說‘學成文武藝,貨賣與國家。’說的就是這個理兒。我看兄臺你也是武功高明之士,難道就不想為國效力嗎?

報家仇重要!報效國家更重要!

我們大明遠洋水師正需要像兄臺這樣的奇人異士,如果兄臺想為國立功,那現在機會來了。

再則,人們常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可以使人眼界大開,胸懷天下。我大明遠洋水師往來萬國,所行何止萬里!看兄臺還年輕,這正是我們年輕人闊視野、長閱歷的機會。

現在,我誠心邀請兄臺同我們一起下西洋,為國家出力,揚華夏聲威,不知兄臺意下如何?

這可是一舉三得的好事,既不誤回鄉的行程,又可以周遊萬國,還可以為國立功。這真的是天賜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希望兄臺能夠做出一個令人高興的決定。”

說完之後,少年將軍側過身去,負手向天,靜候郭濤的決定。

但片刻過後,他眼角的餘光卻悄悄地瞄了過來,不動聲色地察看郭濤的臉色。

可憐的郭濤從十三歲就落難寂寞島,想聽到別人的說話都不可能,更那裡聽到過像這樣長篇大論?

聽完了少年將軍的長論之後,他一顆心頓時七上八下,久久地拿不定主意。

見郭濤還在猶豫不決,這位將軍的眼珠兒轉了兩轉,然後轉回身來,伸手指向郭濤那條船,又說道:“像這樣的雙桅小船兒,遇浪即覆,怎麼可以用來遠涉重洋呢?

大海之上,風波難側,萬一撞上暴風驟雨,到了那時候,再後悔就已經晚了。

再則,就算兄臺能夠如願順利到達滿刺加,再要搭上去中國的船隻不知道又要等到何年何月。

也許一年半載之後,本將軍下西洋回來,路過滿刺加,你再要搭本將軍的船返回故鄉,到時候,你不怕本將軍笑話你嗎?

你是中國人,這是中國遠洋水師,中國人乘中國船不是天經地義嗎?

你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我們互親相助不是理所當然嗎?”

說完話後,少年將軍滿懷希望,睜大了眼睛,看著郭濤。

少年將軍開始的那番長篇大論實際上只不過是動搖了一下郭濤的人,而後來的這番話則徹底地打動了郭濤的心。

郭濤已經動心了,他轉過頭去壓低了聲音問趙志全:“志全,要不然,咱們也跟著去西洋番國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