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帶人傷我士兵,你可知我家國相借兵歸北海,早有文書傳送至沿途各郡縣!”張遼問道。

“不知,我只知你士兵打傷百姓,是不義之兵!與匪盜何異?”陳到大罵。

張遼大怒,原本見陳到武藝精湛心中有些許敬意,卻被這顛倒黑白的話語徹底激怒,罵道:“信口雌黃的小兒,何敢顛倒是非,吃我一槍!”說罷便向陳到衝去。

陳到也是抖擻精神,大喝:“只你有槍,我便無槍麼?”也向張遼衝去。

此時,只聽從兩個方向傳來大喊:“住手!”

張遼和陳到識得聲音,皆都停馬回頭,原來是孔煜和淮濱縣令呂方趕到見狀同時大喝阻止二人再次交手。就在此刻四周火光四起,張遼安排的援兵已到,將附近緊緊包圍,正在與士兵爭鬥的百姓見狀,皆不敢再上前,紛紛停下手等候發落。

陳到趕忙引縣衙兵丁護在呂方身邊,以免對方突然發難,做好拼死殺出重圍的準備。

孔煜縱馬上前喊道:“來者何人,可上前一敘?”

呂方見馬上是一少年,縱馬上前不解的問道:“我是本縣縣令呂方,不知小公子是誰家的公子,為何帶兵到我淮濱縣境內。”

孔煜施禮到:“我乃北海國相孔融家第二子,隨我父親前往荊州借兵歸北海,路過此地,早前派人向沿路各郡縣送達文書,縣令可知。”

呂方一聽,心中放心不少,都是官兵且孔融是聞名海內的名士,此前也確實收到過文書,不是匪盜便好,說道:“哦!原來是孔北海的軍隊到了,孔北海何在!”

孔煜答道:“父親正在岸邊船內,我這便給縣令帶路!”孔煜說罷調轉馬頭,欲向岸邊走去!張遼吩咐幾名曲長看管好饑民,趕忙跟上生怕孔煜有個閃失。

呂方縣令見狀,便在陳到的護衛下跟著孔煜行向岸邊,不多時,便到了岸邊,早有斥候稟報孔融,孔融此刻已下船等候,見眾人到了,上前與呂方相見,連聲致歉道:“呂縣令有禮了,融自荊州歸北海路過此地,本不願打擾,但兵丁行軍辛苦,只得上岸埋鍋造飯,不想發生此事,實在下之過!”

呂方見狀,也連忙說道:“孔大人何故如此,此事實乃下官之過,大人文書早已知之,但今日秋雨甚頻致淮水氾濫,下官忙於此事,以為大人不會此時到達,有失遠迎!況饑民過多,我淮濱縣是汝南郡中的小縣,唯恐難民入城太多引起暴亂,只得將難民擋在城外,縣中糧草不足,上報朝廷許久未見賑災糧草,只好減少饑民每日用度,希望熬過本月,待到地中糧食成熟再做打算,不想今日恰逢大人軍隊在岸邊生火造飯,饑民聞得飯香尋味而至,衙兵發現難民動向報與縣衙,我急遣陳都尉帶縣衙兵丁追尋以免生禍,誰知還是晚了,饑民冒犯大人哨衛,發生衝突,陳都尉護民心切,才有此誤會,說到底還是下官無能!”

眾人聽得此話,才知事情原委,孔融繼續拉著呂方兩文人在一邊依然互相致歉。

張遼到底是武將,有武將應有豪氣,抱拳對陳到說:“陳都尉,方才事發突然,多有得罪!”

陳到也不含糊,也抱拳道:“是陳到魯莽了,萬望海涵!”

一旁的孔煜聽到陳到兩個字,眼睛中許久未見得綠光又閃爍起來,這陳到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後跟隨了劉備,是劉備手下精銳護衛部隊白毦兵的統帥,不想今日在這裡碰到了他。悄聲問張遼:“文遠兄長,這陳到武藝如何!”

張遼看到孔煜眼中吃人般的綠光,嚇了一跳,也悄聲說道:“陳到一百回合內不輸於我,二百回合外只有天知。”

孔煜聽到張遼都如此稱讚陳到,確定了他就是那個白毦都督了。

此時伙頭軍隊長向孔煜稟報道:“二公子,你吩咐的所有鍋同時熬薄粥,現在已經熟了!”

孔煜才甩了甩腦袋,先將挖人之事放到一旁,畢竟百姓才是大事!吩咐道:“你去多派些人手等候,一會難民來了維持秩序,開始施粥!”伙頭軍隊長得令離開後,孔煜忙走向孔融和呂方那裡,說道:“父親、呂縣令,我已命伙頭軍煮熟薄粥賑濟災民,這薄粥並非我小氣,只是這饑民多日飢餓不敢煮厚粥,怕其急食生病,還要勞煩呂縣令向災民宣佈,我在此帶人維持秩序組織施粥,不知呂大人可否幫忙!”

呂方聽罷大喜,連忙鞠躬:“小公子高義,下官這就去向災民,傳達小公子義舉!”

說罷,呂方領著陳到向剛剛發生混亂方向走去,孔煜忙吩咐張遼也一同前往,畢竟那些災民還在部隊的管制之下,光靠呂方怕是無法帶來,更何況來時路上還是要注意維持秩序的。

看著他們遠去,孔煜向孔融一拜,說道:“父親,兒有一事相求,萬望父親允許!”

孔融看向孔煜,笑道:“你所說之事可是關乎災民百姓!”

“正是,百姓疾苦,我祈求父親拿出一半的糧食留在此處,幫助他們渡過此青黃不接之月,活百姓性命!”孔煜說道。

“可,天下何其大,你所見只是天下一隅,若都如此般施捨,即便有金山銀山那也不夠。”孔融知道孔煜的善意,卻也不得不給他說明道理。

“我亦知天下之大,但若碰到了不救助,與現在朝中董賊何異?先賢常言‘民貴君輕’兒常立志為國之棟樑,並非只是皇家棟樑,乃是天下百姓的依靠,此才可為大忠。況天下萬物皆取之於民,今百姓受難當還之於民已解百姓苦楚,請父親成全孩兒!”孔煜說到激動處,不由跪下請求父親允許。

孔融也是讀聖賢書之人,也對這天下的百姓有著深厚的憐憫,默默品味著‘取之於民還之於民’這句話,心中自嘲一句‘讀了半輩子聖賢書,倒不如自家兒子活得明白’,當即同意道:“即如此,你看著辦吧!”

孔煜得到許可後,高興的拉著一旁呆住的龐統就往糧船跑,龐統這在被剛剛孔煜的話陷入沉思,卻被孔煜一拉險些跌倒回過神來,看著孔煜滿臉興奮的模樣,心中也是一陣高興,心中的一個疑團再次被孔煜解開,自己苦學到底為了什麼,今日孔煜那句話告訴了他,大忠忠於民、中忠忠於君,小忠忠於主,看來跟著孔煜怕是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了。雖說心中認定了孔煜,奈何被他拽著跑實在不舒服,大喊:“孔煜慢點,放開我,要去哪你說清楚!”

孔煜卻依舊不撒手,興奮的說:“糧草,盤點糧草輜重,我們留下一部分濟民!”

留在那裡的孔融見孔煜如此,心中也是一陣滿意,心中念道:“如此愛民之心,確有先祖之風,定可成國之棟樑,我不及也!”可誇完之後,才發現這說好的施粥和維持秩序的孔煜跑了,只能自己親自負責了,又不免對那個小兔崽子一頓腹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