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不是陳曉不喜歡他的地方,陳曉不喜歡的還是于志寧因為李承乾建一個房子,也不是蓋一座行宮,居然拿這個事來大罵特罵,這不純屬閒的慌?

這其實不是于志寧一個諫臣的毛病,許多諫臣都是這樣。都說皇家的事無小事,但也不至於芝麻綠豆點的事情也拿來出書勸諫。

堂堂一個太子蓋一個院子,又不是蓋一個阿房宮,陳曉覺得多少有些沒必要了。也沒見他們升官之後還住自己原來的茅草屋啊。

他們確實盡到了東宮輔臣的責任,但這種教育方式只能讓皇帝高興,能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在處於青春期的李承乾看來,張玄素,于志寧遇到芝麻大的事就打報告、寫奏疏、裝深沉、論興亡,純屬欠揍。

可以說歷史上的李承乾會變成那樣一個模樣,當然原因還是在李承乾自己,但跟這些老師們失敗的教育也脫不了干係。

真正的嚴師,學生可能會在不懂事的時候討厭他,但等長大後就會明白這個嚴師的良苦用心,心中就變成了感激。但另一部分嚴師,是在未來想起來還是會恨得牙癢癢的那種。對於李承乾來說,他們幾人就是後者。

而陳曉也用事實證明了,李承乾是個可教之才,只要換一種方法,李承乾也許會給世人一個大驚喜呢?

現在李承乾沒有變成歷史上那樣的人的跡象,現在提早改了他的教育方式,也許換一種教育方法,李承乾真的能像陛下希望的那樣,成為第二個“天可汗”!

李承乾笑過之後,恭敬朝陳曉一拜,他當然能夠聽得出來陳曉對他的寬慰。

“多謝陳大人寬慰,孤不會在鑽牛角尖了。”

陳曉心中一訕,這小古板,他將氣氛剛剛搞鬆弛,小古板又給拉回來了。

“這不算什麼,就像他們說我這麼年輕,打仗不如薛萬徹還偏偏是這次行動的主帥,是不是名不副實?你猜我怎麼回答的?”

李承乾聽著心中怒火升起,沒有猜測,而是生氣的問道:“何人如此亂嚼舌根?胡亂挑撥?”

陳曉輕輕一愣,隨即有些哭笑不得,“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對他說,‘你說得對,但我就是主帥,你沒有辦法改變,你氣不氣?’”

陳曉大笑一聲,“你是沒看到他那時候的表情,太好笑了!”

李承乾也終於又重新放鬆下來,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意。李承乾雖然沒有看到那嚼舌根的人的表情,但已經想象到了定然是極為爽快的。

李承乾也明白了,連陳曉這種公認的經世之才,都有人說他不夠出色,更何況是他呢?而像陳曉這種真正自信的人,是不懼怕任何人的說教的。

李承乾又順勢聯想到他的父皇也是常常被人勸諫的,但他的父皇誰敢說一句不出色呢?這麼想來那些勸諫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