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得良將議往荊州
章節報錯
張遼只得一五一十的將與孔煜如何見面、如何交談,及分開後,所有事情都是按照孔煜的推斷上演的,張遼與高順是同鄉一同參軍,他倆本就都不是當兵混皇糧的普通人,也都讀過聖賢書知忠孝明禮義,便對呂布有所不滿,加上二人並非呂布親信,呂布叛亂後肅清了軍營勢力,他倆也被免職,孔煜贈給張遼的《千里馬說》徹底在二人心中開花,聽聞孔融要到北海國任國相,孔融剛直不阿,享有盛譽,加上孔煜作為新帝的結義兄弟,定然忠君愛國,便引著本鄉的二十多子弟前來投奔!說罷將孔煜所贈半截長袍的《千里馬說》遞到孔融手中。
孔融看罷知道原因後,高興的對著張遼、高順說:“我得二位虎將,豈止是得千里馬!”
一旁的孔煜更是傻笑不止,‘這名將還帶買一送一的,我只想忽悠一個張遼,沒想到還拐來一個高順。’
張遼並未理會傻笑的孔煜,繼續對孔融說道:“不知主公,將下作何打算!”
“剛楊太尉和司馬京兆尹與我詳談,此去青州乃匪盜猖獗之地,手無兵丁必是死局,於是給我予劉荊州書信一封,且劉荊州乃皇族貴胄,與我故人張儉私交甚密,我欲先往荊州借兵,再去青州!”孔融倒不藏私,把計劃告訴張遼。
“可是,主公家眷輜重繁多,恐耽誤腳程”張遼提出建議。
孔煜趕緊插話:“此事易,文遠兄與高順兄長兵分兩路,一路護送家眷輜重前往青州魯國老家稱為祭拜祖先,另一路輕裝簡行速去荊州。”
“二公子所言極善!”孔煜的想法和張遼不謀而合,只是這分兵護送家眷茲事體大由他一個剛投靠來的人來說並不合適。
“那便如此,文遠帶五六騎與我同往荊州,勞煩伯平與吳管家護送家眷先歸魯國!”孔融決定道。
“諾!”管家吳叔、張遼和高順當即去做安排!
一旁的孔煜卻不樂意,纏著孔融也要去荊州:“父親,何故不帶我去荊州?”
“荊州路遠,行軍艱苦,可是你能承受!”孔融不屑道。
“父親從小讓我學習兵馬謀略,卻不願讓我吃那行軍之苦,是何道理!”孔煜一臉不高興。
“你可學有所成?此時尚幼,與其荒廢學業,不如歸家苦學,學成之日必如你所願!”孔融換了一個藉口。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路上便是修行!”孔煜又抄襲名句企圖打動孔融。
孔融細品這話滋味也覺是這麼回事,但還是擔心他安全,語氣倒是軟了下來:“可你尚未成年,此去道路艱險,不如跟著大隊安全!”
“父親豈能不知兒自幼習武,自保自力尚存,又與袁家哥哥學習馬上技巧,必不耽誤父親趕路!”孔煜這話倒是真的,而且還把孔融將要說的趕路的藉口給堵住了。
孔融無奈,論伶牙俐齒確實說不過孔煜,看向張遼,見張遼微微點頭,就不再阻攔,這樣孔家大隊人馬由高順護著向東而行,孔融、孔煜、張遼和四個護衛兵士共7人騎馬向南急行!一路上孔煜的確沒有食言,他確實馬術了得,雖不習慣這東漢時期騎馬沒有馬鐙,但也專門練習過,狂奔起來不輸張遼,反倒真正的拖油瓶是孔融,一個大文豪從未練習過馬術,只是擔任中郎將時需要裝點門面時,才勉強騎上幾步,根本不能適應長途奔行!就這樣走走停停雖無計劃的速度快,倒也不慢。
閒暇時間孔煜常向張遼請教馬戰,畢竟劍聖王越所教多是步戰劍道,袁耀雖教會孔煜馬術,馬戰之術雖也傾囊相授但奈何他也是二把刀,如今碰上張遼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張遼見孔煜勤學刻苦且天分很好也樂意傳授,這一路倒是讓孔煜又進步了許多,以前想不明白好像發重力擊到棉花上的感覺,全部打通其中關竅。
孔融一行幾人五日時間便到了司、豫、荊三州交界的梁縣,行囊中的乾糧所剩無幾,只得入城補充,進得城來,卻見街道之上好生熱鬧,不寬的街道擠滿了百姓,幾人也十分好奇,走上前去,卻見原來是官府拉著犯人在擊鼓遊街,這犯人滿臉白泥被綁在囚車中間,要百姓供認犯人檢舉他的罪行。
“這是好人啊!官府何故抓人!”一老人哭訴。
“是啊!現在這年頭好人都不長命,禍害都能萬年”另外一人也跟著說。
官府官員卻好像沒有聽見百姓的呼聲,只是等待檢舉人。
孔煜很好奇,便問那剛剛說話的老人:“老丈,這是何人?為何百姓無人檢舉,卻紛紛說他是個好人”。
老人看向孔煜:“小公子怕是外鄉來的吧!這人名叫單福,自幼學成武藝在這四里八鄉鋤強扶弱、救濟百姓,方圓百里的百姓都受過他的恩惠,廣有俠名。”
“那為何會被官府所捉拿?”孔煜接著問。
“唉,本地惡紳王霸,橫行鄉里魚肉百姓,這單福的一個朋友外出遊歷時這王霸看上他家娘子,這姑娘也是烈女寧死不從,王霸惱羞成怒帶人去屠了他全家,待得這男子歸來時見家破人亡,於是去尋這單福,昨日,單福便面塗白泥持劍闖進這王霸家,一劍刺死王霸,正要離去時,被官府捉拿!”說著老漢還一陣惋惜。
孔煜聽完,心中一驚,‘這單福不就是徐庶的化名,故事也與歷史吻合,那定然是他,該如何救他才好?’孔煜眉頭皺起,轉頭看向張遼一臉求助的表情,低聲道:“文遠哥,這個單福確實俠義,我們何不救他一救,但是父親那裡我不敢多言語!”
張遼也是愛惜俠義之人,但外出辦事又不願多惹是非,說道:“二公子,若是平常即便劫這法場亦是可以,現在我們外出借兵,本就隱秘,不能多惹事端!”
“兄長無需動武,我倒是有一計,只需你我二人,必能救出他,只是父親那裡怎能讓他不知,省的又責罵於我!”孔煜說道。
“這倒是簡單,只說分頭去買乾糧,我和你去購買馬匹用具,定然能悄悄的去,但你別惹出禍事,連累我也一同被罵!”張遼對孔融這個倔老頭罵孔煜可是親眼所見,也是很怵!
“我省得,省得”孔煜諂媚一笑。
張遼無奈的前去尋孔融,說是分頭採買加快行程,孔融允諾後,便被孔煜鬼鬼祟祟的拉走了。
“二公子,現在可說如何救人了吧!”張遼一臉疑惑的問。
孔煜笑著說:“可帶金餅?”
張遼一臉不解,從馬上背囊中掏出五個金餅,問道:“可夠?”
“足矣,一會切看我眼神行事!”說完孔煜拿過金餅,便向縣衙走去,張遼一臉懵卻無奈在身後跟上,心中暗中嘀咕‘我怎麼上了這小子賊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