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思維的昇華?

其實很簡單,就是思考的邏輯方式。

說的再直白點,就是想問題更周全也更靈活,不那麼死板教條,遇到困難不會一根筋的梗著脖子硬上,會透過其他方面來解決。

一般來說,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和成長經歷、學習、家庭環境、眼界見識、資訊獲取度等等因素息息相關。

如果是天生的。

徐楊就算重生怕也是做不起這麼大的事業,因為重生只是給了他一個機會,並不是說就再不會遇到困難。

相反,越是他著這樣走捷徑的人,遇到的困難就越強大。

正常人做事兒,腳踏實地的做事兒,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難度和數量都是有限的。

可重生者呢?

基本上都是在很短時間內就崛起,速度非常快,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普通人十多年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事業。

遇到的困難自然也會更多,相當於把別人十多年裡遇到的困難都集中在了短短几年內。

當然,重生者的優勢可以幫他避開一些困難,但總有一些是避不開的。

比如說同行的競爭、新舊勢力的衝突等等。

遇到困難怎麼辦?

撂挑子不幹了?

當然不行。

只能想辦法解決。

這點,重不重生都一樣。

重生只能給他提供一個提前起步的機會,和看的比較遠的大局觀。

細節方面,因為他不是什麼技術人員,也不是什麼高科技行業的從業者,只是一個搞古玩的,所以,在細節方面真幫不上什麼忙。

至於他做事兒的思維方式,則一直在進化中。

隨著他的財富、社會地位以及資訊的獲取能力、人脈等要素的提升,思維方式也在一點點發生變化。

一個一窮二白的高三學生,和一個身家百億的大學生,處理同一件事情時,方式是絕對不一樣的,哪怕是同一個人。

他也一樣。

當然,做這種和全行業為敵的事情,一般人脈和他的財富也幫不上什麼忙,也沒有重生前的案例可以參考,只能自己想辦法。

他現在能想出來的辦法,就是進行自我限制。

讓出一部分空間給那些人去折騰。

他也不打擾對方,自己在自己畫的圈子裡默默耕耘。

這就挺好。

等羚羊科技上市。

等他的人脈發展到比較高的層次,有了金鐘罩和護身符之後,再把圈子放大,甚至徹底抹除。

但換個人,想到的辦法和未來可能就不一樣了。

比如說王海洋,在發現困難之後,只會感覺對方勢力非常強大,是無可撼動的,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死,要麼別幹。

這不是能力問題,純粹就是身份和見識的差距。

徐楊的見識可是從未來帶回來的,很清楚這些現在還根深蒂固的勢力,在未來會被一步一步瓦解,雖然還不夠乾淨,但瓦解的也差不多了,基本上不敢想現在這樣光明正大肆無忌憚的搞事情。

這種“見識”,說出去都沒人相信,尤其是03年這個時間點上,這些頑固勢力的權勢正處於巔峰,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在國內基本上是無敵的,除了網際網路這個新興領域。

所以,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後,王海洋更興奮。

連夜開工,構建這個基金會的各個細節,從成員組織到口號和宗旨,從整體構架到費用標準等等。