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囑託師傅保重身體,他言必謹記師傅教誨以做立世之道!”史阿轉頭看向劉協,向劉協說:“師弟還有話傳給陛下,言勿忘約定,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劉協看著月亮默默唸著這句話,彷彿此時的月亮便是孔煜的笑臉,慢慢露出笑容!這是他最近唯一的笑容。

“煜兒明日就離開麼?你這便離去吧,記住一定要暗中保護煜兒安全!”王越吩咐道。

“諾,我這就去安排”史阿轉身消失在夜色中。

“師傅,你說孔煜什麼時候會再回來!”劉協喃喃的看著月亮笑著說。

“他在該回來時便會回來!他送你的這句詩很好啊!你想他的時候就看看月亮吧!”王越安慰道,能讓一個劍聖散發出柔情的也就是這倆個孩子的真情了。

“嗯!”劉協重重的點點頭,繼續趴在窗前享受著月光的溫柔。

第二日清晨,孔府收拾完畢準備出發,卻遲遲不能動身,孔融故交好友紛紛登門與孔融辭別,蔡邕更是拉著愛徒孔熠淚如雨下,孔煜的眼睛卻始終盯著府外,好像是在盼著什麼!不一會一輛馬車駛來,孔煜看到下來的人頓時笑了起來!來人正是太尉楊彪、京兆尹司馬防和楊修、司馬懿,孔煜向兩位伯父施禮後,趕忙拉著他倆並孔熠和馬鈞到一旁私聊。

“你倆可算來了,自先帝駕崩,我等均被禁足,已半年未見了,想死我了”孔煜迫不及待的說。

“呵呵,你便以為我們會不來麼?”司馬懿笑道。

“滿朝文武皆惜別,不及二兄送我情”孔煜發自肺腑的吟詩一句。

幾人一愣,都被這句詩所感染,情緒瞬間有些低落,司馬懿率先開口:“袁耀隨公路叔走的急,我們不能相送,我們六人已先行離開一人,這次你們三人也要離開,我們必然是要來相送的,況且我聽家父說要辭官,回潁川老家專心治學,只是大哥確實一時半會不能擅自離開,唯恐惹惱那董卓,過不了多久我也要離開洛陽了!”司馬懿身子不轉腦袋卻習慣性向周圍看去更是能向身後轉頭,悄悄的說,不想被那些送別的其他大人聽到,顯然司馬懿‘狼顧之相’只是針對他們兄弟之外的其他人,把馬鈞也當成兄弟,雖結義時五人,但六人時常在一起不分你我。

“這麼說這洛陽城內就只剩下我一人了吧!”楊修也失落的說。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我們兄弟情義不變,身在何處又何妨”孔熠安慰道,幾人手拉著手。

孔煜起初被悲傷之感襲擾,可是突然驚覺之下,作為穿越者他深知這是後世王勃的詩句,怎麼會從孔熠嘴中說出,正要開口詢問,忽然被孔融的呼喊聲打斷了思緒,孔煜來不及多想。

“日後,等我成年,若有難縱千萬裡吾亦往相助”孔煜堅定道。

“吾亦往”其餘四人齊聲說。

五個孩童伸出右手緊緊握在一起朗聲說起結拜時誓詞:“互為砥柱,永不相叛,若違此誓,天地不容,萬箭穿心!”

在孔融的催促聲中,五人依依惜別的分開,孔融一家終能上路,出得城去,路上孔煜試探的問孔熠:“大哥,剛剛的詩句真是絕美!大哥何時所作!”

“只你作得文章,我便作不得詩句嗎?”孔熠倒也不回答,呵呵一笑。

孔煜還要再問時,二十騎人馬向他們奔來,孔煜只得將剛才疑問放在一邊,警惕的手摸中興劍防備。

待人馬離近,孔煜仔細一看正是那張遼領的二十騎兵,孔煜高興大喊:“文遠兄,可也是來送我的麼?”

張遼等人到得近前翻身下馬,見孔融便拜:“孔公,在下原幷州丁刺史手下騎兵都尉姓張名遼字文遠,這是我同鄉曾任步兵都尉姓高名順字伯平,及家鄉子弟共二十五人,昔日得見二公子高義,承蒙二公子教誨贈我一書,我等眾人原為孔公家將,效犬馬之勞!”

“壯士請起,可細細說來?”孔融一臉懵,這出了洛陽沒多久就有人投靠,還是孔煜的功勞,整個人都是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