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裝傻充愣是把好手(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在靖難之役中,當時還是吳王的陛下的所作所為……道衍遠遠瞄見一人正在登山,心中卻在琢磨,應該不是巧合。
敲斷了李景隆的小腿,但可惜這廝還是得以統率大軍出征,數十萬精銳毀於一旦。
之後又在大庭廣眾之下踹了黃子澄一腳,吐了方孝儒一臉的唾沫……這三位都是燕軍以一偶得天下的關鍵人物,也是公認蠱惑先帝失天下的罪臣。
怎麼可能是巧合?!
想起那個憊懶的年輕君王,道衍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裝傻充楞,倒是一把好手,真不比先燕王差啊。
不,他比李棣強。
李棣行之以剛,失之以柔,而陛下能屈能伸,在如此窘迫的情況下還能施展手段,盡力保持金陵城內幾股勢力的相互制衡。
如今,只有相互制衡,陛下才有喘息的時間。
“魏國公……”道衍低低自語,他這種人,在李允熥痛斥徐輝組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不對,在夏元吉接任戶部尚書的訊息傳來之後就立即想通了全盤。
陛下未必會多恨燕王一脈……畢竟之前都撕破臉打了五年大戰了,但陛下一定深恨魏國公,這位未必是想做魏武,但肯定是想做霍光。
因為霍光做了一件曹孟德沒做過的事,廢帝另立新君。
和楊士奇的猜測不同,道衍隨燕王就藩北平近三十年,是看著李高煦長大的,他很清楚,一旦金陵城中相互制衡的狀態被打破,李高煦這種人一定會起兵。
除非燕王李高熾肯讓步……但這些不是陛下能掌控的,所以他提前出手,將這一切摁了下去,讓還沒有發生的危機提前湮滅。
這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手段,不是李棣能做得到的……但也不是一個傀儡皇帝做得到的。
原因很簡單,戶部尚書鬱新請求致仕,這個訊息,徐輝組肯定知情,而李高煦、李高熾等燕王一脈,肯定不知情。
而陛下,肯定知情。
這隻能說明,陛下暗中是有人手的。
只是不知道是先帝留下的人手,還是陛下自己的勢力。
如果是前者,說明李允炆很可能還在金陵或金陵附近。
如果是後者……只能說明,陛下早有奪位之心。
真是個野心勃勃的青年啊!
“不敢當斯道親迎。”終於登上山頭寺廟的中年人長笑道:“何以如此愁眉?”
斯道,是道衍的字。
道衍冷冷的看著來者,“三十餘年前,嵩山寺之語,何以外洩?”
“吾亦不知情。”中年人攤手道:“早就說了,袁某人未洩一語……說不定是他人類某。”
道衍心裡嗤笑,說起當今陛下,裝傻充愣是把好手,頗有心機,更通謀略,手段了得……但難道小小年紀,皇室中人,還擅相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