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莫愁女(第1/2頁)
章節報錯
月白心頭一顫:哦,好熟悉的聲音啊!這,這不是嫻遠姐姐嗎?
然而,就在那一聲“嫻遠姐姐”即將衝口而出之際,她又硬生生地把那幾個字嚥了回去:怎麼就有這麼巧呢?嫻遠姐姐是個出家人,怎麼可能夜裡到這富麗繁華的秦淮河夜遊呢?還有,她的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是揶揄我不諳世事,還是有感而發?再說,一別四年,她現在到底怎樣了,是敵是友,我也說不清楚。況且,我貿然出聲,要是認錯了人......
猶豫遲疑之中,那條遊船並沒有停下來。
月白定睛細看之時,只看到了一個青絲飄飄的背影。再要看清楚一點的時候,那背影就縮成了一個小黑點。
“月白,怎,怎麼一回事呢?”龍國柱這樣問道。
月白覺得這事情頗為蹊蹺,就把當初夜裡遇到嫻遠的事情大致說了一番,接著又說出剛才自己的疑惑。
“她,她是不是認錯人了呢?”最後,月白這樣說道。
“但願,但願只是認錯人吧?”龍國柱這樣回應。
“是啊,如果不是認錯人,她,她為什麼不停下船來,與我相認呢?”月白安慰道。
長長地吁了一口氣之後,龍國柱顧慮重重地說道:要真是認錯人,那也沒什麼。我,我最擔心的是,如果她和錦衣衛有關聯——
月白一怔,暗暗吸了一口涼氣,卻沒說出什麼話來。
皺了皺眉頭之後,龍國柱也沒有再往下說些什麼。
原來,作為刑偵部門,錦衣衛只聽從聖上,一般的人,一提到錦衣衛,時常是談虎色變。
再過了好一陣子,兩人吃點蜜餞,喝起清茶來。相關的話題,也就是一些生活瑣事。
第二天上午,兩人決定去看一下莫愁女的塑像。
站在亭臺水榭裡,隔著丈餘遠的淺水,只見那莫愁女一身古裝,臉頰稍稍低垂,像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她的右手稍稍向後,放在左邊的花籃之上,給人一種端凝持重的感覺。凝神片刻之後,月白暗自思忖道:這“莫愁”二字,應該就是“不要憂愁”的意思吧?只是,如果從這塑像的表情與姿態看,似乎又沒那麼簡單。哦,唐代魚玄機曾寫下這樣一首詩:
柳拂蘭橈花滿枝,石城城下暮帆遲。
折牌峰上三閭墓,遠火山頭五馬旗。
白雪調高題舊寺,陽春歌在換新詞。
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萬首詩。
這首詩,倒是頗有見地啊!這莫愁女,也算是心靈手巧,聰穎過人吧?既然是這樣,就難免有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感慨了。那“三閭大夫”就是大詩人屈原,屈原最終是以身殉國。也不太清楚,莫愁女與屈原之間,是否有情感上的故事。然而,不管怎麼說,那一句“莫愁魂逐清江去”,多半也只是一種事與願違的無奈的感慨。這首詩的作者魚玄機,最終是作了個女道士。她寫下這首詩,其實也是在借莫愁女的故事,來直抒胸臆,唱出心中的萬千感慨。不管怎麼說,這“莫愁女”的故事,決不是一句“無憂無慮”就能夠概括的。
後人為莫愁女立了塑像,或許也只是為了寄託某種美好的願望。願這凡俗人生,能夠多幾分歡樂,少幾分憂愁。
或許,這也要看各人的心態了。
一個塑像就立在那兒,不同的人看了,就有不同的感觸。
風景就在這兒,只是,看風景的人,心境和心情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