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在選拔的是最低階的小組長之類的管理。

但等羚羊科技的員工們適應了之後,一定可以向上走,選拔中級管理,甚至高階管理。

只要董事會牢牢掌握住方向舵,別讓這玩意兒失控,對公司的好處簡直說不完。

嗯,就怕失控。

這套機制一旦失控,會嚴重反噬公司管理層,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徐楊這個大股東。

到那個時候,可就不是說換一套管理層就能完事兒的,必須從上到下把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換一邊才行,基本上相當於從新做了個公司。

理論上確實可以換掉全部員工。

但那麼一搞,估價絕對會崩到無可再崩,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股市,帶來的影響將會是翻天覆地的。

再考慮到羚羊科技名下這麼多業務都會受到影響,怕不是官方的相關單位會直接插手,避免引起社會動盪。

這一點也不誇張。

想想某裡或者某企鵝忽然有一天要倒閉的場面,就知道所言不虛。

不過那種機率太小太小。

剛才的交流中已經說得非常清楚,這套機制必須由管理層控制,選小組長,就需要部門領導簽字,選中層管理,則必須由董事會簽字,選高階管理層的話,徐楊不點頭,全部無效。

所以,只要徐楊不倒,誰也翻不了天。

風險和機遇,從來都是並存的。

同樣,企業管理中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管理機制。

而說穿了,不管是管理層還是普通員工,基本上都是奔著賺錢來的,只要錢給到位,只要別太反人類,任何一套現代化的管理理念都可以行得通。

所以,確定人才選拔機制後,徐楊就鬆了一口氣。

這一套人才選拔機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拎出一批基層管理者,而且工作崗位都不會有大的變動,對普通員工而言,除了多了一個試用期的管理者外,沒有任何變化,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一如既往,完全不受影響。

到最後不管有多少提拔上來的基層管理能度過實習期,都不會影響公司的穩定。

這一下子,就解決了大部分缺乏足夠的基層管理的問題。

想到這裡,徐楊都覺得自己挺聰明的,這手段是一套一套的。

但實際上呢,不是他比別人聰明,而是他的資本比別人雄厚。

一般企業遇到類似的問題,未必想不到這樣的方案,但絕對不敢真的用在自家公司,因為實力不允許,至少公司的財務狀況稍微出現一點點問題,那麼這套機制的隱患就會迅速爆發出來。

同樣,如果企業的管理層出現漏洞,這套機制同樣會迅速反噬。

一般企業,中規中矩的進行管理,都管理不好,何況這種另闢蹊徑的法門,指定會出問題。

可羚羊科技不一樣。

首先,實力雄厚,就算有貸款,那也不影響大局,實在不行還有徐楊自個兒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