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情相悅之時,做起事情來,會不會更順利一些呢?

目前,對於風清妹子和龍國柱的下落,我和文景瑞無能為力:因為,我們本身,就是被追捕之人。

我們能夠決定的,就是,到哪兒去?

黎民百姓想的是安居樂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京都自然也是極為重要的了。自三國時期孫權定都建業,那金陵城也算是六朝古都了。只是,有些人覺得,這金陵城王氣黯然,難成大氣候。是啊,洪武大帝定都金陵之時,難道不會想起這些嗎?更何況,他的身邊,還有劉伯溫這樣的曠世奇才。這樣說來,洪武大帝考慮過遷都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隨著皇太子的英年早逝,這遷都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如今已是永樂元年。這遷都之事,會不會再次提到議事日程呢?

更進一步,如果要遷都,又將遷到哪兒去呢?

這樣的事情,事關重大,我自然是不懂的了。

或許,對此,李先生還是有所瞭解的。

當然,這一切,跟我是不沾邊的了。

我真正關心的,就是,明天,要到哪兒去呢?

確實,應該到古都長安去走一走,看一看了。和那孤島有關的一些事情,至此也就告一段落了。在那樣一片新的天地裡,一些事情,或許就會迎來新的轉機。以前,我也走過一些路;此後的另一些路,身邊就有了文景瑞......

第二天清晨,月白和文景瑞兩人往東北方向走。兩個時辰之後,翻出了這大山。再走了半個時辰之後,兩人來到了桂北的一座小鎮子。

略作休整之後,兩人一路向北,經湖南,出湖北,一個多月之後,於初夏時節到達了長安城。

入城之後,在兩人的眼裡,在兩人的心目中,這古色古香的老城,倒是處處透出幾分新奇來。

東遊西逛幾天之後,對這古都,兩人也就慢慢熟悉起來了。

這天晚飯後,月白這樣說道:“景瑞啊,小休一下,再過一個時辰,我們就到那長生殿去——”

文景瑞撇撇嘴,這樣回應道:“都是好幾百年前的事情了,現如今,也不知道那長生殿會是怎樣了?”

月白嗔怒道:正因為不知道,才要去看看嘛。

文景瑞咧嘴一笑:嗯,倒也是——

“好幾百年以來,對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人們還是蠻感興趣的——”

“是啊,閒暇之時,有人喜歡編故事,有人喜歡聽故事......”

閒聊了幾句之後,兩人先是在客店裡閉目養神,小憩一番。

一個時辰之後,藉著夜幕的掩護,月白和文景瑞前往唐代皇城——大明宮。

這一帶的路徑、地形、地勢,兩人此前也初步踩點過。然而,在這樣一個星輝黯淡的夜晚,藉著那微弱的天光,“大明宮”三個大字依稀可見之時,月白依然心裡一顫:哦,“大明宮”!為什麼會叫“大明宮”呢?乍一念,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大明王朝的皇宮。當然,這,這只是我的誤解與誤讀。其實,李唐王朝給這宮殿命名的時候,未必就能想得到,數百年之後會有一個大明王朝。

這,或許只是一種巧合吧?

那皇家園林的小徑,原本也是雅緻至極的,而這一刻,早已是雜草叢生,掩蓋住了那昔日的繁華。由於風雨侵蝕、年久失修,一路上,斷垣殘壁,亦是不時可見。多少年以來,世人習慣於用“滄海桑田”來形容世事變遷,在這樣一個夜晚,透過眼前的這一幕幕,月白也分明體會到了歲月的無情、塵世的滄桑、紅塵的幻渺。

再走了一陣子,兩人就來到了長生殿前的一座假山旁。

深深地吸了一口長氣之後,兩人就要走向那長生殿前的大門口。

“哦,有燈光——”月白這樣說著,拉了拉文景瑞的衣袖,示意他先停一下。

嗯,這樣的一個夜晚,星光黯淡,那宮殿裡透出的昏黃的燈光,確實還是比較顯眼的。而且,也不可能是螢火蟲發出的光亮:誰都知道,螢火蟲發出的光是一閃一閃、搖曳不定的。而這一刻,月白和文景瑞所看到的光亮,雖然微弱,卻依然是持續穩定的。

也就是說,這一刻,有人在宮殿裡,正點著燈火。

這,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月白和文景瑞對視著,不由得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