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遙望長安(第2/2頁)
章節報錯
幾個月之前,月白和風清也拆解過這鴛鴦棒法,不過,兩人傾注其中的,是姐妹之情,是友情。而幾個月之後,月白和文景瑞再次拆解的時候,洋溢其中的,則是滿滿的柔情蜜意。總的來看,以愛情作為內驅力,月白和文景瑞使這鴛鴦棒法更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愛情的力量,確實不容小覷啊!
由於第二天就要到外面去了,這個夜晚,文景瑞早早就入眠了。
巖洞裡的明火,已近熄滅。接著這幽暗的火光,月白靜靜地凝視著那緩緩外流的小溪水:或許,就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與意中人這樣相依相守一輩子,也是蠻不錯的了。只是,仔細想來,這地方,恐怕還說不上真正的世外桃源啊!過了一些時候,李先生和張船伕他們,或許就會找到這兒來的。畢竟,這所謂的深山老林,離那座孤島,並不遙遠。
是啊,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低估你的對手。
不管什麼時候,那種中僥倖心理,都是少一點為好。
當然,這一切,或許還只是外在的原因。
那麼,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嗯,那部“長生訣”,自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了。
好幾天之前,就是因為在那下梘河的小船上,我們只是多說了幾句和建文帝、“長生訣”有關的話題,就被那張船伕盯上了。接下來的一些情景,又是被圍毆,又是被裝進馬車的,又是被審問的,簡直有點不堪回首。這樣說來,如果不把那“長生訣”的事情弄個水落石出,簡直就有點對不起自己了。甚至,也有負於李先生此前的“栽培”。
那麼,尋訪這“長生訣”,又要到哪兒去呢?
長安,當然是長安了!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如果這“長生訣”真的與這詩句有關,那麼,到長安城走一趟,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了。
哦,萬一,當年那傳國玉璽並沒有真正被焚燬,那麼,留存在長安城裡的可能性,也不是就沒有啊!
這樣說來,無論是尋找“長生訣”,還是尋訪那傳國玉璽的下落,都是要到長安城裡去的。再退一步說,現在也沒別的事情,就是作為一個普通的遊客,到長安城走走看看,也是不無裨益的。哦,長安,古都長安,隋唐時代的古都長安,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歌詠過你,陶醉在那一片天地之間,對你心馳神往,為你流連忘返: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西下,一個王朝步履蹣跚,那輝煌的大幕,似乎正在緩緩落下!多年以來,透過這樣的詩句,激起人們內心多少的唏噓感慨啊!只是,這首詩所描述的,已經是晚唐時候的情景了。而盛唐,絕不會是這樣的。據說,當年洪武大帝也曾想著要把都城遷到長安去,於是,就委派皇太子先去實地考察一番。然而,天不遂人願,皇太子返回金陵之後,不久就是一病不起!就這樣,年近古稀的洪武大帝,也只能眼睜睜地白髮送黑髮了。這樣的一幕,細思之下,確實讓人黯然神傷。
哦,如果沒有皇太子的長安之行,接下來的事情,似乎就應該是這樣了:洪武大帝駕崩,皇太子繼位。由於皇太子做事較為沉穩,也更有長兄之尊,這樣一來,燕王那“奉天靖難”的旗號,就打不起來了;而如果沒有“靖難之役”,我和龍國柱也就不會逃離皇宮......嗯,這樣的假設,或許也不無道理,甚至也說得上順理成章。只是,這世上,哪來的“如果”呢?人們所看到的,人們所要面對的,只是“結果”或“後果”!說一千道一萬,那過去了的事情,確實是不能再假設的了。世間事,不能重來。
儘管是這樣,這長安城,也還是要走一趟的。
以前,李先生甚至也算是我的近鄰了。對於我的出逃,他自然會這樣想:這小鬼頭,多半是逃回老家,避一下風頭了。
既然他已經想到了這一點,我再往江南地區去,豈不是自投羅網?
嗯,宜山城,也是不能去的了。至少,那張船伕及其手下,對那一帶,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或者說,那宜山城,就是他們的後花園。
這樣一來,想來想去,還是應該出其不意,到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去。
如今是暮春時節,外出踏青,自是再好不過的了。哦,就把這長安之行,當做一次漫長的踏青之旅吧。
是啊,無論如何,如果不把這些和“長生訣”與傳國玉璽相關的事情弄得更清楚一些,確實有點心有不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