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夜泊秦淮(第2/2頁)
章節報錯
觀賞一番之後,兩人在前艙之外擺起小桌,暢敘起來。
由於剛吃過晚飯不久,兩人帶到船上的,主要就是一些桂花酒、一壺清茶,幾碟蜜餞瓜果之類的小食。
那船伕按照規矩,退至後艙,獨自看水面去了:除非主人吩咐,否則就暫時這樣泊舟水面。
幹了一小杯桂花酒之後,龍國柱由衷的讚歎道:“如果早早返回宮中,這樣的美景,就無緣一睹了——”
“是啊,”月白接過話,“難得出來一次,何必趕著回去呢?”
“哦,你們那兒,有這樣的景象嗎?”龍國柱這樣問道。
月白搖了搖頭,感慨道:我們那兒只是一些小村子,船啊水啊也都有的,就是各人忙著生計,沒這種閒情。
龍國柱接過話:是啊,所謂萬家燈火,如果缺少人氣,終究是不成氣候的——
“你們家鄉的夜晚,”月白接過話,“有這樣熱鬧的景象嗎?”
龍國柱皺了皺眉頭,訕笑道:我們那兒,地處邊陲,人煙稀少,這樣的景象,就無緣得見了。
“可見,這一次夜泊秦淮,自有道理!”
“道理,自然是有的。回到宮中,這樣的夜晚,最多也是站在屋簷下,抬頭望星星了——”
兩人邊吃邊聊,甚是愜意。
再過了一陣子,龍國柱站在船頭,靜靜地凝視著西南一方的天空。
月白也沒有去打擾他,而是暗自思忖道:這位少將軍,如此凝視,是什麼意思呢?哦,他所凝望的,是他故鄉的方向。這樣看來,他多半是在想家了。身在異鄉,獨思故鄉:這也是人之常情了。其實,自從離開家鄉以後,這四年以來,我又何嘗不想家呢?儘管,在我的故鄉里,已沒有真正的親人了。只是,那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和我童年的記憶,連在一起的。換句話說,沒有那童年的記憶,也不會有今天的我。是啊,什麼時候才能夠回一趟故鄉,再去看看那幾間綠樹翠竹掩映下的老宅,再去看看那庭院四周枝葉婆娑的桑樹桂花樹,再去看看庭院遠端那連綿的遠山。到了那種時候,走在故鄉的小路上,那種久違了的親切與愉悅,又是多麼令人神往啊!
哦,一別數年,李叔叔還好吧?要是能夠再能跟他談天說地一番,那該多好啊!嗯,就在首次離家的那個夜晚,就在那山裡的僻靜的廟庵前,我第一次見到了嫻遠姐姐,甚至,今早在靈谷寺,我也想起過她。只是,這四年裡,我一直沒能再次見到她。那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無聲地訴說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滄桑。其實,人也是差不多的,過了一些年月,再回憶起往事來,都難免幾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甚至是有恍如隔世之感。眼前的這秦淮河,何嘗不是這樣呢?千百年來,多少人來過,又走了。留在這兒的,他們的足跡,後人又該如何去分辨呢?這一切,就像那遠去的雲煙......
一番感慨之後,月白站起身來,一陣凝神之後,若有所感,就高聲吟詠道: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哼,好一個‘商女不知亡國恨’——”一首詩尚未吟罷,一個清亮的女聲,穿雲破霧一般,鑽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