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到處問路耽擱了不少時間。

根據主事的交代,路過這五個門店時,都可以進去攬活,劉知一便又去了一趟南門店。

看著裡裡外外也是忙得熱火朝天,劉知一興匆匆地走向櫃檯,拿出了自己的信坊號牌和信本,對那個站在櫃檯後的中年人問道:“大叔,您好,我是晨曦信坊的信客,我送了一趟信,來您這裡看看還有沒有活。”

那中年人抬起眼來,略有些訝異,道:“這麼小,做信客了?”

翻開劉知一的信本一看,確實是送到了,中年人便點頭道:“嗯,做完了一天,隨便哪個門店都可以結算工錢!”

劉知一心中興奮異常,自己這便算第一次掙到錢了。

中門店信坊的主事的說過,送一次物件,客人的信銀是多少,信客就能分兩成。

劉知一道了一聲:“謝謝!”

中年人笑道:“不客氣,小傢伙倒是能幹,天這麼早,都送完一趟了。再接活的話,怕不怕重啊?”

劉知一趕緊答道:“不怕重,我力氣大!”

中年人便吆喝了一聲:“老三,給這小傢伙安排幾個活,不怕重的。”

一個穿著灰色布衣的青年應了一聲,看著劉知一,道:“跟我來。”

一番忙碌後,劉知一出門時,一身滿滿當當。

信本揣在懷裡;背上背了個包袱,裡面裝了五個密封長竹筒;手裡還抱著個挺重的箱子。

劉知一滿心歡喜。

這一次的六個信盒,大多都是往北門送的。

劉知一花了半個時辰才送完。

主要還是問路和找人,花了不少時間。

畢竟,收信人的家裡或者鋪子上,也不一定時時有人。

劉知一倒是也沒把信盒放到儲物戒指裡,畢竟拿著這些物件施展起越武步來,也沒覺得有多費事,距離又近,也就剛好當成鍛鍊了。

去到北門店交差時,那主事的看著信本上的記錄,也大為震驚。

這麼短的時間,眼前這小孩兒竟然徒步送了七份物件,其中還有一個信盒是二十來斤的。

主事的便拿這事兒,給店中幾個信客說教了一番,說什麼做事勤快些,別連個小孩子都不如。

隨後又讓人給劉知一安排了八個信盒,有送到晨曦鎮南邊的,也有東邊的,全是書信,拿起來倒也方便。

劉知一喜不自勝,在一個瘦瘦的青年那領信盒時,那青年對大夥兒說道:“這是有些本事的公子哥,這會兒倒是也不嫌累不嫌煩。但是,要真能多堅持些日子,那才值得佩服。”

不少人也應道:“這等苦差,風吹日曬雨淋的,這家大人也是心狠!要吃不了這苦,跟你家大人說說,別撐著啊!”

劉知一倒是不敢反駁,本來自己也就兩個多月的時間能做信客,只是個短工,之後還要回晨曦民學府唸書。也不多話,拿著信盒就跑了。

到了東門送第一封信的地方,收信人沒在,尋人去叫以後,也在那等了有兩盞茶的時間。

劉知一也不覺得難熬,等人時便在腦海中溫習各種書籍。

這次收信人收到以後,就讓劉知一等在那兒,寫了封回信,給了劉知一五文錢,讓劉知一今天再送到北門去。

劉知一聽過交代,這種情況,便算是自己攬的活,工錢就不是兩成了,而是五成。

前些年還有些偷奸耍滑的信客,有時便不讓寄信人在信本上做記錄,收七成錢,也不上交,對客人也算互利。

後來信坊對內對外都定了不少規矩,也就徹底杜絕了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