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結善緣臨別囑託
章節報錯
“哈哈哈,原來如此”孔煜不禁大聲失笑,原是因為自己這演技過於逼真。
單福卻怒道:“何故發笑,還不動手?”
“文遠哥,且放開他!”孔煜對張遼說,轉頭對單福一拱手說道:“我乃現任北海國相孔融家二子,路過此地見兄蒙難,聽百姓言兄為俠義之人,故想出一計假託董氏子侄之名救兄與水火,不想被兄誤會。”孔煜說出自己身份。
單福一聽,羞愧難當,當即下拜:“在下有眼難識真珠玉,錯怪恩人,讓恩人受傷,真是罪過!”突然似乎想到了什麼“公子剛言是孔北海家二公子,可是那‘蓮花公子’?可是那為見義兄不顧兵峰敢擋聖駕的孔煜孔公子?”
孔煜一聽也是一驚答道“正是!”
“公子之義舉和才名早已遠播,雖未成年,我輩何能及也?”這單福又是一拜,原來孔煜的名氣早已傳播到此,成為俠客們口口相傳的偶像!
孔煜趕忙扶起他,“兄長不必如此!快快請起!”
他起身後,對著孔煜說:“實不相瞞,我乃豫州潁川人士,姓徐名庶字元直,因喜仗劍管天下不平事,又恐連累家人才使用這單福之名,今日見到真俠義之人不敢隱瞞。”
“元直兄,我愧不敢當這真俠義之人,你且說何為俠”孔煜問道。
“十步一殺人千里不留行,快意恩仇、嫉惡如仇、扶危濟困,頂天立地是為俠也!”徐庶說道。
“呵呵,兄長可知這十步一殺人千里不留行的話是誰所說。”孔煜笑道。
“不知,難道是~”徐庶看向孔煜。
“正是,兄所猜測不錯,此乃我少時拜師劍聖王越時,贊師父到羌地義舉所作!”孔煜淡淡的說道,但卻在徐庶心中激起波瀾,這在俠義道盛傳的一句詩句竟然也是孔煜所作,更震驚的是俠之大者劍聖王越竟是孔煜的師傅。
一旁的張遼看向徐庶的表情,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孔煜的神色,想必當初自己見到這個謎一樣的孩子也是這樣震驚的表情吧!孔煜沒有在意他倆的表情,接著說:“那時我也像兄長一樣,認為俠者便是快意恩仇,但師傅時常教誨,這俠者救一人只是小道,救天下才是俠之大道!只拿兄長之事所言,兄長自幼習武救濟鄉民,可一人之力窮盡一生能救幾人?為友復仇,陷自身安危於不顧更是枉視律法,若兄身死又有何人還再能說出俠義二字,又如何能剷除盡這天下惡人?”
“這~”徐庶面對發自靈魂的二連問,半天不知說什麼,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今日的事確實對他震動很大,不只是因為他首次失手被擒,更是覺得一己之力甚是薄弱,尤其是心事被面前才9歲的孩子點明,更是心中一片迷茫‘難道我這十八年來竟白活了,反而不如孔公子通透!’恭敬的向孔煜一拜,“達者不分長幼,孔公子今日所言徐某受教了,敢問公子我當如何做!”
“先賢曾言‘吾嘗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當今逆賊當道,國祚微弱,百姓困苦不堪,我常思師傅所言俠義之道莫不過學有所成剷除奸逆還朝政以清明,匡扶社稷救國運於水火,廣濟天下予萬民以安樂。”孔煜說完自己的理想抱負,看向徐庶“元直兄何不學這治國、用兵之道,成這造福天下蒼生之大俠!”
眼前的霧霾彷彿被一陣清風吹盡,徐庶真心誠意的一拜“多謝公子,今日之言猶如醍醐灌頂,使庶眼前清明,這便還家求學!做得公子口中之人!”
孔煜笑了笑,真正看重徐庶的一是俠義,二是慧根,俠義之心常有,如今找到方向使用慧根怕是很快就能變成歷史上那個與臥龍、鳳雛齊名的徐元直了,當即轉身從馬上背囊之中拿出盧植贈給他的兵法和《尚書章事》的手抄本,對徐庶說:“這兩本書是家師盧植畢生所學所著,我每每讀之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唯恐將家師所贈毀壞,於是各抄一本,今與兄長有緣贈與兄長!”
“這如何使得!”徐庶深知這兩本書的含金量,這可是國柱盧植畢生心血。
“就當擊毀兄長寶劍的補償吧!”孔煜卻是打著哈哈。
徐庶將書緊緊貼身放起,雙眼含淚對著孔煜單膝下跪拜道:“公子兩次救我性命如同再造,教我俠義大道贈我治世之學洪恩如天,我這就避世勤學,待我出世之日便去尋公子,認公子為主,屆時還望公子不棄!”
“元直兄長,快快請起,到時必掃榻相迎!”孔煜也是很高興。
“二公子,就此別過,後會有期!”徐庶已經把自己當成是孔家家將了,稱呼已悄悄從孔公子變成二公子了。
“後會有期!”每一次與人分別孔煜都有不捨,默默看著徐庶轉身離去的背影。突然想起了什麼大喊:“元直兄,記得來時帶上伯母!萬望謹記!”
徐庶沒走太遠,聽見了,笑著回應:“醒得了!”
孔煜這才放心,險些忘了這事,讓這徐庶白白的又失掉。
張遼在一旁不解的問:“二公子,你既如此看重他,何不留他在身邊,如果你開口他必然會留下的!”
“文遠哥,識人用人終歸講究一個緣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們之間也不是緣分深厚才又相聚麼?你還引來高順兄長另一位良將,不知這徐庶兄能給我帶來什麼驚喜!”孔煜目視已經走遠的徐庶說道。
“哈哈哈,是這個道理!”張遼一想與孔煜相識經過,也是這個道理,大聲笑了起來,轉而神色一轉,對孔煜說:“二公子,我們耽誤半晌了,恐怕老爺此時也著急了!”
孔煜也是一驚,趕緊與張遼上馬往城內約定好的地點奔去,可沒到城內就見孔融幾人向他們走來,孔融看到身穿華府的孔煜和身著都尉鎧甲的張遼說道:“本以為文遠穩重,不想也與這逆子胡鬧!”身後護衛之人哈哈大笑,張遼頓時臉紅,悔不該上了孔煜的賊船。孔融也沒多說:“乾糧已備好,我們繼續趕路吧!”
今天孔融竟然沒有責罵,孔煜很奇怪,忙與張遼詢問護衛,原來孔融幾人久等他二人不見便去尋找,此時街上已經傳開那遊街犯人被京城董相國侄子和一將軍接走,當時孔融便猜到是他二人,便詢問出城方向尋來,正好碰個正著。
孔煜和張遼這才放心,再悄悄偷看向孔融臉時,見他嘴角上揚,似有笑意,兩人當即也就笑了,縱馬向前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